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遐升
升天。谓死亡。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薄寒中人,肺葳蕤而上逆,噩梦符讖,手芙蓉以遐升。”
分類:升天
《漢語大詞典》:云飞(雲飛)
(1).云阵飞行。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非观触石,已觉云飞。” 元 袁桷 《客舍书事》诗之七:“云飞疑到地,草长不知春。”
(2).指雨云兴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祭方丘乐章》:“雨零感节,云飞应序。”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日出 扶桑 ,云飞 苍梧 。”
(3).在云中飞行。高飞。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张罗沮泽,不覩鸿鴈云飞。” 吕向 注:“张网草泽而不覩鸟之高飞。” 唐 杜牧 《雁》诗:“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 瀟湘 。” 金 元好问 《浩然师出围城赋鹤诗为送》:“明年也作江鸥去,水宿云飞共一天。”
(4).比喻快速行进。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虎啸风腾,云飞电掩。”隋书·炀帝纪下:“高帆电逝,巨舰云飞。”《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 小张 掩口应诺,云飞跑去。”
(5).比喻才情奔放。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集〉序》:“牋记风动,表议云飞。” 隋 卢思道 《卢纪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6). 汉高祖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因用“云飞”谓奋发有为。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翰起云飞,拂翼虹路。”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理应识是识非,知滞知微,使无才者泥伏,有用者云飞。”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 汉高祖 ﹞斩蛇于大泽,逐鹿于中原,云飞 丰 沛 之间,雷动 崤 函 之地。”
(7).比喻远走高飞。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 笠泽 天茫茫。”
(8).飘扬貌。 宋 张先 《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词:“雕觴霞灩,翠幕云飞。”
(9).道教语。谓升天成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卢躭 ﹞少栖仙术,善解云飞。”云笈七籤卷七四:“﹝ 隐栖子 ﹞必当羽化云飞,岂止龟鹤齐寿。”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 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國語辭典》:乘云(乘雲)  拼音:chéng yún
驾乘云朵。《文选。潘岳。西征赋》:「乘云颉颃,随波澹淡。」《镜花缘》第一三回:「当日小弟闻大人国只能乘云而不能走,每每想起,恨不能立刻见见。」
《國語辭典》:上仙  拼音:shàng xiān
1.升天为仙人。《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2.天上的神仙。唐。司空曙〈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诗:「唯馀古桃树,传是上仙栽。」唐。徐凝 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诗:「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
3.道家将仙人分为九个等级,第一等仙人称为「上仙」。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道教三洞宗元篇》。
《國語辭典》:上升  拼音:shàng shēng
升高、向上攀升。如:「一夜暴雨后,导致水库水位上升」。
《國語辭典》:超升  拼音:chāo shēng
1.越等升级。《旧唐书。卷一三八。赵憬传》:「课绩高者,不次超升。」《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既做了奴才,那却说不得干些伺候主人家的勾当,永远知识不得开,要想超升,从那里超升得起?」
2.死者灵魂上升天界。
《漢語大詞典》:蜕骨
(1).脱骨。《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虵折鳞於平皋,龙蜕骨於深谷。”蜕,一本作“ 脱 ”。 唐 李绅 《灵蛇见少林寺》诗:“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閒。”
(2).灵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庙有穴五,往往见变异,出云雨。或投器穴中,则见於池,而近岁有得蜕骨於池者,金声玉质,轻重不常,今藏庙中。”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书》:“ 崇安 、 建阳 之间诚是仙灵窟宅,昔人蜕骨,在在有之。”
《漢語大詞典》:遗弓(遺弓)
(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3).吕氏春秋·贵公:“ 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國語辭典》:升遐  拼音:shēng xiá
1.升天。《文选。张衡。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蠛蠓而上征。」
2.帝王逝世。《文选。潘岳。西征赋》:「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于四海。」《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高祖升遐,将太子承祐分付著郭威辅佐。」
3.远离尘嚣,静心修道。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二八:「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宋。苏轼〈辨道歌〉:「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
《漢語大詞典》:客槎
指升天所乘之槎。用 晋 张华 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 牛女 事。 唐 罗隐 《黄河》诗:“ 高祖 誓功衣带小,仙人占头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宋 苏轼 《鹊桥仙·七夕》词:“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宋 陆游 《予以壬戌慨然有赋》诗:“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参见“ 客星 ”。
分類:升天天河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没有固定轨道、周期,突然出现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
2.古代认为不属本座的外来亮星代表造访的客人。后借指来访的宾客。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尘筵躬洒,专候客星来。」
《国语辞典》:乘鹤(乘鹤)  拼音:chéng hè
骑著鹤升天。比喻离开尘世而成仙。
《國語辭典》:登遐  拼音:dēng xiá
1.帝王崩逝。《续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疾病,公卿复如礼。登遐,皇后诏三公典丧事。」
2.臣子之死亦可称为「登遐」。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八。谅闇登遐》:「晋人如山涛居母丧,诏曰,山太常居谅闇,情在难夺,盖当时未甚避忌故尔,又如登遐二字,晋人臣下亦多称之。」
《漢語大詞典》:龙湖(龍湖)
(1).古代传说 黄帝 乘龙升天之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脱屣高天,登遐上玄。龙湖超忽,象野芊绵。”参见“ 鼎湖 ”。
(2).喻指朝廷。 唐 许天正 《和陈元光平潮寇》:“龙湖膏泽下,早晚徧枯穷。”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 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漢語大詞典》:尺木
(1).古人谓龙升天时所凭依的短小树木。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当与卿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问 慈 曰:‘……﹝卿﹞天下智士也,但所託未得其人。射钩斩袪,古人不嫌。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出教曰:‘龙欲腾翥,先阶尺木者也。’” 唐 刘禹锡 《薛公神道碑》:“文馆入仕,幽龙未光,尺木为阶,啾然欲翔。”或谓“尺木”是龙头上如博山形之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2).比喻登仕的凭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苏参政简 登科时, 宋尚书 白 为南省主文;后七年, 宋 为翰林学士承旨,而 苏 相继入院,同为学士。 宋 尝赠诗云:‘昔日曾为尺木阶,今朝真是青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