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检讨(檢討)  拼音:jiǎn tǎo
1.检验探讨。如:「检讨得失」、「检讨成败」。
2.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位次于编修,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国语辞典》:检讨会(检讨会)  拼音:jiǎn tǎo huì
为检讨某特定事项所召开的会议。如:「警方针对此次演习召开检讨会。」
《國語辭典》:检查(檢查)  拼音:jiǎn chá
点验查看。如:「检查行李」、「检查内务」。
《國語辭典》:翰林  拼音:hàn lín
1.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
2.形容文翰之多如林。《文选。扬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漢語大詞典》:翰林学士(翰林學士)
官名。 唐玄宗 开元 初以 张九龄 、 张说 、 陆坚 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 德宗 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 唐 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 北宋 翰林学士仍掌制诰。 清 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清 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漢語大詞典》:编检(編檢)
(1). 明 清 时指史馆中的编辑校订工作。 明 李东阳 《贺鼎仪迁谕德得捡字》:“须知啟沃功,不独事编检。”
(2). 明 清 史馆中编修、检讨官的统称,属翰林院。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曝书亭集《恩赐禁中骑马》诗,是 康熙 朝编检入直,亦竟有朝马之赏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庶吉士散馆》:“若留作编检,仅用浊醪豆腐而已。”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吉士出洋三年,学成而归者,授职比编检。”
《國語辭典》:开坊(開坊)  拼音:kāi fāng
坊,即春坊,詹事府的别名。明清时翰林院中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员升迁至詹事府的职位,称为「开坊」。后泛称翰林院的官员升官、升级。《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鲁大老爷开坊,升了侍读,朝命已下,京报适才到了,老爷们须要去道喜。」
《国语辞典》:返躬内省(返躬内省)  拼音:fǎn gōng nèi xǐng
回过头来检讨自己的过错。《清史稿。卷二○。文宗本纪》:「今年节过春分,寒威未解,朕返躬内省,未能上感天和。」也作「反躬自省」。
《国语辞典》:计过自讼(计过自讼)  拼音:jì guò zì sòng
语本《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指检讨过失而自我责备。《明史。卷一七九。舒芬传》:「芬丰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夜则计过自讼。」
《国语辞典》:自我反省  拼音:zì wǒ fǎn xǐng
自己检讨自己的想法、行为。如:「老师要那几个考试作弊的同学自我反省,切实改过。」
《国语辞典》:闭阁思过(闭阁思过)  拼音:bì gé sī guò
在家检讨反省自己的过失。《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也作「闭门思过」。
《國語辭典》:悔过书(悔過書)  拼音:huǐ guò shū
记载悔改过失的文字,以表示改过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