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回头(回頭)  拼音:huí tóu
1.转过头来,转过脸來。晋。刘琨〈胡姬年十五〉诗:「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那道士回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怎么在这里?』」
2.过一会儿。指回头之间,表示时间短暂。唐。白居易 晓寝诗:「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伸。纸窗明觉晓,布被暖知春。」《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俺爹叫留薛大爷吃饭,我装了一碗鸡,回头少了一半。」
3.回到源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今日穷了,休说是外人,嫡亲儿媳也受他这般冷淡。回头自思,怎得不恼?。」《红樓梦》第二二回:「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4.有所觉悟而改邪归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没人指引回头,忘却本来面目,便要堕落轮回道中。」《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方才的话我都一一听得明白。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回覆、答覆。《欢喜冤家》第续五回:「我如今不免吟几句情诗送去与他,若有意必有回头,如又似留作对联的光景,我看他亲笔批语在此了,怕他怎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过了十馀日,旨意回头:著平治来京。」《野叟曝言》第三二回:「自从李四嫂给了回头,便得此病。」
6.回心转意、改变主意。《水浒传》第三回:「时来富贵皆因命,运去贫穷亦有由。事遇机关须进步,人当得意便回头。」《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天下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厮杀,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看后来这位安水心先生怎的下手,这位何玉凤姑娘怎的回头。」《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鲁总爷因为是庄大老爷的面子,不好回头,暂时留用。」
7.复苏、病情好转。《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狄周瞒了主人,反与歹人合成一股,洒泼主人的东西,也被天雷震的七死八活,救的虽然回头,还是发昏致命。」《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生都不下药了。」
《國語辭典》:回头(回頭)  拼音:huí tou
一种烙烤有馅的北京小吃,两头向内转折,故称。
《漢語大詞典》:顾后(顧後)
(1).向后看视。《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洪兴祖 补注:“顾,还视也……言前观 汤 武 之兴,顾视 桀 紂 之所以亡。”
(2).回过头来照顾。亦谓顾及后面。北史·隋纪下·炀帝:“使夫居者有敛积之丰,行役无顾后之虑。”红楼梦第一一○回:“到了下半天,亲友更多了,事情也更繁了,瞻前不能顾后。”
《國語辭典》:反手  拼音:fǎn shǒu
1.翻转手掌。如:「他一反手,就将歹徒给擒拿住了!」
2.比喻事情的容易。如:「易如反手」。也作「反掌」。
3.乒乓球技术中,掌心向内,反侧向外挥拍的攻击动作。
《漢語大詞典》:倒地
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 方升普 《红偃师》:“上面说, 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國語辭典》:反面  拼音:fǎn miàn
事物的背面。《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在灯底下翻过来把正面看了一会,翻过来又把反面看了一会。」
《漢語大詞典》:转顾(轉顧)
回过头看。喻时间短促。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见客问姓名,转顾即忘。”
《國語辭典》:绕道(繞道)  拼音:rào dào
放弃近路而走较远的路。《儒林外史》第四回:「算计著会你老人家。却因绕道在嘉兴看蘧姑老爷,无意中走这条路,不想撞见你儿子,说你老人家在这里。」
《国语辞典》:猛回头(猛回头)  拼音:měng huí tóu
1.突然间回过头。如:「他闷声不响的猛回头,吓我一跳。」
2.书名。清末革命志士陈天华著,约光绪二十九年在湖南撰就,以弹词形式写出异族欺凌同胞的惨状,唤醒国民迷梦,倡导自主精神。
《国语辞典》:反躬自省  拼音:fǎn gōng zì xǐng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如:「一个人做错事,要能反躬自省,才能有所进步。」也作「返躬内省」。
《国语辞典》:返躬内省(返躬内省)  拼音:fǎn gōng nèi xǐng
回过头来检讨自己的过错。《清史稿。卷二○。文宗本纪》:「今年节过春分,寒威未解,朕返躬内省,未能上感天和。」也作「反躬自省」。
《国语辞典》:掉过头(掉过头)  拼音:diào guò tóu
回过头。如:「他掉过头来瞪了他一眼。」
分类:回过过头
《国语辞典》:回援  拼音:huí yuán
改变前进的方向,回过来援助受困的友军。如:「我军接到命令,必须回援后方。」
《國語辭典》:反躬自责(反躬自責)  拼音:fǎn gōng zì zé
回过头来责备自己。《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陛下以忧天下为心,反躬自责。」《清史稿。卷二一。穆宗本纪》:「反躬自责,保全名节,副皇考委任之意。」也作「反躬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