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度支  拼音:dù zhī
开支。唐。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岁省度支钱千三百万。」
《國語辭典》:岁计(歲計)  拼音:suì jì
一年中收支的计算。《淮南子。泰族》:「日计无算,岁计有馀。」唐。朱庆馀 镜湖西岛言事诗:「岁计有馀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
《漢語大詞典》:度量
(1).估计;思量。管子·形势解:“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汉书·晁错传:“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帐》评注引《诉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还是谁家的理短,谁家的理长。”
(2).犹度支。指规划计算(财政收支)。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
(3).测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寧可度量?”《参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八折:“恩如海,难度量,把风尘提挈云霄上。”
《國語辭典》:公库(公庫)  拼音:gōng kù
政府经管现金、票据、證券和其他财物的机关。而关于现金、票据、證券的出纳、保管、移转及财物契据的保管交易,则指定银行为代理机关。分有国库、省库、市库和县库。
《漢語大詞典》:月计(月計)
(1).每月的收支统计。后汉书·章帝纪:“日计不足,月计有餘。” 唐 白居易 《奉天县令崔鄯可仓部员外郎判度支案制》:“况官之属,有堆案盈机之文,有月计岁会之课。”宋史·食货志下一:“方今内外财用,月计岁会,所入不足给所出。”
(2).每月总计。宋史·兵志五:“凡补蕃官、首领九百三十二人,首领给飱钱、蕃官给奉者四百七十二人,月计费钱四百八十餘緡,得正兵三万,族帐数千。”
《國語辭典》:审计(審計)  拼音:shěn jì
政府机关的会计帐簿与纪录,以客观与科学的方法作有系统的审覈检查,以确定其正确性与合法性。
《国语辞典》:计簿(计簿)  拼音:jì bù
记录户口、赋税、收支等的簿籍。《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漢語大詞典》:岁会(歲會)
一年一次的相会。 唐 赵德麟 《商调蝶恋花》词:“镜破人离何处问,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
分類:一年相会
《漢語大詞典》:支计(支計)
(1).收支会计之事;财用。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初, 魏文帝 置度支尚书,专掌军国支计。”旧唐书·韦思谦传:“国家租赋,太半私门。私门则资用有餘,国家则支计不足。”
(2).筹划。 唐 张九龄 《敕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书》:“破虏灭胡,必在此举。卿可火速支计,无失便宜。”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十二年:“比见奏贼皆不以实,遂使失於支计,不时翦除。”
《國語辭典》:月会(月會)  拼音:yuè huì
学校或机关每月例行的集会。如:「动员月会」。
《國語辭典》:国会(國會)  拼音:guó huì
立宪国家代表民意的最高立法机关,通称为「国会」。如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也称为「议会」、「议院」。
《國語辭典》:预算(預算)  拼音:yù suàn
1.事先计算。如:「这原是预算不到的事情。」
2.个人、企业或机关团体,对未来某一定期间内的目标与计划及导致的现金收支、财务状况与经营绩效所作之预计方案与拟编之财务报表。
《漢語大詞典》:月要
每月收支的总帐。周礼·天官·宰夫:“月终,则令正月要。” 贾公彦 疏:“月终则令正月要者,谓月终则令羣吏正其月要,月要,谓月计曰要也。”参见“ 月计 ”。
分類:收支
《漢語大詞典》:月计(月計)
(1).每月的收支统计。后汉书·章帝纪:“日计不足,月计有餘。” 唐 白居易 《奉天县令崔鄯可仓部员外郎判度支案制》:“况官之属,有堆案盈机之文,有月计岁会之课。”宋史·食货志下一:“方今内外财用,月计岁会,所入不足给所出。”
(2).每月总计。宋史·兵志五:“凡补蕃官、首领九百三十二人,首领给飱钱、蕃官给奉者四百七十二人,月计费钱四百八十餘緡,得正兵三万,族帐数千。”
《漢語大詞典》:羡赋(羨賦)
指赋税收入在收支相抵后所剩馀的部分。 唐 孙樵 《复佛寺奏》:“借如陛下以五百万﹝户﹞给天下之兵,今欲又以一百七十万﹝户﹞给于羣髠,是六百七十万﹝户﹞无羡赋矣。” 清 黄宗羲 《王讷如使君传》:“邑有四患,往来供亿,分派於里甲,里甲之羡赋为胥吏所乾没,一患也。”
《漢語大詞典》:度支使
官名。职掌财政收支。 唐 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 五代 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 宋 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三司。度支使下设副使、判官, 元丰 更制后并废,事权仍归户部。参阅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续通志·职官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