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尺二寸牍(尺二寸牘)
一尺二寸长的简牍。汉书·匈奴传上:“ 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长大,倨驁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亦省称“ 尺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张仪 檄 楚 ,书以尺二。”
《漢語大詞典》:一两(一兩)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國語辭典》:名数(名數)  拼音:míng shù
1.户籍、名籍。《史记。卷一○三。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元封四年中,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
2.数学上称附有单位名称的数。如1人、2马、3里等。
《國語辭典》:疲癃  拼音:pí lóng
衰老或身有残缺、疾病的人。《后汉书。卷四。孝殇帝纪》:「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具名。」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也作「罢癃」。
《漢語大詞典》:尺二
(1).一尺二寸。晋书·五行志中:“ 司马越 还 洛 ,有童謡曰:‘ 洛 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大狗至。’”
(2).见“ 尺二寸牘 ”。
《漢語大詞典》:尺二寸牍(尺二寸牘)
一尺二寸长的简牍。汉书·匈奴传上:“ 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长大,倨驁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亦省称“ 尺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张仪 檄 楚 ,书以尺二。”
《漢語大詞典》:大龟(大龜)
古称大一尺二寸之龟,其甲用于占卜。书·禹贡:“ 九江 纳锡大龟。” 孔 传:“尺二寸曰大龟。”《左传·昭公十八年》:“使 公孙登 徙大龟。” 唐 韩愈 《复志赋》:“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
《國語辭典》:尺简(尺簡)  拼音:chǐ jiǎn
1.书信。南朝梁。徐勉 上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馀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也称为「尺牍」。
2.简策。《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
《漢語大詞典》:雀弁
古代比冕次一级的礼冠。广八寸,长一尺二寸。如雀头色,赤而微黑,故称。书·顾命:“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赤黑曰雀,言如雀头色也。雀弁,制如冕,黑色,但无藻耳。”
《国语辞典》:枕榻  拼音:zhěn tà
一种坐卧两用的家具。座高一尺二寸,三面有靠背,榻面多以竹贯穿而成,上或设有藤枕,常供夏天乘凉时使用。《红楼梦》第三一回:「晚间回来,已带了几分酒,踉跄来至自己院内,只见院中早把乘凉枕榻设下。」
《國語辭典》:尺二冤家  拼音:chǐ èr yuān jiā
尺二,指长度为一尺二寸的画轴。尺二冤家为五代时后周画家杨凝式对众多求画者的戏称。宋。陶谷《清异录。卷下。文用》:「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字者纸轴推叠若墙壁。少师见,则浩叹曰:『无誇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
《漢語大詞典》:七升之布
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国语·鲁语上:“ 子服 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 韦昭 注:“八十缕为升。”按,古代朝服十五升(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七升之布,缕数不及其半,故为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