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偏废(偏廢)  拼音:piān fèi
偏重或废弃某一方面。如:「工作和娱乐不可偏废,否则必出问题。」晋。陆机〈策问秀才〉:「一气偏废,则万物不得独成。」宋。胡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九。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國語辭典》:风疾(風疾)  拼音:fēng jí
1.痲疯病。《三国志平话。卷上》:「忽患癞疾,有发皆落,遍身脓血不止,取净水一盏,咒了,咽在腹中,风疾即愈;毛发皮肤复旧。」
2.风痹、半身不遂等病症。也作「风病」。
《漢語大詞典》:偏苦
偏瘫,半身不遂。 三国 魏 张辽叔 《宅无吉凶摄生论》:“久居於湿,则要疾偏苦。”
分類:半身不遂
《國語辭典》:偏枯  拼音:piān kū
1.中医上指半身偏废无用的病。也称为「半身不遂」。
2.比喻利益分配不均,或文化失调。
《國語辭典》:风病(風病)  拼音:fēng bìng
1.风痹、半身不遂等病症。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尉迟又有风病举发,动止不得。」也作「风疾」。
2.精神病。《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人来时不见有风病,敢只是近日举发此症。」
《漢語大詞典》:偏风(偏風)
病名。中风,半身不遂。《素问·风论》:“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魏书·张彝传:“见代还 洛 ,犹停废数年,因得偏风,手脚不便。”参见“ 偏枯 ”。
《國語辭典》:偏枯  拼音:piān kū
1.中医上指半身偏废无用的病。也称为「半身不遂」。
2.比喻利益分配不均,或文化失调。
《國語辭典》:风疹(風疹)  拼音:fēng zhěn
病名。潜伏期二至四星期,流行期为春夏之间。主要症状是发烧出疹及耳后、后脑、颈部的淋巴结肿胀,数天后症状即消失。也称为「三日疹」。
《國語辭典》:风疹块(風疹塊)  拼音:fēng zhěn kuài
皮肤出现扁平状的水肿块斑,往往数小时内消退,并且有明显的发痒,但痊瘉后不会遗留痕迹。通常是因食物或药物过敏所致。参见「荨麻疹」条。
《國語辭典》:偏瘫(偏癱)  拼音:piān tān
身体一侧麻痹瘫痪,失去自主的活动能力,多属中风或脊椎受损的后遗症。也称为「半身不遂」。
《漢語大詞典》:偏死
偏枯,半身不遂。庄子·齐物论:“民溼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
分類:半身不遂
《国语辞典》:半瘫儿(半瘫儿)  拼音:bàn tān ér
北平方言。指半身不遂。如:「他因为脑中风,而成了个半瘫儿。」
《漢語大詞典》:半肢疯(半肢瘋)
即半身不遂。 茅盾 《子夜》一:“他那半肢疯,半个身子简直不能动。”
分類:半身不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