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勾引
(1).勾结串通。魏书·獠传:“ 法僧 在任贪残, 獠 遂反叛,勾引 萧衍 军围逼 晋寿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嘉靖 之季,倭奴犯 浙 、 直 、 闽 、 广 ,而独不及 山东 者, 山东 之人不习於水,无人以勾引之故也。”
(2).引诱。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 小二 见他家无人,勤谨做活。 周氏 时常眉来眼去的勾引他。”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贾芸 、 贾蔷 等﹞时常在外书房设局赌钱,喝酒……那 贾蔷 还想勾引 寳玉 。” 杨朔 《大旗》:“最叫 殷老大 痛心的是,儿子竟受了 日本 浪人的勾引,常往白面馆跑,没钱抽时,便从家里偷东西变卖。”
(3).招引;吸引。 唐 杜甫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诗:“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妬红花却倒吹。” 元 于伯渊 《点绛唇》套曲:“秋波送搬鬭的春山纵,春山纵勾引的芳心动。” 清 汪懋麟 《人日同骏霞醉白叔定家兄游平山》诗:“春声勾引向山行,岁首难逢七日晴。”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小孩给赛璐珞的洋囝囝,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漢語大詞典》:牵引(牽引)
(1).拉,拖。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拔河:“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两只脚就像被什么牵引着似地,向着那个大黑家伙走去。”
(2).引动,引起。史记·律书:“牵牛者,言阳气牵引万物出之也。”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四:“﹝ 刘希坚 ﹞盘旋着温柔的愉快,浮出微笑来,是一种被幸福所牵引着的微笑。”
(3).援引,引荐。汉书·鲍宣传:“窃见 孝成皇帝 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
(4).引导。 清 朱昂 《探春》词:“眉嫵含情处,应多谢东风牵引。” 黄中黄 《沈荩》第二章:“惟党籍中 湖北 大小官吏,自道府以下二百餘员皆有名,为 之洞 所燬,盖 藎 运动牵引之力为多也。”
(5).引诱;吸引。 宋 张载 《经学理窟二·气质》:“覩一物又敲点着此心,临一事又记念着此心,常不为物所牵引去。”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反覆思惟,总是名心牵引,不得不颠倒耳。” 沈从文 《生》:“小玩具作飞机形状,上升与降落,同时还牵引了远方许多眼睛。”
(6).牵制。左传·襄公十三年:“使归而废其使,怨其君以疾其大夫,而相牵引也,不犹愈乎?”明史·成祖纪一:“惮 燕王 强,未发,乃先废 周王 橚 ,欲以牵引 燕 。”
(7).株连;连累。汉书·王莽传中:“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后汉书·马援传:“帝怒,乃下郡县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北史·恩幸传·王叡:“及沙门 法秀 谋逆事发,多所牵引。”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谁是妇人,腹有私孕,惧其打落耶?打即打耳,何必牵引老夫。”
(8).拘泥。 唐 元结 《九疑图记》:“但苦堂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製,不能有所改剏也。”
(9).犹牵强。 唐 刘知几 史通·五行志错误:“斯岂非乌有成説,扣寂为辞者哉?此所谓影响不接,牵引相会。”
(10).引证。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口笔乏乎典据,牵引错於事类。”朱子语类卷七十:“从来有舆尸血刃之説,何必又牵引别説。”
《漢語大詞典》:招引
(1).招致;引之使来。后汉书·樊鯈传:“ 建武 中,禁网尚阔,诸王既长,各招引宾客,以 鯈 外戚,争遣致之,而 鯈 清静自保,无所交结。”南史·蔡廓传:“若以重兵迎之,势必疑惧,或能招引北虏,为患不测。”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有我们这样老无知老禽兽,不守本分,惯一招引閒神野鬼,上门闹炒!”
(2).吸引。 宋 苏舜钦 《望太湖》:“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橈一 楚 吟。”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二:“ 梅雨潭 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八:“‘咱们部队上的同志’这句话,立刻招引来一阵亲切的握手、问好。”
(3).招惹,引出。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九章:“﹝ 琼斯 说﹞ 麦克阿瑟 本来告诉我们,打到三八线可以回家,谁知道又让我们跨过了三八线,结果把 中国 人招引来了。”
《漢語大詞典》:逗引
(1).触动;引发。《全元散曲·新水令·闺情》:“绣针儿怕待亲,腮斗儿粉香褪。鶯慵燕懒清明近,把闲情相逗引。”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一折:“逗引起羣雄逐鹿,空教我独自亡羊。” 叶紫 《丰收》四:“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
(2).勾引;吸引;引诱。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妾身 谢金莲 是也,奉相公的钧旨,教我假粧做 王同知 女儿,往后花园逗引那 赵秀才 。” 杨振声 《报复》:“‘久不见啦!新到的好营口,来上一杯,试试这劲儿。’ 陈老兴 在逗引 高二 。”《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3).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洪深 《飞将军》:“对于 陈怡仙 ,这里的密司 陈 ,你似乎是有点故意地逗引着她玩。” 李瑛 《雨中》诗:“雨呢?雨呢?好像顽皮的云朵,在逗引我们汽车兵。”
《漢語大詞典》:引诱(引誘)
(1).诱导,劝导。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王者钦想奇瑞,引诱幽荒,欲以崇德迈威,厌耀未服。”宋书·庐陵王刘义真传:“选保傅於耆老,求四友於髦俊,引诱情性,导达聪明。”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边镇杂记·长安岭》:“ 长安堡 旧有社学,盖亦当事者引诱至意。” 清 阳星 《重刊〈颜氏家训〉小引》:“ 黄门 祖於《家训》篇首,曾揭是説,以引诱儿孙矣。”
(2).诱惑。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石公阴德:“﹝ 王八郎 ﹞谋作乱,因设诡计,籍乡人姓名,未及引诱,为人所告。”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 清 王鑨 《秋虎丘·许聘》:“贱才,分明都是你引诱出来,小姐知道甚么?”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他从前就引诱过一个下等人的姑娘。”
(3).吸引。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信》:“引诱你到 北京 来的,是一个国立大学毕业的头衔。” 何其芳 《〈还乡杂记〉代序》:“最初引诱我走上写作之路的是诗歌。”
《漢語大詞典》:诱惑(誘惑)
(1).引诱迷惑。文子·下德:“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适情辞餘,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於己。”明史·詹仰庇传:“羣小乘隙,百方诱惑,害有不胜言者。”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四》:“还以为金钱可以诱惑任何人的,他掏出了一张五千元美金的支票来。打恭作揖递给 许淑彬 ,受到她的严峻拒绝。”
(2).吸引;招引。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伏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那有节奏的雄伟的浪涛声,有力地诱惑着年轻的、对人生充满着幻想的 林道静 。”
《漢語大詞典》:吸摄(吸攝)
吸引;摄取。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有觉知则有吸摄,磁石犹然,何况於人。”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她风韵万千,吸摄着一朝上下的眼神。” 杨沫 《乡思的朝和暮》:“我的眼,我的心在贪婪地吸摄着家乡土地上一草一木的颜色。”
分類:吸引摄取
《漢語大詞典》:忘倦
谓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又每与公评隲诗词,瑕輒疵之;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态风流,使人忘倦。”
《漢語大詞典》:浸淫
(1).浸润;濡湿。 汉 董仲舒 《雨雹对》:“雾不塞望,浸淫被洎而已;雪不封条,凌殄毒害而已。” 唐 韩偓 《荷花》诗:“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
(2).引申为浸染,濡染。墨子·大取:“故浸淫之辞,其类在鼓栗。” 孙诒让 间诂:“《文选·洞簫赋》 李 注云:‘浸淫,犹渐冉,相亲附之意也。’” 汉 东方朔 《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元 石岩 《〈志雅堂杂钞〉序》:“翁浸淫乎前辈,商榷乎朋儕,故词为专门而不仅词也。” 清 戴名世 《〈狄向涛稿〉序》:“余故独著 向涛 之志如此,以见世犹有卓然自立不为世俗之所浸淫者。” 朱自清 《陶诗的深度》:“固然所能找到的来历,即使切合,也还未必是作者有意引用;但一个人读书受用,有时候却便在无意的浸淫里。”
(3).水流溢,泛滥。 南朝 宋 鲍照 《送从弟道秀别》诗:“浸淫旦潮广,澜漫宿云滋。” 唐 刘禹锡 《救沉志》:“ 贞元 季年大水……崱嶷前迈,浸淫旁掩。”明史·河渠志二:“ 淮 泗 之水不下 清口 而下 山阳 ,从 黄浦口 入海。 浦口 不能尽洩,浸淫 高 、 宝 邵伯 诸湖,而湖堤尽没。”
(4).逐渐蔓延、扩展。汉书·食货志下:“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於是 青 、 徐 、 荆 、 楚 之地往往万数。”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晚年苦两脚浮肿,医疗莫效,久之肉烂指落,浸淫溃至半脛而死。”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楚人伐黄楚人伐徐公至自会》:“ 齐 既视 黄 而不救,然后浸淫而及 徐 。” 章炳麟 《五无论》:“新生之种,渐为原人,久更浸淫,而今之社会,今之国家,又且復见。”
(5).渐渐。新唐书·张延赏传:“道路訾谤,浸淫闻於上。” 清 谭嗣同 《仁学》一:“乌知乎学子术焉,士大夫术焉,诸侯王术焉,浸淫而天子亦术焉。”
(6).侵害;蚕食。南齐书·孔稚珪传:“昔岁蚁坏,瘻食 樊 汉 ;今兹虫毒,浸淫未已。”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北狄矜功,耗蠹中国,种类磐牙,根柢封殖,异术肺腑,縞衣如荼,挟邪作蛊,浸淫宇内,倒悬不解,百有餘年。”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四:“若优容而与之,虏情无厌,浸淫不已。”
(7).渐近;接近。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其存而下者, 孟郊 东野 始以其诗鸣;其高出 魏 晋 ,不懈而及於古,其他浸淫乎 汉 氏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摹印》:“近来宗 秦 汉 者甚多…… 天都 人尤擅其妙,如 歙 之 巴雋堂 、 胡城东 、 巴煜亭 、 鲍梁侣 , 绩溪 之 周宗杭 ,皆能浸淫乎 秦 汉 者。”
(8).指时间的迁流。 宋 王安石 《书〈洪范传〉后》:“浸淫至於 汉 ,而传注之家作。” 宋 洪迈 《〈隶续〉序》:“空篋中得所藏碑百八十有九,译其文又述其所以然为二十七卷,曰隶释……而又得之,则列於廿七卷以往,曰隶续,大氐皆祖 东汉 时,其高出 西京 ,浸淫以及 魏 晋 者,率不能什一。” 清 冯桂芬 《〈问经堂印谱〉序》:“顾 汉 印所识,官位名氏而已,浸淫至於 元 明 以来,署斋阁,鐫诗词,为用滋广。”
(9).雨、泪、汗等不断落下或流淌。 宋 欧阳修 《喜雨》诗:“小雨散浸淫,为润广且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覆盆子﹝附方﹞引 苏颂 曰:“按 崔元亮 《海上集验方》:治目暗不见物,冷泪浸淫不止,及青盲、天行目暗等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輟涕抚之,则气息休休,而大汗浸淫,沾浹裀褥。”
(10).沉浸。比喻被某种事物深深吸引。 明 高攀龙 《崇正学辟异说疏》:“明詔中外,非四书五经不读,而不得浸淫于佛 老 之説。” 茅盾 《虹》九:“但是有一天 梁刚夫 来,看见 梅女士 浸淫在书本里。”
《漢語大詞典》:拾芥
(1).见“ 拾地芥 ”。
(2).吸引芥草。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磁石引鍼,琥珀拾芥。”
分類:吸引
《漢語大詞典》: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 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 刘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藉国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 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万亦如拾芥,三钱何至于是。”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满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
《漢語大詞典》:引人
(1).古代宫廷的门使。周礼·天官·宫正“几其出入” 唐 贾公彦 疏:“有门籍及引人,皆得出入也。”
(2).攀供别人。《唐律·断狱》:“诸囚在禁,妄引人为徒侣者,以诬告罪论。”
(3).指受牵连的人。太平广记卷一一九引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太乐伎:“ 李龙 等夜行掠刼……遂擒 龙 等,引人是太乐伎。”
(4).吸引人。参见“ 引人入胜 ”。
《漢語大詞典》:引人入胜(引人入勝)
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卫军 云,酒正自引人著胜地。”后多用以指风景或文章等优美吸引人。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卷下:“林光岩翠,袭人襟带间,而鸟语花香,固自引人入胜。” 清 吴趼人《历史小说总序》:“盖小説家言,兴味浓厚,易於引人入胜也。”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 秦牧 《艺海拾贝·北京花房》:“从 北京 花房的引人入胜,我想起了某些事物概括集中之后产生的魅力,不由得也联想到艺术上概括集中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桃李蹊
比喻吸引众人奔趋的地方。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唐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郡公》诗:“嶷嶷瑚璉器,阴阴桃李蹊。” 宋 欧阳修 《予作归雁亭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城下臺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四:“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参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漢語大詞典》:水珠
(1).圆珠状的水滴。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四十韵》:“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 宋 梅尧臣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荷积水珠重,天收霓帔轻。”儒林外史第一回:“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茅盾 《子夜》七:“树叶都绿得可爱,很有韵律似的滴着水珠。” 巴金 《家》二八:“她一脸的水珠,就像是狼藉的泪花。”
(2).传说中可以吸引泉水的宝珠。太平广记卷四○二引 唐 牛肃 《纪闻》:“胡人曰……此水珠也。每军行休时,掘地二尺,埋珠於其中,水泉立出,可给数千人。”
《漢語大詞典》:针芥(針芥)
亦作“鍼芥”。
(1).喻极细微之处或极细小的事物。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虎丘中秋夜:“听者寻入鍼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遂於蒿莱之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2).被磁石吸引的针和被琥珀吸引的芥。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鍼芥。”参见“ 针芥相投 ”。
《漢語大詞典》:针芥相投(針芥相投)
亦作“鍼芥相投”。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虞翻 字 仲翔 , 会稽 餘姚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鍼。”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续传灯录·绍灯禅师:“受具之后,瓶锡游方,造 玉泉芳禪师 法席,一见针芥相投,筌蹄顿忘。” 元 马臻 《送僧山云上人》诗:“鍼芥相投杜德机,山云无侣又思归。”
分類:磁石琥珀
《漢語大詞典》:俘虏(俘虜)
亦作“ 俘掳 ”。亦作“ 俘卤 ”。
(1).战争中擒获或被擒获。晋书·祖逖传:“乃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应有百姓妇女,曾经俘掳他处为婢妾者,一任骨肉识认。”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史:“而《咸通録》言是役也,俘卤百万,总集 相州 ,断六十万人於 漳河 ,血流成川。” 何其芳 《老百姓和军队》:“有时指着我们俘虏来的高大的 日本 马,他们说:‘那是匹洋马。’”
(2).泛指捉住。 浩然 《艳阳天》第八六章:“追了好半天,总算把 弯弯绕 放出来的鸡全部俘虏了。”
(3).战争中擒获之敌人,或为敌所擒获者。魏书·太祖纪:“於俘虏之中擢其才识者 贾彝 、 贾闺 、 晁崇 等与参谋议,宪章故实。”《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隔谷歌》:“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如:不虐待俘虏。
(4).比喻以一种情感、气氛或艺术的力量等吸引、感染或征服对方。 端木蕻良 《琴》:“但是她又是那样的颤抖呵,她恐惧这手臂会将她俘虏。” 徐迟 《三峡记》:“ 祁连山 俘虏了我的心, 青海湖 我一见钟情。”《新华月报》1962年第1期:“这就使作品闪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光彩,具有俘虏听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