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具  拼音:wén jù
1.读书写字所用的器具。如纸、墨、笔、砚等。
2.空有形式,而无实质。《汉书。卷五○。张释之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亡恻隐之实。」
3.古时女性的梳妆匣。《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罢,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红楼梦》第五七回:「我看见你文具里头有两三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
《漢語大詞典》:条条(條條)
(1).谓有条理、有次序。尔雅·释训:“条条秩秩,智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其在人者,亦宜行而无留,若四时之条条然也。”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独不见水中之鳞乎?曲港之瀆,其生条条尔。”
(2).畅达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其基壤之所加,润泽之所被,条条无疆。”
(3).犹言每一条。 宋 张先 《蝶恋花》词:“移得緑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清 陈维嵩 《师师令·汴京访李师师故巷》词:“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
(4).犹萧萧。形容风声。 清 尤侗 《瑶宫花史小传》:“但见残釭明灭,纸窗风声条条,若有弹指而泣者。”
(5).指各项事业的组织系统。与“块块”相对。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那个时候,也确是有些干涉过多,上面‘五多’,条条往下插,插得下面很乱。”
(6).指条文。《人民日报》1965.2.24:“一个革命战士,不能光看到职责规定的条条,凡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就要拚上命去干。”
《漢語大詞典》:互文
(1).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礼记·中庸》“吾説 夏 礼, 杞 不足徵也;吾学 殷 礼,有 宋 存焉” 唐 孔颖达 疏:“论语云:‘ 宋 不足徵也’,此云:‘ 杞 不足徵’,即 宋 亦不足徵。此云:‘有 宋 存焉’,则 杞 亦存焉,互文见义。”南史·儒林传·司马筠:“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唐诗别裁集·王昌龄〈从军行〉之三》“ 秦 时明月 汉 时关” 清 沈德潜 注:“备 胡 筑城,起於 秦 汉 。明月属 秦 ,关属 汉 ,互文也。”
(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 子长 史记别创八, 孟坚 既以 汉 为书,不可更标号,改《志》,义在互文。”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思齐篇》:‘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无斁,谓不见厌恶也;‘誉’与‘豫’通,尔雅曰:‘豫,乐也、安也。’言其俊士无不安乐也。‘豫’与‘无斁’互文见义,无厌恶则安乐可知,安乐则无厌恶可知。”
(3).指互有歧义的条文。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赦令:“国家法令……宜令审细,毋使互文。” 唐 白居易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其律纵有互文,在理终须果断。”
《漢語大詞典》:遗文(遺文)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 墨 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 唐 元结 《〈箧中集〉序》:“已长逝者遗文散失,方祖师者不见近作。” 宋 苏轼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没追和其韵》:“遗文付来哲,后事待诸友。”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两地书〉序言》:“﹝ 韦素园 ﹞病殁于 北平 同仁医院了,大家想搜集他的遗文,为他出一本纪念册。”
(2).散逸的诗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文宗 时, 郑覃 侍讲禁中,以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詔令祕阁,搜访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至於举贤良,崇孝弟,明考课,虽宇内初辑,然庶政大体,弥纶备具,遗文故事,施於后世,皆可为法。” 宋 蔡襄 《明礼》:“冠婚丧葬,礼之大者,冠礼今不復议,婚礼无復有古之遗文。”
《國語辭典》:刑书(刑書)  拼音:xíng shū
1.泛指刑法。《左传。昭公六年》:「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宜正刑书,肃明典宪。」
2.刑部的官吏。《福惠全书。卷一三。刑名部。监禁》:「各犯口粮,宜刑书亲看。」
《國語辭典》:科条(科條)  拼音:kē tiáo
法令规章。《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科条如左,檄到详思,至言如诏律令。」
《漢語大詞典》:金书(金書)
(1).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思温 行至 昊天寺 前,只见真金身铸五十三参,铜打成旛竿十丈,上有金书‘勅赐昊天悯中禪寺’。”
(2).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汉武内传》:“侍女 纪离容 至云:‘尊母欲得金书祕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 宋 秦观 《游龙瑞宫次程公韵》:“鹤衔寳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元 揭傒斯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馀杭》诗:“圣主隆象教,金书开寳坊。”
(3).指法律条文。《隋书·刑法志》:“将恐玉科轻重,全关墨綬,金书去取,更由丹笔。”
(4).指天神的诏书。 南朝 梁 沈约 《游金华山》诗:“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國語辭典》:条约(條約)  拼音:tiáo yuē
1.约定的事项、规章。《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中。南诏传》:「诏殿中监段文楚为经略使,数改条约,众不悦,以胡怀玉代之。」《里语徵实。卷中下》:「条约:昔箕子避地朝鲜,其国俗未有检束之教,乃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后条约始此。」
2.国家与国家间所缔结的契约。如:「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订立马关条约。」
《國語辭典》:深文  拼音:shēn wén
1.制订或引用法律条文严苛。《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
2.含意深远或艰奥的文章。如:「深文奥义」。
《國語辭典》:漏网(漏網)  拼音:lòu wǎng
1.侥倖逃脱法律的制裁。《文明小史》第七回:「趁此天色尚早,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
2.比喻法网宽疏。《文选。陆机。五等论》:「六臣犯其弱纲,七子冲其漏网。」
《漢語大詞典》:条令(條令)
(1).条文法令。 宋 梅尧臣 《送卫真宰晏寺丞罢长安》诗:“归见 萧何 政,条令旧 镐 间。” 宋 叶适 《吏胥》:“且公卿大臣之位,其人不足以居之,俛首刮席,条令宪法多所不諳,而寄命於吏。”
(2).今多指用简明条文规定的行动的准则。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对于犯错误犯纪律的分子,主要是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执行纪律条令。”如:战斗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
《漢語大詞典》:轻典(輕典)
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孙诒让 正义:“此言国既新定,其民素未习於教令,不可骤相督禁,故用轻法,以使之渐化也。”北史·苏威传:“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帝悉从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冤狱:“而 张国维 终於论戍,一时以为纵,或谓 张 弁有大力结强援,得丽轻典云。”
《國語辭典》:微文  拼音:wéi wén
1.隐微讽谏的文辞。《文选。班固。典引》:「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明。邵璨《香囊记》第三出:「春秋以褒贬为义,属词比事,微文隐义。」
2.繁苛的法律条文。《史记。卷一二○。汲黯传》:「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馀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
《國語辭典》:重文  拼音:chóng wén
重出的异体字,一字而列出两种以上的形体。如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而各部篆文下所附的古文、篆文及其他异体字,即称为「重文」。
《漢語大詞典》:便文
完全依照法令条文而不加更动。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 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便文自营以为智,模棱不决以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