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撰著
(1).写作;著作。后汉书·杨终李法等传论:“及撰著篇籍,甄纪异知,虽云小道,亦有可观者焉。”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有 郑译 、 何妥 、 卢賁 、 苏夔 、 萧吉 ,并讨论坟籍,撰著乐书,皆为当世所用。” 宋 王巩 王氏谈录·相知之厚:“初, 宋公 薨,公为之议謚,撰著行状。” 清 曾国藩 《复刘露仙中丞书》:“何不先取此三礼,撰著鸿篇,使品官士庶可以通行。”
(2).指修史的职司。 宋 王巩 王氏谈录·史官:“时 邯郸 李公叔 领撰著, 李 方贵显,与 宋公 同列而不相下。”
撰著。 宋 司马光 《又谢庞参政启》:“又譔著遗烈,表之楸柏,使其后世,焜燿无穷。” 元 黄溍 《故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谥文忠张公祠堂碑》:“所譔著施於朝廷,行於四方万里,人莫不传诵之。”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厥后聪明魁杰之士,或有识解譔者,大抵 孔氏 之苗裔。”
《漢語大詞典》:职主(職主)
犹职司。《前汉书平话》卷上:“ 陈豨 足智多谋,若便用兵,不知地面,恐落反贼奸计。使宣 随何 将金賷赏招请去,如受者职主加封,如不受,用兵杀之。”参见“ 职司 ”。
分類:职司
《漢語大詞典》:职司(職司)
(1).职务。左传·成公二年:“今叔父克遂有功于 齐 ,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来抚余一人,而 巩伯 实来,未有职司於王室,又奸先王之礼。”后汉书·蔡邕传:“羣僚恭己於职司,圣主垂拱乎两楹。”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傅彬然 《“五四”前后》:“祭 孔 的仪式很隆重,有职司的人都要穿上像道袍那样的制服。”
(2).主管某职的官员。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今州县职司,或蒞政无几,便徵召迁转,迎新送旧,纷纷道路,伤财害民,於是为甚。” 唐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诗:“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3).主管;执掌。 唐 韩愈 《贺雨表》:“臣职司京邑,祈祷实频,青天湛然,旱气转甚。”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尧典》《皋謨》、 唐 虞 之纪载,择当时有道而能文者为史官,以职司其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天才与教育》:“凡是职司教育的人,凡是养育儿女的人,不可不加以注意。”
《漢語大詞典》:台辖(臺轄)
指台阁的职司。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近者既居臺辖,惟务奉公。” 宋 苏辙 《免尚书右丞表》之二:“蒙恩除臣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者,臺辖之重,国论所存,顾惟尺寸之材,何与栋梁之选。”参见“ 臺阁 ”。
分類:台阁职司
《漢語大詞典》:台阁(臺閣)
(1).台与阁的并称。亦泛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 汉 刘向 说苑·反质:“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泆趋末,宫室臺阁,连属增累。” 唐 罗邺 《旧侯家》诗:“臺阁层层倚半空,遶轩澄碧御沟通。”
(2). 汉 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后汉书·仲长统传:“ 光武皇帝 愠数世之失权,忿彊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臺阁。” 李贤 注:“臺阁,谓尚书也。”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朝廷尚贤俊,磊砢充臺阁。”
(3). 宋 代酒库于每年迎引新酒时所举行的游艺活动。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迎新:“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於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每库各用匹布书库名高品,以长竿悬之,谓之‘布牌’;以木牀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臺阁’。”
《漢語大詞典》:霜台(霜臺)
御史台的别称。御史职司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乐府者,侍御史 贾君 之所作也……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 懿皇 以 同昌公主 薨谢,怒其医官 韩宗绍 等,縶於霜臺。” 宋 岳珂 桯史·任元受启:“自昔虽称为雄剧,比岁或乖於选抡,汚我霜臺,赖公雪耻,輙陈管见,少助风闻。”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杜紫微 掊击 元 白 不减霜臺之笔,至赋《杜秋》诗,乃全法其遗响。”
《漢語大詞典》:触事(觸事)
(1).犹遇事。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 明 张居正 《答符卿徐继斋书》:“苟生窃禄,无所建明,触事感时,憮然自失。” 清 纪昀 《〈考工记图〉序》:“触事广义,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礼乐之器,昭然復见於今兹。”
(2).谓担任职司。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爱才不择行,触事得谗谤。” 唐 张鷟 游仙窟:“余答曰:‘下官是客,触事卑微,但避风尘,则为幸甚。’”
《漢語大詞典》:异事(異事)
(1).他事;别的事。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 高诱 注:“异犹他也。”
(2).指职司不同。《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3).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闒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驛吏立门外,舁饭而返……闻於京师,众譁説以为异事。”红楼梦第七四回:“ 袭人 因见 晴雯 这样,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拣,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
(4).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然初时皆欲杀 瑜 ,后则各相敬爱……向之乘机下石者,咸相惊诧,以为异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撒旦 诗人之出,殆亦如是,非异事也。”
(5).不同的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
《漢語大詞典》:奚官
(1).官名。职司养马。 晋 置,属少府。晋书·职官志:“少府,统材官校尉、中左右三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平準、奚官等令。” 宋 苏轼 《韩干马十四匹》诗:“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明 袁帙 《秋兴》诗:“天子射蛟开水殿,奚官牧马遍郊墟。”
(2).官署名。 南朝 、 隋 、 唐 皆置,属内侍省。掌守宫人疾病、罪罚、丧葬等事。多以犯罪者从坐之家属为之。宋书·二凶传·元凶劭:“有女巫 严道育 ……夫为劫,坐没入奚官。”隋书·刑法志:“母妻姊妹及应从坐弃市者,妻子女妾同补奚官为奴婢。”新唐书·武士彠传:“ 延秀 母本 带方 人,坐其家没入奚官。以姝惠,赐 承嗣 ,生 延秀 。”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
(3).谓 奚 人内附为官者。旧唐书·裴耀卿传:“﹝ 开元 ﹞二十年,礼部尚书、 信安王 禕 受詔讨 契丹 ,詔以 耀卿 为副。俄又令 耀卿 賫绢二十万匹分赐立功 奚 官,就部落以给之。”
《漢語大詞典》:写字(寫字)
(1).书写文字,题字。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賚尔大砚一面,纸笔副之,可以临文写字,对真受言。” 唐 高骈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诗:“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宋 文同 《可笑口号》之三:“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 赵树理 《金字》:“一天,镇长交给我一卷缎子和一包泥金,要我替他写字。”
(2). 明 代职司抄写的低级官员。 明 王琼 《双溪杂记》:“以此有不待缺而陞者,如……医士出身陞至太医院使,写字出身,在内阁书办,陞至编脩。”
《漢語大詞典》:台司(臺司)
指三公等宰辅大臣。文选·羊祜〈让开府表〉:“臣昨出,伏闻恩詔,拔臣使同台司。” 李善 注:“台司,三公也。”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寄深且戎幕,望重必台司。”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雅怀厌倦台司。新天子殷勤留帝师。” 清 吴伟业 《又咏古》:“浹旬至台司,三日遍华省。”
指御史台职司。宋史·李宗谔传:“尝牒御史臺不平空,中丞 吕文仲 移文詰之,往復再三, 宗諤 执言两省故事与臺司不相统摄者凡八。事闻,卒如 宗諤 议。”
《漢語大詞典》:职司(職司)
(1).职务。左传·成公二年:“今叔父克遂有功于 齐 ,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来抚余一人,而 巩伯 实来,未有职司於王室,又奸先王之礼。”后汉书·蔡邕传:“羣僚恭己於职司,圣主垂拱乎两楹。”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傅彬然 《“五四”前后》:“祭 孔 的仪式很隆重,有职司的人都要穿上像道袍那样的制服。”
(2).主管某职的官员。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今州县职司,或蒞政无几,便徵召迁转,迎新送旧,纷纷道路,伤财害民,於是为甚。” 唐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诗:“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3).主管;执掌。 唐 韩愈 《贺雨表》:“臣职司京邑,祈祷实频,青天湛然,旱气转甚。”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尧典》《皋謨》、 唐 虞 之纪载,择当时有道而能文者为史官,以职司其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天才与教育》:“凡是职司教育的人,凡是养育儿女的人,不可不加以注意。”
《漢語大詞典》:清要
(1).清简得要。书·周官“ 夏 商 官倍,亦克用乂” 孔 传:“ 禹 汤 建官二百,亦能用治,言不及 唐 虞 之清要。”
(2).谓高显重要的政务。三国志·吴志·王蕃贺邵等传评:“ 贺邵 厉志高洁,机理清要。”初学记卷十一引《宋泰始起居注》:“王言之职,总司清要。”
(3).谓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唐 韩愈 《永贞行》:“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清要:“职慢位显谓之清,职紧位显谓之要;兼此二者,谓之清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七节:“ 孝宗 见 朱熹 说:‘十多年没见你,你也老了;应当给你一个清要的官做,不要再去管州县。’”
(4).(文字)明白简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傅毅 《七激》,会清要之工; 崔駰 《七依》,入博雅之巧。”
《漢語大詞典》:曹司
(1).官署。诸曹郎中职司所在。 唐 白居易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诗:“无復篇章传道路,空留风月在曹司。”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至一城郭,引入见一官人,似曹官之辈,又领入曹司,聆读元追之由。” 严复 《救亡决论》:“出宰百里,入主曹司。”
(2).吏目。 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到来日急煎煎的娘亲插状论,怎禁他恶噷噷的曹司责罪紧。”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赤紧的官长又廉,曹司又拗,我便是好令史,怎禁他三徧家取招。”
《漢語大詞典》:名数(名數)
(1).名位礼数。语本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其后虽翔泳势异,而不以名数革初心。”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是故峻其名数,宠之等威,黄阁黑旙,葱珩赤紱,或延登受策,或御坐为起。” 元 叶隆礼 《辽志·本末》:“ 中国 帝王名数,尽盗有之。”
(2).姓名职司。隋书·经籍志二:“古之仕者,名书於所臣之策,各有分职,以相统治……然则冢宰总六卿之属,以治其政,御史掌其在位名数,先后之次焉。今《汉书百官表》列众职之事,记在位之次,盖亦古之制也。”
(3).名籍;户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元封 四年中, 关东 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司马贞 索隐引 颜师古 曰:“无名数,若今之无户籍。”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茅土加名数, 山河 誓始终。”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祀记》:“府君既占名数於县,日以力本为务。”
(4).犹名目。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诗:“嘉蔬既不一,名数颇具陈。”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敢摭其大端,为陛下献。至于形势名数之细,亦条具一二於后。”
(5).即数名。数目的名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 唐 僧 一行 曾算棋局都数,凡若干局尽之。予尝思之,此固易耳。但数多,非世间名数可能言之。”
(6).数学名词。带有单位名称的数,如三斤、四尺二寸、五本等。
《漢語大詞典》:分局
总局之下分设的办事机构。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为三连票,一存分局,一上总局,一与商人。”
职司,犹职分。后汉书·马融传:“罕罔合部,罾弋同曲,类行并驱,星布丽属,曹伍相保,各有分局。” 李贤 注:“分音扶问反。”晋书·刘乔传:“苟崇忠恕,共明分局,连旗推锋,各致臣节。” 晋 陆机 《七征》:“然圣主达持盈之宝术,寤经国之在贤。各毕荣於分局,其赞化於大钧。”
《漢語大詞典》:大谁(大誰)
汉 官名,职司守卫宫门。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褒 故公车大谁卒,病狂易。” 颜师古 注:“大谁者,主问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谁也……大谁,本以谁何称,因用官名,有大谁长。今此卒者,长所领士卒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公车官曰大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