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汤熨(湯熨)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热水熨帖患处以散寒止痛。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素问·玉机真藏论》:“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王冰 注:“皆谓释散寒邪,宣扬正气。” 宋 陆游 《病减》诗:“病减停汤熨,身衰赖按摩。”
《漢語大詞典》:点药
施用少量的药于患处。 唐 白居易 《自叹》诗:“二毛晓落梳头懒,两眼春昏点药频。”
《國語辭典》:外敷  拼音:wài fū
把药膏、药水等涂抹在患处表皮上。如:「医师把药膏外敷在手肘红肿处。」《镜花缘》第二九回:「但药有外敷内服之不同,必须面看伤之轻重,方能斟酌用药。」
《漢語大詞典》:毒熨
谓以药物熨帖患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闻上古之时,医有 俞跗 ,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撟引,案扤毒熨。” 司马贞 索隐:“毒熨谓毒病之处以药物熨帖也。”
分類:药物患处
《漢語大詞典》:攻熨
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书》:“凡人好辞工书者,皆病癖也。吾不幸蚤得二病。学道以来,日思砭鍼攻熨。”
《漢語大詞典》:祝药(祝藥)
施药物于患处。周礼·天官·疡医:“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 贾公彦 疏:“祝,注也,注药于疮。”
《国语辞典》:热疗(热疗)  拼音:rè liáo
将热湿巾或热水袋覆盖在患处的治疗法。可以达到解痉镇痛,改善血液循环及促进新陈代谢等效果。也称为「热敷」。
《漢語大詞典》:砭熨
用石针刺穴,用药物熨贴患处。谓救治病痛。 唐 裴延翰 《〈樊川集〉后序》:“其砭熨嫉恶,隄障初终,若濡槁于未焚,膏痈于未穿。”
《漢語大詞典》:砭磨
用石针刺磨患处,引申为救时除弊。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空抱膏肓之苦,莫克砭磨;迄何毫髮之劳,可当褒序。”
《漢語大詞典》:炎肿(炎腫)
病痛症状。患处发炎肿痛。
《国语辞典》:直接灸  拼音:zhí jiē jiǔ
中医上指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或患处燃烧的一种灸法。
《漢語大詞典》:核起
谓患处像坚硬的果核一样隆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藏虱:“痒处核起,肿数日,死焉。”
《國語辭典》:绷带(繃帶)  拼音:bēng dài
包扎伤口或患处的布条,用柔软的纱布做成。
《國語辭典》:蜡疗(蠟療)  拼音:là liáo
一种物理治疗法。将固体石蜡加热,敷在患处治疗疾病,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能抑制炎症的发展,对关节炎、扭伤等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