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禹
夏禹 的尊称。庄子·齐物论:“无有为有,虽有 神禹 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成玄英 疏:“迷执日久,惑心已成,虽有 大禹 神人,亦不令其解悟。” 金 王渥 《三门津》诗:“ 大河 三门 险, 神禹 万世功。” 明 高启 《石射堋》诗:“疑是 神禹 治水时,来教鬼射降妖精。” 胡小石 《犊儿矶水府寺宿》诗:“ 神禹 昔驱水,鸿濛万灵奔。”
分類:夏禹尊称
《漢語大詞典》:大禹
对 夏禹 的美称。书·大禹谟:“曰若稽古 大禹 。” 孔 传:“ 禹 称大,大其功。”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分類:夏禹大禹
《漢語大詞典》:舜禹
虞舜 和 夏禹 的并称。论语·泰伯:“巍巍乎, 舜 禹 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史记·五帝本纪:“自 黄帝 至 舜 禹 ,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晋书·元帝纪:“愿陛下存 舜 禹 至公之情,狭 由 巢 抗矫之节。”
分類:虞舜夏禹
《漢語大詞典》:姚姒
(1).指 虞舜 和 夏禹 。相传 舜 为 姚 姓、 禹 为 姒 姓。宋书·礼志三:“盖 陶唐 姚 姒 商 姬 之主,莫不由斯道也。” 明 方孝孺 《次危纪善五十韵倍成千字献蜀王》:“建国遵 姚姒 ,貽谋鄙 晋 唐 。”
(2).指尚书中的《虞书》《夏书》。 唐 韩愈 《进学解》:“上规 姚 姒 ,浑浑无涯。”
分類:虞舜夏禹
《漢語大詞典》:玄帝
(1).北方之帝,即 颛顼 。管子·幼官:“一会诸侯,令曰:‘非 玄帝 之命,毋有一日之师役。’” 尹知章 注:“玄帝,北方之帝。”庄子·大宗师“ 顓頊 得之,以处玄宫” 唐 成玄英 疏:“ 顓頊 , 黄帝 之孙,即帝 高阳 也,亦曰 玄帝 ……年九十七崩,得道,为北方之帝。”
(2).指 夏禹 。 禹 有治水功,水色黑,故称 玄帝 。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碑》:“ 玄帝 传家,五百数终。”
(3).指道教所奉的 真武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贫道 玄武殿 里道士 何正寅 ,昨夜梦见 玄帝 分付贫道説:‘这里有个 唐某 当为此地女主,尔当辅之。’”
《漢語大詞典》:九主
指三皇五帝及 夏禹 。史记·殷本纪:“ 伊尹 处士, 汤 使人聘之,五反然后肯往从 汤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司马贞 索隐:“九主者,三皇五帝及 夏禹 也。”一说指历代九种类型的人主。 裴骃 集解引 汉 刘向 《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
《漢語大詞典》:会稽(會稽)
(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漢語大詞典》:禹穴
(1).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 、 淮 ,上 会稽 ,探 禹穴 。”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幸游 建德 乡,观奇经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何必探 禹穴 ,逝将归 蓬丘 。”
(2).指 会稽 宛委山 。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王琦 注:“ 贺知章 《纂山记》曰: 黄帝 号 宛委穴 为 赤帝 阳明之府,於此藏书。 大禹 始於此穴得书,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谓之 禹穴 。”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黄帝 金简书之说,见《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宋 陆游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诗:“前身已预 兰亭 会,老眼曾窥 禹穴 书。” 清 王誉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诗:“学溯 考亭 开雾障,书探 禹穴 破云封。”
(3).相传为 夏禹 决 汉水 时的住处。在今 陕西省 旬阳县 东。大清一统志·兴安府·古迹:“ 禹穴 在 洵阳县 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传 禹 决 汉水 时居此。”
《漢語大詞典》:九鼎
(1).相传 夏禹 铸九鼎,象征九州, 夏 商 周 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 时, 秦 楚 皆有兴师到 周 求鼎之事。 周显王 时,九鼎没於 泗水 彭城 下。 唐 武后 、 宋徽宗 也曾铸九鼎。史记·封禅书:“ 禹 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 夏 商 。 周 德衰, 宋 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 宋 杨万里 《读严子陵传》:“早遣 阿瞒 移九鼎,人间何处有 严陵 。”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诸经有《法华》,王者之有九鼎,家业之有总帐簿也。”
(2).喻分量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先生 一至 楚 ,而使 赵 重於九鼎大吕。” 司马贞 索隐:“言 毛遂 至 楚 ,使 赵 重於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明 张煌言 《怀古》诗:“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
《漢語大詞典》:丹书(丹書)
(1).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 斐豹 ,隶也,著於丹书。” 杜预 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有燔丹书,无普赦罪。”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苟削丹书,得夷平民。” 李周翰 注:“丹书,定罪之书。”
(2).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吕氏春秋·应同:“及 文王 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史记·周本纪“生 昌 ,有圣瑞” 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 酆 ,止于 昌 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赤帝云门舞》:“赤雀丹书飞送迎,朱絃絳鼓罄虔诚。”
(3).指《洛书》。传说 夏禹 治水时, 洛水 神龟负之而出,故称《洛书》《淮南子·俶真训》:“ 洛 出丹书, 河 出緑图。”
(4).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袭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肆申白马之盟,庸示丹书之约。”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群臣贺表》:“丹书锡誓,既崇 日逐 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
(5).朱笔书写的文字。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 汉 使至 匈奴 , 常惠 数私见使,教之曰:‘陛下亲射 上林 中,得白雁,足有繫帛丹书,言 武 等在荒泽中。’” 景耀同 《次韵黄季刚相思》之一:“囓臂当年底有盟,丹书斜上甚分明。”
(6).朱笔书写的诏书。 唐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诗:“金玉裁玉度,丹书奉帝俞。”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亲捧丹书下九重,路人争识五花驄。” 明 李东阳 《送焦守静先生使襄府》诗:“丹书玉节又南行,一日龙光起四瀛。”
(7).古代方士用以呪邪镇鬼的朱文符书。 汉 仲长统 《昌言》:“於是淫厉乱神之礼兴焉,侜张变怪之言起焉,丹书厌胜之物作焉。”后汉书·方术传·解奴辜:“又 河 南有 麴圣卿 ,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8).道教语。即丹书墨箓。指以墨书写符文的朱漆之简。泛指炼丹之书,道教经书。见《云笈七籤》卷七。 明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授丹书早晚驱鸡,与夫人同学驂鸞。”
《漢語大詞典》:丹穴
(1).山穴。吕氏春秋·贵生:“ 越 人三世杀其君。 王子搜 患之,逃乎丹穴。 越国 无君,求 王子搜 而不得,从之丹穴。” 高诱 注:“《淮南》云:丹穴,山穴也。”一说指 禹穴 ,传说中的 夏禹 葬地。 明 归有光 《浙省策问对二道》:“ 王子搜 之丹穴,即 禹穴 也。”
(2).传说中的地名。尔雅·释地:“岠 齐州 以南,戴日为 丹穴 。”《淮南子·氾论训》:“ 丹穴 太蒙 。” 高诱 注:“ 丹穴 ,南方当日之下也; 太蒙 ,西方日所入处也。”隋书·天文志上:“南戴日下,所谓 丹穴 也。”
(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南山经:“ 丹穴 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汉 张衡 《东京赋》:“鸣 女牀 之鸞鸟,无 丹穴 之凤皇。” 唐 陈子昂 《鸳鸯篇》:“凤凰起 丹穴 ,独向梧桐枝。”后以“丹穴”为凤凰的代称。 宋 梅尧臣 《送知和州杜驾部》诗:“桐花欲开时,羣噣争哺儿,但求黄口飫,焉问丹穴飢。”
(4).产朱砂的矿穴。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 巴 寡妇 清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 颜师古 注:“丹,丹砂也。穴者,山谷之穴出丹也。”
(5).炼丹修道的岩穴。 唐 钱起 《登釜山遇道人》诗之二:“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卜居》:“待功成还辞赤社,更归丹穴。”
《漢語大詞典》:女娲(女媧)
(1).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参见“ 女媧氏 ”。
(2).相传为 夏禹 之妃, 涂山氏 之女。史记·夏本纪“予娶 涂山 ” 司马贞 索隐:“《系本》曰‘ 涂山氏 女名 女媧 ’,是 禹 娶 涂山氏 号 女媧 也。”亦称“ 女娇 ”、“ 女趫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 因娶 涂山 ,谓之 女娇 。”汉书·古今人表:“ 女趫 , 禹 妃, 涂山氏 女,生 启 。”
(3). 太行山 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坤舆·山:“《十道山川考》, 太行山 为天下之脊,一名 王母 ,一名 女媧 。”
《漢語大詞典》:女娲氏(女媧氏)
中国 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与 伏羲 由兄妹而结为夫妇,产生人类。又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支撑四极,平治洪水,驱杀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并继 伏羲 而为帝。参阅《淮南子·览冥训》史记 司马贞 补《三皇本纪》太平御览卷七八皇王部《女娲氏》所举诸书。
《漢語大詞典》:禹迹(禹跡)
亦作“ 禹跡 ”。
(1).相传 夏禹 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 中国 的疆城为 禹 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以陟 禹 之迹。” 孔 传:“以升 禹 治水之旧迹。”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 唐 韩愈 《鳄鱼文》:“况 禹 迹所揜, 扬州 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2).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功参 禹 迹,德赞 尧 门。” 唐 章孝标 《上浙东元相》诗:“何言 禹 跡无人继,万顷湖田又斩新。”
《漢語大詞典》:禹功
指 夏禹 治水的功绩。左传·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 ,吾其鱼乎!” 清 戴名世 《杨维岳传》:“践土而思 禹 功,食粟而思 稷 德。”
《漢語大詞典》:当涂(當塗)
亦作“ 当涂 ”。亦作“ 当途 ”。
(1).途中。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南有 宋 ,北有 衞 ,当涂有市丘,是吾粮涂絶也。” 宋 苏轼 《甘露寺》诗:“我欲访 甘露 ,当途无閒官。” 清 孙枝蔚 《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诗:“当涂谁下 陈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
(2).挡路。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
(3).执政;掌权。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 李善 注:“当涂,即当仕路也。” 清 刘献廷 《怀古》:“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
(4).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义感当途,説动时主,怀全德以自达,裂山河以取贵,又其次也。”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三麻子》:“ 林赞虞 之去 汴 也,有人约各道赂当涂运动之。”
(5). 三国 魏 的代称。晋书·慕容暐载记论:“自当涂紊纪,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 岷 吴 而可録,御远之策,怀戎狄而犹漏。”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 徐广 为 晋 家遗老;当涂已谢, 马孚 称 魏 室忠臣。” 林百举 《悲愤》诗:“代 汉 当涂夙讖妖,塚中枯骨竟天骄。”参见“ 当涂高 ”。
(6).古县名。 西汉 置,属 扬州 九江郡 。相传 夏禹 时为 涂山国 。汉书·地理志上:“ 当涂 ,侯国。”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禹 所娶 涂山 侯国也。有 禹虚 。”
《漢語大詞典》:当途(當途)
见“ 当涂 ”。
分類:当途
《漢語大詞典》:当涂高(當塗高)
汉 代谶书中的隐语。指 三国 魏 。后汉书·袁术传:“﹝ 术 ﹞又少见讖书,言‘代 汉 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 李贤 注:“当涂高者,‘魏’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肃承天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太史丞 许芝 条 魏 代 汉 见讖纬于 魏王 曰:‘……故 白马 令 李云 上事曰:‘ 许 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 许 。’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闕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 魏 当‘代 汉 ’。’” 宋 欧阳修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火数四百炎灵销,谁其代者当涂高。”
分類: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