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两(一兩)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漢語大詞典》:一量
(1).统一度量。管子·君臣上:“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2).引申为相同无别。 汉 王充 论衡·量知:“不知之者,以为皆吏,深浅多少同一量,失实甚矣。” 晋 陆机 《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國語辭典》:一双(一雙)  拼音:yī shuāng
1.成对的器物,一对称为「一双」。如:「一双筷子」、「一双球鞋」。《战国策。燕策》:「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红楼梦》第三回:「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2.云南习俗以耕地一日的工作,称为「一双」。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称地为双》:「近读云南杂志曰:『夷有田,皆种稻,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趋之,犁一日,为一双。……』」
《國語辭典》:彤管  拼音:tóng guǎn
1.一种红管的笔。古代皇宫内的女史,以此记录后妃的事迹。以红色表赤心公正。《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2.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获赐的赤管大笔。后指在朝任官。《晋书。卷五五。列传。夏侯湛》:「入阊阖,蹑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当世之务,触人主之威,有效矣!」《醉醒石》第一四回:「徒然殒遘渎,彤管愧莫收。」
3.指画笔。明。唐寅 题牡丹画诗:「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国语辞典》:两眼(两眼)  拼音:liǎng yǎn
一双眼睛。如:「瞧见屋里被小偷翻得凌乱不堪,气得他两眼直冒金星。」《红楼梦》第六二回:「两眼只瞅著棋枰,一只手却伸在盒内,只管抓弄棋子作想。」
《漢語大詞典》:五两(五兩)
(1).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 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
(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 郑玄 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
(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 晋文公 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 高诱 注:“两,技也,五技之人。” 陈奇猷 校释引 金其源 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晋 之五两, 吴 之多力、利趾, 越 之习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覘五两之动静。” 李善 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军营中。’ 许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 楚 人谓之五两也。’” 唐 独孤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宋 贺铸 《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漢語大詞典》:双鸳(雙鴛)
(1).一对鸳鸯。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 倪璠 注引《列异传》:“ 宋康王 埋 韩冯 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宋 高观国 《玉楼春》词:“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
(2).指女子的一双绣鞋。 宋 吴文英 《风入松》词:“惆悵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 李演 《醉桃源》词:“双鸳初放步云轻,香帘蒸未晴。”
《國語辭典》:一对(一對)  拼音:yī duì
1.两物形状相同,可以匹配。如:「一对耳环」。《红楼梦》第三回:「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文明小史》第一八回:「几个人讲话的时候,烟炕上一对朋友,把这些话都听在肚里。」
2.夫妇。《水浒传》第一○四回:「三娘的八字,十分旺夫,适才曾合过来,铜盆铁帚,正是一对儿夫妻。」
《國語辭典》:铁板(鐵板)  拼音:tiě bǎn
1.铁制的板。如:「铁板烧」。
2.乐器名,打击乐器。将两块半月形的铁板拿在手里,敲打发声。也称为「铁绰板」。
3.比喻碰到棘手的问题。如:「踢到铁板」。
《漢語大詞典》:一箸
(1).一只筷子。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尝有中国人至其国,其妻怜之使逃归,与其筯十餘隻,教其每走十餘里遗一筯,狗夫追之,见其家物,必衔而归,则不能追矣。”
(2).指一双筷子所夹的食物。形容量少。 唐 黄滔 《钟陵故人》诗:“一筯鱸鱼千古美,后人终少继前踪。”《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那妇人笑容可掬,满口儿叫:‘叔叔,怎的果肉儿也不拣一筯儿?’”儒林外史第二回:“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筯牛肉麺吃了,各自散讫。”
(3).犹一串。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先到的为赢,后到的输,一个羊头,一筯饼,一罈酒。”
《漢語大詞典》:双尖(雙尖)
(1).犹双峰。 宋 苏轼 《雪后书兆台壁》诗之一:“试埽 北臺 看 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 王文诰 辑注:“ 查 注:‘水经注: 马耳山 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 誥 案:‘句谓试埽 北臺 登望,则羣山为雪所封,惟 马耳 双尖犹未没也。’”
(2).指旧时缠足妇女的一双鞋子。 元 萨都剌 《绣鞋》诗:“双尖不露行復顾,犹恐人窥针线情。” 明 孟称舜 《娇红记·絮鞋》:“我把双尖拾在綉衾傍。小姐呵,你虽然硬抵著牙儿强,如今可也洩漏春光在这厢。”
《漢語大詞典》:双弯(雙彎)
指女子的一双小脚。《剪灯馀话·芙蓉屏记》:“﹝ 王氏 ﹞且生自良家,双弯纤细,不任跋涉之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王氏 ﹞且又双弯纤细,鞋弓袜小,一步一跌,吃了万千苦楚。”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卷二:“尝见其理双鬢,束双弯,笑笑生芳,步步移妍。”
《漢語大詞典》:双弓(雙弓)
(1).古代弩弓之一。通雅·器用五引 宋 曾公亮 等武经总要:“古弩有黄连百竹、八檐、双弓、擘张之类。”
(2).旧时喻指缠足妇女的一双小脚。《花月痕》第七回:“留与天游寻旧梦,消魂真个是双弓。”《花月痕》第二一回:“自 周 以后,美人 南威 、 西子 已是裹足,但古风淳朴,必不是如今双弓。”
(3).粥的隐语。“粥”字由两个“弓”字和一个“米”字组成,故称。
《漢語大詞典》:双缠(雙纏)
指女子的一双小脚。 宋 苏轼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问小鬟》词:“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龙榆生 校笺:“双缠,古乐府·双行缠曲:‘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足》:“遥闻环珮,却因微动双缠。”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余见河房诸姬咸以束帛製为小袜,似膝袴而有底,上以锦带繫之,能使双缠不露。”
《國語辭典》:鞋扇  拼音:xié shàn
鞋面。《金瓶梅》第二九回:「记挂著要做那红鞋,拿青针线筐儿,往花园翡翠轩台基儿上坐著,那里描画鞋扇。」
分類:鞋帮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