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同声(同聲)  拼音:tóng shēng
1.一齐出声。比喻同一心意。如:「异口同声。」《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2.同行、同业。《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用金纸糊著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个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
《國語辭典》:异口同声(異口同聲)  拼音:yì kǒu tóng shēng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抱朴子。内篇。道意》:「本无至心,而谏布者,异口同声,于是疑惑,竟于莫敢。」《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侯爷见异口同声,认以为实,连忙起签,差原捕杨洪等,押著两名强盗作眼,同去擒拿张权起赃连解。」也作「异口同辞」、「异口同音」。
《國語辭典》:众口同声(眾口同聲)  拼音: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众人都发出同样的声音。如:「大家众口同声的称赞他。」
《漢語大詞典》:同声翻译
会场或剧场中用来进行翻译的电声系统。译员们将演讲词或台词同步译成不同语种,通过电声系统传送。席位上听众可自由选择语种进行收听。
《漢語大詞典》:同声共气(同聲共氣)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你如今只晓得同声共气的快乐,不曾想到分房独宿的凄凉。”亦作“ 同声同气 ”。
《漢語大詞典》:同声同气(同聲同氣)
见“ 同声共气 ”。
《漢語大詞典》:同声相求(同聲相求)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於戏!彼以我为僻,尔以我为正。同声相求,尔后我先,安得而不问哉?” 季羡林 《西谛先生》:“处境相同,容易引起类似同病相怜的感情;爱好相同,又容易同声相求。”
《國語辭典》:同声相应(同聲相應)  拼音: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易经。乾卦。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唐。杨烱〈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也作「同声之应」。
《漢語大詞典》:同声一辞(同聲一辭)
犹言众口一辞。 清 陈确 《死节论》:“唯 孤竹 二子…… 孔子 称其‘求仁得仁’,盖 紂 虽暴,君也; 武 虽圣,臣也。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冠带之伦服膺新命!”
分類:众口一辞
《漢語大詞典》:一口同声(一口同聲)
犹一口同音。《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復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説好。”
《国语辞典》:同声异俗(同声异俗)  拼音:tóng shēng yì sú
人初生时,啼声相同,长大以后,因生长环境不同而致所学的习俗各异。语本《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国语辞典》:同声之谊(同声之谊)  拼音:tóng shēng zhī yì
比喻好朋友的情谊。《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弟兄相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交推,又见同声之谊。」
《漢語大詞典》:交口同声(交口同聲)
犹言众口一词。《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以故人人到母后跟前,交口同声,誉称 晋王 仁孝聪明,不似太子寡恩傲礼。”《天讨·谕保皇会檄》:“凡在 满洲 朝廷者,已交口同声,称 康 梁 为忠臣义士,特不敢言之於 西太后 耳。”
分類:众口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