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前进防卫(前进防卫)  拼音:qián jìn fáng wèi
将国防扩延到国土外地区的防卫策略。即在国土外划定一个区域,当此区域受到敌方侵犯时,即提前出击以保卫自己领土。如过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西德易北河为防线,来抵禦东欧红军于易北河以东地区。
《国语辞典》:海岸防线(海岸防线)  拼音:hǎi àn fáng xiàn
具有军事防卫价值的海岸线。
《国语辞典》:军牢快手(军牢快手)  拼音:jūn láo kuài shǒu
旧时专事缉捕、防卫和行刑的吏卒。《红楼梦》第一回:「丫鬟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内抬著一个乌纱猩袍的官府过去。」
《国语辞典》:军事教育(军事教育)  拼音:jūn shì jiào yù
国家为巩固国防,依军事体制、战斗和防卫的性质与任务的需要,对人民所实施的一种教育。
《国语辞典》:合理化作用  拼音:hé lǐ huà zuò yòng
心理分析用语,心理防卫机转的一种,特指个人以社会较能接受的论述与理由来解释不合社会规范的自身行为。「合理化作用」具有维护自尊与社会形象,并降低焦虑的效果。
《国语辞典》:酒后吐真言(酒后吐真言)  拼音:jiǔ hòu tǔ zhēn yán
(谚语)酒喝多了以后,因防卫心理松懈,而较敢于说出真心话。如:「他酒后吐真言,把对小华的恋慕之情完全倾露出来。」
《国语辞典》:巴拿马运河新约(巴拿马运河新约)  拼音:bā ná mǎ yùn hé xīn yuē
西元一九七七年美、巴就巴拿马运河的租金、付款、防卫、管理等问题所签订的条约。条约中规定运河由两国雇员组成的运河管理委员会共同经营管理,至西元二○○○年运河所有权及管理权归巴拿马共和国。
《国语辞典》:武装中立(武装中立)  拼音:wǔ zhuāng zhōng lì
中立国采取军事防卫措施,使它们所主张的中立权利不受任一交战国的威胁。
《国语辞典》:铁锁沉江(铁锁沉江)  拼音:tiě suǒ chén jiāng
喻防卫虽密,亦难免覆亡。参见「铁锁横江」条。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国语辞典》:转化作用(转化作用)  拼音:zhuǎn huà zuò yòng
防卫机转的作用方式之一,指个体的焦虑和心理冲突会转化成生理症状,常见有麻木、管状视觉(tunnel vision,视野范围受限)、失音症、嗅觉丧失症,通常由压力事件引发。
《国语辞典》:防卫权(防卫权)  拼音:fáng wèi quán
猝遇他人现在不法之侵害,出于防卫自己或第三人权利之必要行为。在法律上不为罪。也称为「正当防卫权」。
《国语辞典》:保安警察  拼音:bǎo ān jǐng chá
防卫国家重要机关、外交使馆及办事处,机动协助地方治安事务的警察。简称为「保警」。
《国语辞典》:布阵安营(布阵安营)  拼音:bù zhèn ān yíng
布置作战阵势、驻扎军营。指进行战备防卫工事。《西游记》第二九回:「习学兵书武略,止可布阵安营,保国家无侵陵之患。」
《国语辞典》:巡防营(巡防营)  拼音:xún fáng yíng
旧时指防卫各处治安的警备部队。清代绿营被太平军打败后,湘、淮勇营崛起,清廷于是下诏改编绿营为巡防营,后勇营因对外作战失败,清廷遂改练新军,勇营未被裁遣的,也奉诏改编为巡防营。
《漢語大詞典》:匡备(匡備)
辅佐防卫。 唐 元稹 《青海道渤海等授诸卫将军放还蕃制》:“我十有二卫将军,以率其属,皆匡备左右,为吾近臣,自非勋庸,不以轻授。”
分類:辅佐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