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土中
(1).四方的中心地区。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孔 传:“言王今来居 洛邑 ,继天为治,躬自服行教化於地势正中。” 孙星衍 疏:“土中谓王城于天下为中也。”汉书·礼乐志:“ 世祖 受命中兴,拨乱反正,改定京师于土中。” 颜师古 注:“谓都 洛阳 。” 晋 潘岳 《西征赋》:“考土中于斯邑,成建都而营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夫九州之地, 洛阳 为土中,风雨之所交也。”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知府郭中宁授中宪大夫制》:“ 河南 故称土中,乃作 雒 。”
(2).地下。晋书·庾亮传:“ 亮 将葬, 何充 会之,叹曰:‘埋玉树於土中,使人情何能已。’”
《漢語大詞典》:土中人
坟墓中的人,死人。 明 宋濂 《跋张孟兼文稿序后》:“ 伯温 作土中人将二载,俯仰今古,不能不慨然兴怀。” 明 宋濂 《郑景彝传》:“ 濂 方惜 景彝 之学未暴白於世,且谓玉光剑气,终有不可掩者,而 景彝 忽作土中人矣。”
分類:坟墓死人
《漢語大詞典》:土中宅
指坟墓。 唐 孟郊 《达士》诗:“倾产取一醉,富者奈贫何。君看土中宅,富贵无偏颇。”
分類:坟墓
《国语辞典》:土中曲蟮  拼音:tǔ zhōng qū shàn
(歇后语)满肚泥心。曲蟮,蚯蚓。土中曲蟮指泥里的蚯蚓。泥音谐「疑」。故指满肚疑心。后比喻对什么都不放心、不相信,很容易起疑心。《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口虽不言,分明是土中曲蟮──满肚泥心。」
《國語辭典》:土膏  拼音:tǔ gāo
1.土地中的养分。《国语。周语上》:「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唐。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2.肥沃的土地。《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南朝梁。武帝〈藉田〉诗:「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
3.阿片的别称。参见「阿片」条。《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三》:「命柯逢时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
《國語辭典》:出土  拼音:chū tǔ
古代器物从地下发掘出来。如:「这一批是新出土的古铜器。」
《國語辭典》:入土  拼音:rù tǔ
1.埋葬。如:「入土为安」。《醒世恒言。卷一○。刘小官雌雄兄弟》:「小厮双膝跪下哭告道:『儿不幸,前年丧母,未能入土。』」
2.将苗或他物插于土中。宋。方夔〈田家四则。耘〉诗:「良苗已入土,田閒水沄沄。」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农器。图谱一》:「长镵,踏田器也。……柄长三尺馀,后偃而曲,上有横木如拐,以两手按之,用足踏其镵柄后跟,其锋入土,乃捩柄以起垡也。」
《國語辭典》:压枝(壓枝)  拼音:yā zhī
将植物枝条的一部分埋入土中,或用泥土包裹起来,促进生根后,再将新枝条与母株分离,使成为独立新个体的繁殖方法。也称为「压条」。
《國語辭典》:蛰虫(蟄蟲)  拼音:zhí chóng
藏伏土中冬眠的虫类。《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庄子。天运》:「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
《國語辭典》:土气(土氣)  拼音:tǔ qì
1.地气。《国语。周语上》:「古者,太史顺时覛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土气不养,稼穑不成者也。」
2.形容人的穿著、言行不合时尚,与「土里土气」同。如:「他的装扮虽然土气,观念却是十分前卫。」
《漢語大詞典》:幽蛰(幽蟄)
冬眠土中的虫类。喻草野或隐退之士。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二:“吾欲斧其吭,无雷动幽蛰。” 唐 李翱 《祭杨仆射文》:“仰公之光,遂假荐言,幽蛰用彰,德惠之厚,殁身敢忘!”
《國語辭典》:食土  拼音:shí tǔ
食邑,受封的领地。《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利博则恩笃,乐远则忧深,故诸侯享食土之实。」
《國語辭典》:蛴螬(蠐螬)  拼音:qí cáo
金龟子的幼虫。长寸许,体肥色白,以背滚行,触物即蜷曲。生活于土中,以植物的根茎为食,常危害农作物。也称为「土蚕」。
《漢語大詞典》:土化
(1).指施肥使土壤熟化,以改良土壤。周礼·地官·草人:“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郑玄 注:“土化之法,化之使美。” 贾公彦 疏:“云化之使美者,谓若騂刚,用牛粪种,化騂刚之地使美也。”
(2).化为泥土;埋在土中腐烂。 宋 梅尧臣 《题嘉兴永乐院檇李亭》诗:“土化 吴王 甲,骨朽 越王 矣。”
《国语辞典》:土穴  拼音:tǔ xuè
在土中开凿的洞穴。《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临困,敕其子俭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三国演义》第九○回:「其洞无宇舍,皆居土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