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亡名僧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尝客东京佛寺中。出钱使净人以沽。寺众怒谋辱之。或曰。无庸。第当不与之饮可也。顷之净人以瓶𢹂酒归。众夺瓶碎之庭柏上。酒著树凝结不流其僧遽以他器承之。酒入器中无小狼藉。其僧因饮之自若。或问何术以致此。始辞不知。固诘之。则曰。吾常持诵金刚般若经。然必先饮则声气融畅。无所得饮则反是。吾兹欲持诵故。敢以烦净人。而诸君见怒。则吾以为不得饮必矣。而偶如此。其将亦经力致之欤。虽吾亦不能知也。众骇然而散。

人物简介

全唐诗补逸
无名僧禅诗五首。见刘复《燉煌掇琐》。
《漢語大詞典》:名僧
有名望的高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説。”梁书·武帝纪下:“听览餘闲,即於 重云殿 及 同泰寺 讲説,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餘人。”周书·薛慎传:“ 太祖 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百人於第内讲説。”
《漢語大詞典》:名缁(名緇)
指名僧。缁,黑色僧衣。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愿言怀名緇,东峯旦夕仰。” 宋 朱熹 《怀先垅作》诗:“凡扫託羣隶,瞻护烦名緇。”
《國語辭典》:百丈  拼音:bǎi zhàng
1.形容极为深长广远。《文选。枚乘。七发》:「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文选。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2.拖船的纤子。用一寸多宽的毛竹片,以生漆绞著麻丝接成,约一百多丈,故称为「百丈」。《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风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纤子。」
3.唐朝百丈怀海禅师。福州长乐人。从西山慧照法师出家,后到江西向马祖道一禅师参学,并在道一处得到證悟。道一圆寂后,初住石门,后住大雄山。大雄山岩峦高峻,有百丈山之称,所以世人称他为「百丈怀海」。怀海除继承道一的禅法外,并将禅法运用于劳动中,实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制,折衷大小乘戒律,首创禅院的清规。
分類:名僧
《高级汉语词典》:韬光
韬迹匿光的省语。指隐藏光采才华,不表露于外
分类:韬光
《國語辭典》:僧伽  拼音:sēng qié
梵语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大智度论》卷三:「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国语辞典》:怀素(怀素)  拼音:huái sù
人名:(1)唐代名僧(725~785)。俗姓钱,字藏真。长沙(今属湖南)人。为书法家,精擅狂草,存世书迹有自叙、苦笋等帖。(2)唐代高僧(624~697)。俗姓范,祖籍南阳,后迁京兆。出家后专攻律学,为律宗东塔宗的创始人。曾从道宣、法砺习四分律,因不满师说,决自撰新疏。对于前人的著作能舍短取长,主张曾轰动一时。与相部宗、南山宗鼎足而三。弟子以法慎最有名。
《漢語大詞典》:昙摩(曇摩)
(1).梵语dharma的译音,亦译“达摩”、“达磨”、“曇无”等。意为法,佛法。佛门僧人常以“曇摩”、“曇无”等为其名之组成部分。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中之 昙摩难提 (意译 法喜 )、 昙无竭 (意译 法勇 )即是。
(2).名僧 昙摩罗 的省称。又名 昙摩迦罗 ,意译 法时 。 西域 乌场国 人,通晓诸经。 北魏 嘉平 时来华,在 洛阳 建 法云寺 ,传习戒律,为京师僧俗所宗仰。 唐 沈佺期 《红楼院应制》诗:“ 支遁 爱山情谩切, 曇摩 泛海路空长。”
《国语辞典》:几众(几众)  拼音:jǐ zhòng
众,出家人的量词。几众指几名僧尼。《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防禦请了几众僧人,在金奴家做了一昼夜道场。」
《漢語大詞典》:佛欢喜日(佛歡喜日)
佛教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名僧自恣日。《盂兰盆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漢語大詞典》:东阳二轧(東陽二軋)
指 宋 婺州 (古称 东阳郡 )名僧 轧俊 、 轧辅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道释:“ 江 南多名僧, 会稽 有 清江 、 清昼 , 婺州 有 轧俊 、 轧辅 ,时号‘会稽二清’、‘东阳二轧’。”按, 唐 宋 时 婺州 或 东阳郡 属今 浙江省 金华市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五·金华府》
分類:东阳名僧
名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名德之沙门也。
题名僧
【佛学大辞典】
(职位)参列法会之僧中,除导师及七僧外,其他众僧称为题名僧。类之多少无一定。题名人于读师之次举经之题目者,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