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释服(釋服)
(1).脱去朝服。仪礼·乡饮酒礼:“主人释服,乃息司正。” 郑玄 注:“释朝服,更服玄端也。”
(2).除去丧服。谓除丧。《史记·孝文帝本纪》:“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左朝臣,子孙初释服,朝见两宫,皆当泣涕。” 宋 叶适 《兵部尚书徽猷阁学士赵公墓志铭》:“﹝ 赵公 ﹞释服,知 扬州 。”
《國語辭典》:小祥  拼音:xiǎo xiáng
父母丧礼周年的祭祀。《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且孝未期年,于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之后再议。」
《國語辭典》:大祥  拼音:dà xiáng
1.父母之丧满二年时,所举行的祭礼。《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期年曰小祥,两期曰大祥。」
2.天象中变异的徵兆。《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
《漢語大詞典》:公除
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而除丧服。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纪:“葬 文明太皇太后 於 永固陵 。甲戌,车驾謁 永固陵 。羣臣固请公除,帝不许。”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八年:“於是诸王公皆诣闕上表,‘请时定兆域,及依 汉 、 魏 故事,并太皇太后终制,既葬,公除。’” 胡三省 注:“公除者,以天下为公而除服也。”旧唐书·代宗纪:“朕遘此閔凶,攀号罔极,公卿固请,俾听朝务,斩焉縗絰,痛贯心灵,岂可便议公除,遽移谅闇。”
《漢語大詞典》:禫除
举行祭礼除丧服。 明 唐顺之 《与严介溪相公书》之一:“但以鸟兽躑躅之慕,甫及禫除,狗马疾疚之忧未离牀席,形魂枯尽,不齿人羣,此亦相公之所悯念也。”明史·温纯传:“ 隆庆 三年, 穆宗 既禫除,犹不与大臣接。”
《漢語大詞典》:变除(變除)
(1).消除,去除。 汉 王充 论衡·寒温:“遭风逢气,身生寒温。变操易行,寒温不除。夫身近而犹不能变除其疾,国邑远矣,安能调和其气?”
(2).指古丧礼中变服除丧。《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卞 人有母死而孺子之泣者, 孔子 曰:‘哀则哀矣,而难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而变除有期。’” 宋 司马光 《葬论》:“又礼:未葬不变服,食粥,居倚庐,哀亲之未有所归也。既葬,然后渐有变除。”
《漢語大詞典》:禫祭
除丧服之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熙内禅:“﹝ 赵汝愚 等﹞扶导上诣太皇帘前行谢礼。次诣梓宫前行禫祭礼。”《元典章·新吏》:“凡官吏遭值亲丧……大祥后六十日为禫祭。” 明 樊鹏 《何大复先生行状》:“先生哀毁骨立,禫祭未成,不饮酒,不弹琴。” 清 黄宗羲 《答万季埜丧礼杂问》:“自此以后,小祥、大祥、禫祭之类,皆於祖庙持祭新死者。”
分類:除丧丧服
《漢語大詞典》:出孝
既葬后除丧。孝,居丧之谓。《新唐书·韦挺传》:“既葬,隣伍会集,相与酣醉,名曰出孝。”
分類:除丧居丧
《漢語大詞典》:吉禘
古时除丧,奉死者神主入祭于宗庙,谓之“吉禘”。春秋·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 庄公 。” 杜预 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於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后六月,又吉禘於太庙而致 釐公 ,春秋讥之。”
《國語辭典》:除灵(除靈)  拼音:chú líng
旧俗人死既葬,延请僧道追荐后,烧化灵牌,撤去灵桌,表示服完丧期的意思。《金瓶梅》第八回:「教王婆报恩寺请了六个僧,在家做水陆超度武大,并天晚夕除灵。」
《漢語大詞典》:释绖(釋絰)
谓脱除丧服。绖,丧服中用的麻带。 宋 岳珂 桯史·赵希光节概:“余归,未释絰,而 卫公 薨,輀车西泝。”
《国语辞典》:穿素  拼音:chuān sù
民间礼俗在除丧脱白后,更换素服一段时间,俗称为「穿素」。
《国语辞典》:倒扣  拼音:dào kòu
1.一种计分方法。作答错误时,除丧失原分数外,另再扣取该题一定比率的分数。如:「这次的考试有倒扣规定,大家都要特别留意。」
2.损失超过所得。如:「他做事小心,从未摔破碗盘,所以工资都不曾倒扣。」
《漢語大詞典》:变缞(變縗)
谓脱除丧服。《新唐书·韩渥传》:“陛下诚惜 貽范 才,俟变縗而召可也,何必使出峩冠庙堂,入泣血柩侧。”
分類:除丧丧服
《國語辭典》:买服钱(買服錢)  拼音:mǎi fú qián
收买他人的钱财。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若有人与你金钱物呵!你是必休是必休接受买服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