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群龙(羣龍)
(1).喻贤臣。易·乾:“见羣龙,无首,吉。”《后汉书·郎顗传》:“ 唐尧 在上,羣龙为用; 文 武 创德, 周 召 作辅。” 李贤 注:“羣龙,喻贤臣也。” 唐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羣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参见“ 羣龙无首 ”。
(2).喻群圣。文选·班固〈幽通赋〉:“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羣龙之所经。”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羣龙,喻羣圣也。自 伏羲 下讫 孔子 。”
分類:贤臣应劭
《國語辭典》:群龙无首(群龍無首)  拼音:qún lóng wú shǒu
本指群贤俱兴之际,切勿强出头当领袖。语本《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后转喻为一群人之中缺少领袖。如:「现在公司群龙无首,秩序紊乱,真不知还能支撑多久。」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五。科场。阁试》:「庚戌以隔房取中,指摘纷纷,上意大疑,以故屡请不报。至丙辰而群龙无首,文坛丧气,不至骈诛者幸耳。」
《漢語大詞典》:山甫
即 仲山甫 。 周宣王 时的贤臣。后因用以代称贤臣。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智哉 山甫 ,相彼 宣王 。” 晋 卢湛 《赠刘琨》诗:“ 伊陟 佐 商 , 山甫 翼 周 。” 唐 魏知古 《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诗:“夙夜怀 山甫 ,清风咏所思。”
《國語辭典》:玉马(玉馬)  拼音:yù mǎ
1.玉和马。《周礼。天官。太宰》汉。郑玄。注:「币贡,玉马皮币也。」
2.用玉雕成的马。《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营门前方数丈雪融不积,腾怪而掘之,得玉马,高尺许。」
3.神骏的良马。三国魏。曹植〈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4.比喻贤臣。《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微子之去。」
《漢語大詞典》:钓璜(釣璜)
(1).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典出尚书大传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见 吕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钓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吕 佐检德合,於今 昌 来提。”’” 唐 刘禹锡 《和重题》:“一泛钓璜处,再吟鏘玉声。”
(2).借指贤臣。 清 顾炎武 《帝京篇》:“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漢語大詞典》:上臣
贤臣。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杨倞 注:“人谓举贤也。”
分類:贤臣
《漢語大詞典》:屈轶(屈軼)
亦称“ 屈佚草 ”。亦称“ 屈草 ”。 1.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屈軼,草也。安能知佞?”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尧 时有屈佚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屈草戒諛,阶蓂纪日。” 唐 李咸用 《读修睦上人歌篇》诗:“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軼佞则指。” 唐 苏味道 《赠封御史入台》:“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霏。” 章炳麟 《原儒》:“屈軼指佞, 黄帝 骑龙。”
(2).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旧唐书·袁高薛存诚等传赞:“唯 袁 与 薛 ,人中屈軼。”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国为之耸观。”
《漢語大詞典》:献臣(獻臣)
贤臣。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 殷 献臣,侯甸男卫。’” 孔 传:“汝当固慎 殷 之善臣信用之。” 蔡沉 集传:“献臣, 殷 之贤臣。” 唐 方干 《途中寄刘沆》诗:“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昭宗相朱朴:“梦 傅巖 而得真相,则 商 道中兴;猎 渭 滨而载献臣,则 周 朝致理。”参见“ 献民 ”。
分類:贤臣
《漢語大詞典》:献民(獻民)
(1).犹贤民。原指 周 灭 商 后, 商 遗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书·洛诰:“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 殷 献民。” 孔 传:“﹝少子﹞行典常於 殷 贤人。” 孔颖达 疏:“ 周 受於 殷 ,故继之,於 殷 人有贤性,故称贤人。” 周秉钧 易解:“献民,贤民,与顽民相对,指服从 周 化者。”逸周书·作雒:“俘 殷 献民迁于 九毕 。” 孔晁 注:“献民,士大夫也。 九毕 , 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在 周公 东征的过程中,大批 商 朝贵族成了俘虏, 周 人称他们为‘献民’。”
(2).泛指前朝遗民。 章炳麟 《〈南洋华侨志〉序》:“然自 赵氏 (指 宋 )之亡,逋臣献民,内偪胡寇,各往往彖走南国。”
《漢語大詞典》:五丞
亦作“ 五承 ”。
(1).指 禹 的五位贤佐: 益 、 稷 、 皋陶 、 垂 、 契 。战国策·齐策四:“ 尧 有九佐, 舜 有七友, 禹 有五丞。” 鲍彪 注:“楚辞,八师三后外,有 益 、 稷 、 皋陶 、 垂 契 。”
(2).泛指贤臣。 南朝 梁 丘迟 《答举秀才启》:“方今八友盈庭,五承在幄。”
《漢語大詞典》:畯臣
贤臣。畯,通“ 俊 ”。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六:“陪畯臣於彫輅,列名僚於后乘。”
分類:贤臣
《漢語大詞典》:郑国三良(鄭國三良)
指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个 郑国 贤臣。语本左传·僖公七年:“ 郑 有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良为政,未可间也。” 宋 无名氏 《喜迁莺·贺生第三子》词:“古今三絶,惟 郑国 三良, 汉 家三杰。”
分類:贤臣
《國語辭典》:圣贤(聖賢)  拼音:shèng xián
1.圣人与贤人。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2.神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圣贤比肩,环绕甚严。」也作「贤圣」。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國語辭典》:名臣  拼音:míng chén
有名的贤臣。《汉书。卷六。武帝纪》:「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南朝梁。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昔上将之耻,绛侯幽狱;名臣之羞,史迁下室。」
《國語辭典》:先正  拼音:xiān zhèng
前代的贤臣。《书经。说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群公先正,罔不夷仪。」后亦泛指前代的贤者。
《漢語大詞典》:稷契
稷 和 契 的并称。 唐 虞 时代的贤臣。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配 稷 契 兮恢 唐 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汉 蔡邕 《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闻 稷 契 之儔,以德受命,功德靡堪。” 唐 杜甫 《客居》诗:“ 稷 契 易为力, 犬戎 何足吞。” 明 方孝孺 《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诗:“徒抱 稷 契 心,莫覩 唐 虞 禪。”
分類:贤臣
《漢語大詞典》:吉甫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