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穿凿(穿鑿)
(1).开凿;挖掘。 汉 焦赣 《易林·井之归妹》:“穿凿道路,为君除舍。”汉书·沟洫志:“奏请穿凿 六辅渠 ,以益溉 郑国 傍高卬之田。” 唐 方干 《路支使小池》诗:“儿童戏穿凿,咫尺见津涯。” 秦牧 《长河浪花集·中国红场的旗帜》:“旧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近八十年,但始终像一条力量不足的流水绕着巉岩绝壁,却无力穿凿而过似的。”
(2).犹牵强附会。汉书·礼乐志:“以意穿凿,各取一切。” 宋 刘克庄 《答杨羿》诗:“枣李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奇。”红楼梦第一回:“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朱自清 《陶渊明的深度》:“《拟古》诗第九,怕只是泛说,本书以为‘追痛 司马休之 之败’,却未免穿凿。”
《漢語大詞典》:穿斸
(1).开垦;耕耘。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南都种山药法》:“故畦穿斸知何日?南望 钟山 一慨然。”
(2).开凿。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 兴国寺 有 道光泉 ,以僧 道光 穿斸得名。”
《漢語大詞典》:穿掘
挖掘;开凿。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或鬱养强孰,或穿掘萌牙。”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 唐 孔颖达 疏:“居民积世,穿掘处多,则水泉盈溢。” 鲁迅 《集外集·〈穷人〉小引》:“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
分類:挖掘开凿
《漢語大詞典》:崭凿(嶄鑿)
开凿;挖掘。崭,通“ 鏨 ”。
分類:开凿挖掘
《漢語大詞典》: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 元 黄庚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漢語大詞典》:开口(開口)
(1).指食口,人口。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万户,为开口十万人。”
(2).指说话。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诚一开口请 如姬 , 如姬 必许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见他发出话来,又説得正气了,一时也没得回他,通红了脸,不敢开口。” 柔石 《二月》二:“当每次 陶岚 开口的时候,他立刻向她注意看着。”
(3).笑。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尘世相逢开口希,共论太古同流志。” 清 汪懋麟 《九日颂嘉招同诸子饮黑龙潭得九字》:“大笑能几回,见此即开口。”
(4).求助;告贷。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托朋友给找事,他以为,必须得投一点资:先给人家送点礼物啊,或是请吃吃饭啊,而后才好开口。” 茅盾 《子夜》四:“本来我不敢向 沧翁 开口,可是 三先生 的信里,口气十分严厉,我又凑不齐,只好请 沧翁 帮帮我的忙了。”
(5).指开凿口子。清史稿·河渠志二:“惟新口外挑水坝稍短,清水盛旺,或恐溜宽,宜再筑长坝,不必仍旧开口。”
(6).指为刀剪类刃具磨出刃口。
《漢語大詞典》:疏凿(疏鑿)
亦作“踈凿”。 开凿。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唐 胡曾 《咏史诗·故宜城》:“ 武安 南伐勒 秦 兵,踈凿功将 夏禹 并。” 宋 范成大 《初入巫峡》诗:“伟哉神 禹 跡,疏凿此山川。”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诗:“莫向 昆明 道疏凿,道人知已劫灰销。”
分類:开凿
《漢語大詞典》:液池
即 太液池 。 汉 、 唐 、 元 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汉 太液池 也称 蓬莱池 ,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起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壶梁 ,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明 杨慎 《白云岩为谢左溪赋》:“ 震泽 昔从龙, 液池 曾下鵠。”参见“ 太液 ”。
《漢語大詞典》:太液
(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漢語大詞典》:开凿(開鑿)
(1).开掘凿通(隧道、河道等)。《周礼·夏官·司险》“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汉 郑玄 注》:“达道路者,山林之阻则开凿之,川泽之阻则桥梁之。” 唐 沈佺期 《自昌乐郡泝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兹山界夷夏,天险横寥廓。太史漏登探,文命限开凿。”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一》:“当时不闻其求治水之方,而但迁徙以避之,计迁徙不费於开凿。”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工人们炸山辟路,开凿隧道。”
(2).犹开垦。 宋 黄庭坚 《按田》诗:“壮产无惰农,荒榛尽开凿。”
(3).指开掘矿藏。明史·沈鲤传:“ 鲤 復进曰:‘矿使出,破坏天下名山大川灵气尽矣,恐於圣躬不利。’ 矩 嘆息还,具为帝道之。帝悚然遣 矩 咨 鲤 所以补救者。 鲤 曰:‘此无他,急停开凿,则灵气自復。’帝闻为首肯。”
《漢語大詞典》:石窟
(1).依山岩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晋书·隐逸传·郭瑀:“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儛溪 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餘。” 宋 戴复古 《光泽溪上》诗:“风林无鸟宿,石窟有龙蟠。”
(2).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著名的有 敦煌石窟 、 云冈石窟 、 龙门石窟 等。魏书·李崇传:“以臣愚量,宜罢尚方雕靡之作,颇省 永寧 土木之功,并减 瑶光 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鐫琢之劳。” 姜伯勤 《敦煌寻梦》:“现存的分四层排列的482个石窟,是五至十四世纪的沙漠中的大画廊。”
《漢語大詞典》:凿龙(鑿龍)
(1).开凿 龙门 。传说 大禹 治水,凿 龙门 以导流。 唐 杜牧 《洛阳长句》:“月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 龙 声。”
(2).指 龙门山 。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南,即 伊阙 。 唐 窦牟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 凿龙 横碧落,提象出华胥。”
《漢語大詞典》:佛窟
佛寺的一种。即石窟寺。就山壁开凿而成,窟内雕有佛像及宣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的壁画等。我国著名的佛窟有 敦煌 、 龙门 、 云岗 等。法苑珠林卷十四:“昔佛灭后三百年中, 北天竺 大阿罗汉 优婆质那 ,以神力加工匠,三百年中凿大石山安置佛窟。” 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东部的大佛窟,全在眼前。”
《漢語大詞典》:水渠
水沟。多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唐 康骈 剧谈录·张季弘逢恶新妇:“ 季弘 怒之,因捉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子》:“ 元 人 马祖常 诗:‘石栈通星汉,银河落水渠。’” 丁玲 《记砖窑湾骡马大会》一:“在这条河边……修筑了水坝和水渠。”
《漢語大詞典》:月河
为减杀水力,开凿成的偃月形的河道。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天寳 中,上以三河道险束,漕运艰难,乃旁北山凿石为月河,以避湍急,名曰 天寳河 。”宋史·河渠志二:“今若开修月河石堤,上下置牐,以时开闭,通放舟船,实为长利。”元史·河渠志一:“復有 程同 、 程章 二石桥阻咽水势,拟开减水月河二道,可久且便。”
《漢語大詞典》:石匠
开凿石料和用石料制作器物的工人。《三国志平话》卷下:“又令石匠造石柱五百条。”《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看庄人叫石匠凿了两根石柱。” 朱自清 《欧游杂记·巴黎》:“ 彭彭 从小是石匠,石头到他手里就像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