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尺牍(尺牘)  拼音:chǐ dú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也称为「尺简」。
《漢語大詞典》:文简(文簡)
简策上的文辞。古代无纸时,著述皆写于竹简或木简上,故称。后汉书·贾逵传:“其餘同《公羊》者什有七八,或文简小异,无害大体。”
《漢語大詞典》:剡奏
古代大臣奏事,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后因称向皇帝进言、上书为剡奏。 扬雄 《法言·先知》“奏不剡” 晋 李轨 注:“不剡奏也。” 宋 王安石 《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之二:“列陈剡奏,尚闕嗣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文规》:“ 文规 雪冤狱,活十人,当得京秩。郡守 方希觉 以其老生无援,不为剡奏。”
《國語辭典》:漆书(漆書)  拼音:qī shū
古时无纸笔,以漆书于竹简,称为「漆书」。如:「漆书古文」。
《漢語大詞典》:漆简(漆簡)
用漆书写的竹木简。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如臣不才,岂宜滥吹,将何以编次漆简,刊定石经。”
《漢語大詞典》:灶觚(竈觚)
(1).即灶突。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庄子:“ 仲尼 读春秋, 老耼 踞灶觚而听。”原注:“觚,灶额也。”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六:“老妻日据灶觚听,邻有神符治病灵。”参见“ 灶突 ”。
(2).烧残的木简。指破旧书籍。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诸儒博士於焚弃残剥之餘,搜拾灶觚蠹简,推原故事。” 清 恽敬 《翰林院庶吉士金君华表铭》:“而君独单衣陋食,誾誾粥粥,从事於灶觚蠹简之间。”
《國語辭典》:灶突  拼音:zào tú
灶上的烟囱。《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灶突决则火上焚栋,燕雀颜色不变,是何也?乃不知祸之将及已也。」
分類:烟囱
《國語辭典》:奇觚  拼音:qí gū
觚,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木简。奇觚指奇书。汉。史游《急就篇》卷一:「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國語辭典》:尺简(尺簡)  拼音:chǐ jiǎn
1.书信。南朝梁。徐勉 上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馀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也称为「尺牍」。
2.简策。《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
《國語辭典》:汉简(漢簡)  拼音:hàn jiǎn
清末以来,于敦煌等处陆续发现的汉代史料,其中以西北科学考察团于民国十九年在甘肃省居延附近所发现者为最多,称为「居延汉简」。
《漢語大詞典》:觚翰
木简与笔。借指文辞。 明 宋濂 《申鲜生辞》:“溺觚翰者,以古今之学无出於文而不知有经术之渊奥。” 明 张居正 《宝谟记》:“国政有暇,独以觚翰自适。”
分類:木简文辞
《國語辭典》:书刀(書刀)  拼音:shū dāo
古时在竹木简上刻镂或削改所用的刀。《资治通鉴。卷六○。汉纪五十二。献帝初平二年》:「馥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
《漢語大詞典》:赤牍(赤牘)
(1).尺牍。赤,通“ 尺 ”。古代书写用的木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习为词命,童子入小学则教以应对,盖赫蹏未兴,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陈而口宣之。”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编四海传。”
(2).尺牍。赤,通“ 尺 ”。指书信。 明 臧懋循 《与茅康伯书》:“足下不远千里,而赐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國語辭典》:觚牍(觚牘)  拼音:gū dú
简策。唐。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今用其三焉,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
《國語辭典》:木札  拼音:mù zhá
木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九。盗侠》:「觉物纷纷坠其前,韦视之,乃木札也。」
《國語辭典》:弃觚(棄觚)  拼音:qì gū
觚,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弃觚指抛弃文字工作。《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后卒斩匈奴使者,还拜中郎。复斩楼兰王首,封义阳侯。」
分類:写字木简
《漢語大詞典》:弃笔(棄筆)
犹言投笔。谓放弃文墨之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弃笔;未见 陆机 之文,久同烧砚。”参见“ 弃笔从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