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漢語大詞典》:三元节(三元節)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六:“金画香臺出露盘,黄龙雕刻遶朱阑。焚修每遇三元节,天子亲簪白玉冠。”
《漢語大詞典》:三元里
地名。在 广东 广州市 西北郊。原有 三元庙 ,为1841年 广州 人民抗 英 组织 平英团 之旧址。 清 张维屏 《三元里歌》:“ 三元里 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高级汉语词典》:十三元
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漢語大詞典》:三元君
道教谓 元始天尊 居玉清天之 三元宫 ,因称其为 三元君 。 宋 高似孙 纬略·三素云《修真入道秘言》:“立春日清朝,北望有紫、緑、白云者,为三元君三素飞云也。”
《漢語大詞典》:三元客
指道士。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参见“ 三元 ”。
分類:道士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国语辞典》:三元合金  拼音:sān yuán hé jīn
主要含有三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之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如以锡、锑、铜为主的白色轴承合金。
《国语辞典》:三元及第  拼音:sān yuán jí dì
参加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均考中第一名,称为「三元及第」。
《国语辞典》:三元方程式  拼音:sān yuán fāng chéng shì
数学上指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如x+y+z=1。
《国语辞典》:大三元  拼音:dà sān yuán
1.古时解元、会元和状元的合称。《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
2.打麻将时,胡牌的牌色中,含有白板、红中、青发三组牌者,称为「大三元」。
《分类字锦》:奏三元颂(奏三元颂)
唐书岑文本传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太宗既籍田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籍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
分类:馆阁
《漢語大詞典》:三元八会(三元八會)
道教语。三元,日、月、星。三元加上木、火、土、金、水五行为八会。指 仓颉 造字之前,由三五妙气凝空而成的“云篆”、“天书”,为一切道经之相。云笈七籤卷七:“《道门大论》曰:一者阴阳,初分有三元、五德、八会之气,以成飞天之书。”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一:“秀人民之交,别阴阳之分,则有三元八会、群方飞天之书。”
《漢語大詞典》:三元白法
术数家计算甲子的方法。 清 黄宗羲 《七怪》:“形法,理之显者也;方位,理之晦者也。三变而为三元白法。方位,一定不易者也;三元白法,随时改换者也。其法即历书所载一白、二黑、三碧、四緑、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六十年为一元,三元凡一百八十年。上元起一白,中元起四緑,下元起七紫。”
《分类字锦》:三元肇庆(三元肇庆)
徐陵文三元肇庆六吕司春
分类:元日
《分类字锦》:三元吉日
通典晋成帝用三元吉日既加元服拜于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