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编纂(編纂)
(1).犹编辑。编写纂集。 唐 白居易 《河南元公墓志铭》:“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於文章刀笔哉?”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其枢密院事涉机密,亦令本院编纂,至月终送史馆。”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序》:“遇罕见罕闻之事,必以小纸録出之。积岁餘,得千有餘事,不忍焚弃,编纂成书。”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他编纂的书,不叫《四库备要》,叫《四库全书》。”
(2).用以称编纂职务。 曹亚伯 《武昌日知会之破案》:“己酉, 张君 在 上海 广学会任编纂,兼办《大同报》。”
《漢語大詞典》:编述(編述)
著述;编辑。亦指著述或编辑之文。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第奇秘闕逸,较前少损,所增多近代编述耳。”红楼梦第一回:“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之人。” 谢觉哉 《学语集锦》:“一种是读书,一种是用书。读是为着用,搜集、考证、编述,供他人使用。”
分類:著述编辑
《漢語大詞典》:篹辑(篹輯)
编辑。新唐书·儒学传上·路敬淳:“数受詔篹辑庆卹仪典, 武后 称之。”
分類:编辑
《漢語大詞典》:集次
编次;编辑。 宋 欧阳修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序》:“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 刘向 所集次新序二十篇,録一篇。”
分類:编次编辑
《漢語大詞典》:缘起(緣起)
(1).佛教语。谓一切有为法,皆待缘而起。《维摩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缘起之有,性空之无,都是从假名上说的。”
(2).引申为事物的起因,起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昙摩耶舍:“ 耶舍 为説佛生缘起。”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则七言絶体缘起,断自 梁 朝,无可疑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碎石治河:“ 汉 永初 七年,令於 石门 东积石八所,以捍衝波,谓之八激隄,皆可为碎石坦坡之缘起。” 鲁迅 《准风月谈·我谈“堕民”》:“我生于 绍兴 ,堕民是幼小时候所常见的人,也从父老的口头,听到过同样的他们所以成为堕民的缘起。”
(3).一种叙述故事始末缘由的俗文体。
(4).一种叙述编辑、著作或举办某种事情的缘由、宗旨的文字。与序文性质相类。 清 道霈 有《重刊〈坛经〉缘起》。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湖海艺文社的‘缘起’里,说明了它的宗旨。”
《漢語大詞典》:编集(編集)
编辑纂集。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臣 光 言:先奉勅编集歷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鑑,今已了毕者。” 鲁迅 《〈三闲集〉序言》:“去年春天,就有朋友催促我编集此后的杂感。”
《漢語大詞典》:纂修
(1).整治。国语·周语上:“纂修其绪。”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 孝宣 承统,纂修洪业。”
(2).编辑修撰。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初 蕃 既纂修父书,咨於先执 李习之 ,请文为领袖,许而未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国初明史总裁:“国初 顺治 二年,曾奉旨纂修明史。”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当然, 乾隆 皇帝修《四库全书》有其政治上的目的,经过这一次纂修, 中国 文化遭到了一次浩劫。”
(3).修葺。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纂修堂宇,未就而没。”
(4). 清 代职官名。为国史馆属官。清史稿·职官志二:“国史馆总裁,掌修国史……总纂, 满洲 四人, 蒙古 二人, 汉 六人。纂修、协修,无定员。”
《漢語大詞典》:报社(報社)
编辑、出版报纸的机构。
《漢語大詞典》:编次(編次)
(1).按次序编排。史记·孔子世家:“追迹 三代 之礼,序书传,上纪 唐 虞 之际,下至 秦繆 ,编次其事。”隋书·音乐志上:“案 汉 初典章灭絶,诸儒捃拾沟渠墙壁之间,得片简遗文,与礼事相关者,即编次以为礼,皆非圣人之言。”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牋者,编次也。古者书纪其事,以竹木编次而为之。”红楼梦第二三回:“﹝ 元妃 ﹞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 探春 依次抄録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 郑振铎 《〈现代创作文库〉序》:“为使读者明了某一作家最近的倾向,故作品目录的编次是以最近的放在前面,倒编上去。”
(2).编辑整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有诗赋铭誄书表啟疏二十卷,吾兄弟始在草土,并未得编次,便遭火盪尽,竟不传於世。” 唐 孙棨 《〈北里志〉序》:“静思陈事,追念无因,而久罹惊危,心力减耗,向来闻见,不復尽记,聊以编次,为太平遗事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庆元 初, 赵子直 当国,召 朱文公 为侍讲。 文公 欣然而至,积诚感悟,且编次讲义以进。”
(3).编排次序;编辑体例。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其编次多依放通史。”旧题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论〈文选〉:“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晦庵〈小学定本〉:“然《大全》编次伦序不能精当,恐亦未可凭也。”
《漢語大詞典》:诋毁(詆譭)
亦作“ 詆譭 ”。 诬蔑;毁谤。后汉书·锺离意传:“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故公卿大臣数被詆毁,近臣尚书以下至见提拽。”新唐书·方技传·叶法善:“雅不喜浮屠法,常力詆毁,议者浅其好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五杂俎〉出版说明》:“另一方面,他却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反对农民革命,诋毁‘方腊’、‘红巾’等农民起义军为‘贼’。”
见“ 詆毁 ”。
《漢語大詞典》:编刬(編剗)
编辑删削。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我身蹈 丘軻 ,爵位不早綰。固宜长有人,文章绍编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李侍郎:“有集二十卷,手自编剗,去留甚严。”
分類:编辑删削
《漢語大詞典》:缉缀(緝綴)
编辑缀合。梁书·胡僧祐传:“﹝ 胡僧祐 ﹞性好读书,不解缉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书策落次,难以缉缀,后人假合,多差远意。”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转将深意諭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説。”朱子语类卷七八:“疑当时自有一般书如此,故老子五千言皆缉缀其言,取其与己意合者则入之耳。”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晋 傅咸 集‘七经’语为诗; 北齐 刘昼 缉缀一赋,名为《六合》。”
分類:编辑缀合
《漢語大詞典》:编辑(編輯)
亦作“ 编缉 ”。
(1).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成书刊。魏书·李琰之传:“前后再居史职,无所编缉。”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不揆庸虚,久思编辑。” 宋 苏舜钦 《题〈杜子美别集〉后》:“今所存者才二十卷,又未经学者编辑,古律错乱,前后不伦。” 清 周亮工 《与张瑶星书》:“胜国遗事,编缉不难而难于发凡起例。” 巴金 《把心交给读者》:“一九三五年八月我从 日本 回来,在 上海 为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了几种丛书,这以后读者的来信又多起来了。”
(2).出版、新闻等单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亦泛称做编辑工作的人员。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五幕:“你以为报馆编辑能够让我们说出我们要说的话么?”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作为编辑,他的工作对象就是稿件。”
《漢語大詞典》:编撰(編撰)
编辑撰著。 明 张居正 《纂修事宜疏》:“盖编撰之事,必草创修饰,讨论润色,工夫接续不断,乃能成书。”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八:“最近十几年来,很有人提倡阅读文学史,跟着就有人需求文学史,有人编撰文学史。”
《漢語大詞典》:合编(合編)
(1).编在一起。诗·小雅·南陔序《南陔》……有其义而亡其辞” 汉 郑玄 笺:“遭 战国 及 秦 之世而亡之,其义则与众篇之义合编,故存。”
(2).共同编辑。《文学报》1984.4.26:“﹝ 郑成义 ﹞先后与 福庚 合编了诗集《上海组诗》《烟囱下的短歌》《河山春色》及个人专集《喜报》《鼓点集》、组诗《红色厂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