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体上(體上)
身上。指日常随身的。魏书·傅竖眼传:“ 乾爱 云:‘汝岂可著体上衣服见 垣公 也?’时 垣护之 为刺史。 灵越 奋声言:‘ 垣公 ! 垣公 !著此当见南方国主,岂 垣公 也。’”
《漢語大詞典》:月上
(1).佛教传说 毘摩罗诘 之女,母 无垢 。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 月上女 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 月上女 诣佛所与 舍利弗 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 月上菩萨 。见《月上女经》。 明 李贽 《题绣佛精舍》诗:“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惊小怪称奇事。”
(2).用作女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何烦更请僧为侣, 月上 新归伴病翁。”原注:“时适 谈氏 女子自 太原 初归。 维摩詰 有女名 月上 也。”按, 毘摩罗诘 ,旧译 维摩诘 。
(3).佛教传说 月光童子 之妹。《德护长者经》卷下:“尔时, 月光童子 妹 月上 ,形容端正,闻 月光童子 説偈讚佛,身心欢喜。”
《國語辭典》:花红(花紅)  拼音:huā hóng
1.旧俗遇有喜庆吉事,喜用插金花、披红绸来表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
2.本指喜庆时赏赐给他人的钱物,后泛指犒赏物及奖金。《平妖传》第二二回:「只要男家财礼多,并望花红谢礼多。」《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将来见了煤,赚了钱,怎样拆给他花红,怎样谢给他酬劳?」
3.企业团体所分的红利。
《國語辭典》:红利(紅利)  拼音:hóng lì
企业之盈馀分享给经理人或员工的部分。
《國語辭典》:披衣  拼音:pī yī
穿衣。晋。陶渊明〈移居〉诗:「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红楼梦》第五二回:「二人才叫时,宝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
《國語辭典》:龙光(龍光)  拼音:lóng guāng
宝剑的光芒。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國語辭典》:满身(滿身)  拼音:mǎn shēn
全身。《三国演义》第七八回:「铮然有声,血溅满身。」《红楼梦》第四七回:「朝苇中泞泥处拉了几步,滚的满身泥水。」
《國語辭典》:鱼鳞(魚鱗)  拼音:yú lín
1.鱼类表皮的组织。为透明角质,由真皮变化而成,排列如覆瓦,可保护鱼身。也称为「鱼鳞儿」。
2.比喻繁密。《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烟至风起。」宋。苏轼稼说送张琥〉:「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國語辭典》:蓑衣  拼音:suō yī
蓑草编成的雨衣。唐。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词:「青箬笠,绿蓑衣。」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这蓑衣、斗笠,放在这里。」也作「蓑衣」。
《國語辭典》:蓑衣(簑衣)  拼音:suō yī
蓑草编成的雨衣。宋。徐照〈分题得渔村晚照〉诗:「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红楼梦》第四五回:「只见宝玉头上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也作「蓑衣」。
《國語辭典》:龙文(龍文)  拼音:lóng wén
1.龙形花纹。《史记。卷八二。田单列传》:「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汉。班固 两都赋:「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
2.骏马的名称。《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乌孙国》:「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
3.比喻神童。《北齐书。卷三四。列传。杨愔》:「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
《國語辭典》:徽章  拼音:huī zhāng
佩戴在身上用以识别身分、职业、阶级的标志,大多以金属制成。如:「童军徽章」、「纪念徽章」。
《漢語大詞典》:倚马(倚馬)
靠在马身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絶可观。”后人多据此典以“倚马”形容才思敏捷。 唐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诗:“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明 徐渭 《渔阳三弄》:“奇禽瑞兽虽嘉兆,倚马雕龙却祸芽。”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对客挥毫不构思,自矜倚马男儿。”
《国语辞典》:心閒  拼音:xīn xián
身上无事而自在悠閒。唐。韩愈〈与崔群书〉:「心閒无事,然后外患不入。」《红楼梦》第六○回:「不如等冷一冷,老太太、太太心閒了。」
《國語辭典》:身手  拼音:shēn shǒu
技艺或武艺。唐。杜甫〈哀王孙〉诗:「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也称为「身法」。
《國語辭典》:寄托(寄託)  拼音:jì tuō
1.委托、付托。《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李严》:「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身责重,思得良伴。」
2.依托、安身。《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
3.文学家寄情托兴,借题发挥。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学词途径》:「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
4.法律上指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为保管之契约行为。
《國語辭典》:寄生  拼音:jì shēng
1.依附他物生活。《管子。八观》:「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艺,寄生之君也。」《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便娟之脩竹兮,寄生乎江潭。」
2.生物学上指依附于他种生物之活体上,吸收其寄主之养分,供自身生存者,如植物之桑寄生、动物之蛔虫寄生于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