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女娲(女媧)  拼音:nǚ wā
1.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女帝。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
2.太行山的别名。《事物异名录。坤舆部。山。王母山女娲山》:「十道山川考,太行山为天下之脊,一名王母、一名女娲。」
《漢語大詞典》:女娲氏(女媧氏)
中国 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与 伏羲 由兄妹而结为夫妇,产生人类。又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支撑四极,平治洪水,驱杀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并继 伏羲 而为帝。参阅《淮南子·览冥训》史记 司马贞 补《三皇本纪》太平御览卷七八皇王部《女娲氏》所举诸书。
《國語辭典》:黄花(黃花)  拼音:huáng huā
1.泛指黄色的花。唐。司空图 独望诗:「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2.百合科「萱草」、「金针菜」的别名。参见「萱草」条。
3.菊科「菊花」的别名。参见「菊花」条。
《國語辭典》:山东(山東)  拼音:shān dōng
1.省名。参见「山东省」条。
2.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战国策。赵策二》:「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
3.太行山以东。唐。章砀〈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4.古亦指华山以东。《汉书。卷六九。赵充国等传》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國語辭典》:山西  拼音:shān xī
1.省名。参见「山西省」条。
2.古称华山之西。《汉书。卷六九。赵充国等传。赞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國語辭典》:山外  拼音:shān wài
中国佛教天台宗在宋代分山家和山外两派。悟因受他宗思想的影响,主张修观,但观真心法性。因此认为《金光明玄义》广本是伪作,引起知礼的批判,认为背离天台宗的思想。以悟因师徒寺院位在山城之外,故称为「山外」。《佛袓统纪》卷一○:「而四明之学者始指恩、清、昭、圆之学,称为『山外』。」
《漢語大詞典》:山家宗
佛教天台宗流派之一。天台宗传至 宋 代分为两派:一为 晤恩 派,名山外宗,今失传;一为 四明尊者知礼法师 派,名山家宗,是天台宗的正统。
《漢語大詞典》:大行
即 太行山 。书·禹贡:“ 大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 遂伐 晋 ,取 朝歌 。为二队,入 孟门 ,登 大行 。” 杜预 注:“ 大行山 在 河北郡 北。”
《漢語大詞典》:东阳(東陽)
(1).古邑名。 春秋 鲁 地。在今 山东省 费县 境。左传·哀公八年:“ 吴 师克 东阳 而进,舍於 五梧 。”
(2).古邑名。 春秋 齐 地。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左传·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 。” 杜预 注:“ 东阳 , 齐 竟上邑。”
(3).古邑名。 战国 楚 地。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国语·楚语上:“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其可乎?” 韦昭 注:“ 东阳 , 楚 北邑。”
(4).古地区名。 春秋 晋 地。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 、 邯郸 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吴 略 东阳 。” 杜预 注:“ 东阳 , 晋 之 山 东邑, 魏郡 广平 以北。”
(5).古地区名。 战国 赵 地。韩非子·初见秦:“以 代 、 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 东阳 、 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 东阳 属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 。汉书·贾谊传:“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东阳侯 、 冯敬 之属尽害之。” 颜师古 注:“ 东阳侯 , 张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贾》:“上既悦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与 东阳 ,道既摈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沈约 。因其曾为 东阳 守,故称。 宋 曹组 《蓦山溪·梅》词:“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 东阳 也,试问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词:“风流渐懒,但诗恼 东阳 ,病添 中散 。”参见“ 东阳销瘦 ”。
(8).复姓。 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國語辭典》:山西  拼音:shān xī
1.省名。参见「山西省」条。
2.古称华山之西。《汉书。卷六九。赵充国等传。赞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漢語大詞典》:井陉(井陘)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 ,又称 土门关 。 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高诱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 井陘县 , 六国 时 赵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兴兵攻 赵 ,下 井陘 。 汉高帝 三年, 韩信 、 张耳 东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门口 ,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 井陘 ,小的们随老爷去 河北 ,在此久等。” 王德钟 《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 井陘 。”
《漢語大詞典》:山左
(1).山的东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翼际山 ﹞上有 吴 江夏 太守 陆涣 所治城……山左即 沔水 口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某别驾之任 岭 南,值大雨,借馆於山左 许氏 家。”
(2).特指 山东省 。因在 太行山 之左(东),故称。 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靳公传》:“先世为 山左 之 歷城 人。”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 治运 提学 山左 ,公主校閲,甄拔号得人。”
《漢語大詞典》:山右
山的西侧。特指 山西省 。因居 太行山 之右,故称。 清 陆陇其 《答山西范彪西进士书》:“夙闻 山右 辛復元 先生之名,而未见其书。承乏 恒阳 ,幸与 山右 接壤,则又闻先生今之 辛復元 也。”《花月痕》第四回:“ 山右 尤畿疆屏蔽,西北膏腴。”
《漢語大詞典》:八陉(八陘)
指 太行山 的八陉。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怀州:“ 太行陘 在县( 河内县 )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陘。《述征记》曰:‘ 太行山 首始於 河内 ,自 河内 北至 幽州 ,凡有八陘:第一曰 軹关陘 ,今属 河南府 济源县 ,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 太行陘 ,第三 白陘 ,此两陘,今在 河内 ;第四 滏口陘 ,对 鄴 西;第五 井陘 ,第六 飞狐陘 ,一名 望都关 ,第七 蒲阴陘 ,此三陘在 中山 ;第八 军都陘 ,在 幽州 太行陘 。’”
分類:太行山
《漢語大詞典》:天井关(天井關)
又名 太行关 。在今 山西 晋城县 南 太行山 顶,因关南有 天井泉 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 太行 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 宋 靖康 元年改称 雄定关 , 元 末亦名 平阳关 。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幸 东阿 ,北登 太行山 ,至 天井关 。” 李贤 注:“今 太行山 上,关南有 天井泉 三所也。”
《国语辞典》:洺河  拼音:míng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辽县太行山,东南流经河南武安县,再东流至河北省大名县,会卫水入运河。也称为「漳水」。
《漢語大詞典》:太行八陉(太行八陘)
穿越 太行山脉 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 晋 郭缘生 《述征记》:“ 太行 首始 河内 ,北至 幽州 ,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陘:第一 軹关陘 (在今 河南 济源县 ),第二 太行陘 (在今 河南 沁阳县 ),第三 白陘 (在今 河南 辉县 ),第四 滏口陘 (在今 河北 磁县 ),第五 井陘 (在今 河北 获鹿县 ),第六 飞狐陘 (在今 河北 蔚县 ),第七 蒲阴陘 (在今 河北 易县 ),第八 军都陘 (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向为 河北平原 进入 山西高原 的交通要道。
《漢語大詞典》:太行山绿化工程
中国在晋、冀、豫、京四省市太行山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396万公顷,从生态环境上屏障北京和华北平原。建设时间为1986-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