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前途
亦作“ 前涂 ”。亦作“ 前涂 ”。
(1).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晋 左思 《吴都赋》:“先驱前涂,俞骑骋路。”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圆的雪白的月亮照着前途,凉风吹脸,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
(2).喻未来的处境。 唐 姚合 《答韩湘》:“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清 孙枝蔚 《饮酒廿首和陶韵》之十:“壮年忽已去,焉復知前涂。”
(3).特指好的未来。《宣和遗事》后集:“帝亦微笑谓 阿计替 曰:‘使我有前途,汝等则吾更生之主也,敢不厚报!’”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我自己也知道我如果不能从井里出来,我就没有前途,我就只有在孤独中死亡。”
(4).犹登程。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明 吴承恩 《宿田家》诗:“天明即前途,眷眷意转切。”
(5).不久前行经的路途。 宋 无名氏 鬼董·沉翁:“一人衣青褐衣投宿,曰:‘吾前途值盗,囊资皆罄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店家道:‘若是小店内失窃了,应该小店查还。今却是车户走了,车户是客人前途僱的。小店有何干涉?’”
(6).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意思想讨堂翁一个回信,晚生也好回覆前途。”《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只须老兄写明云,减半六五之数,前途愿出。兄弟凭此,明日就断结了。”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二回:“我们早派人和前途接洽多次,怎么没交款,人就出来了呢?”
(7).指前面的军队。南史·郑绍叔传:“前途不捷,我当其咎。粮运不继,卿任其责。” 严复 《〈法意〉按语》:“所发 满洲 之卒,其战也,直无异前涂之倒戈。”
《漢語大詞典》:将来(將來)
(1).欲来;打算来。左传·昭公三年:“我欲得 齐 ,而远其宠,宠将来乎?”
(2).未来。汉书·匈奴传下:“消往昔之恩,开将来之隙。” 宋 陈亮 《书〈文中子〉附录后》:“得其理足以知百世之变,明其数足以计将来之事。”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七》:“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3).带来;拿来。太平广记卷三七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陈良》:“向下土有一人,姓 陈 名 良 ,游魂而已,未有统摄,是以将来。”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无行 崔郎 ,何必将来?”《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 温秀才 道:‘帖在那里,将来学生写。’”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他不捨得喫,将来恭敬两位小官人。”
(4).下来;起来。《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他家大娘子分付将来,不教闲杂人来看。”《四游记·锺离合破白虎阵》:“众兵围合将来,把 令婆 等困在垓心。”
《漢語大詞典》:方将(方將)
(1).将要;正要。《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三国 魏 阮籍 《诣蒋公》:“猥见採擢,无以称当,方将耕於东皋之阳,输黍稷之税,以避当涂者之路。” 唐 李白 《大猎赋》:“方将延荣光於后昆,軼玄风於邃古。” 清 戴名世 《〈庆历文读本〉序》:“方将理其旧业,而与世之学者左提右挈,共维挽风气於日盛也。”
(2).将来;未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汉武帝 徐乐 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於今日尔。”陈书·高祖纪上:“ 大同 初, 新喻侯 萧暎 为 吴兴 太守,甚重 高祖 ,尝目 高祖 谓僚佐曰:‘此人方将远大。’”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荣虽著於方将,恨皆缠於既往。”
《漢語大詞典》:明儿(明兒)
(1).明天,今天的下一天。红楼梦第三一回:“正经明儿你打发小子问问 王大夫 去,弄点子药吃吃就好了。” 茅盾 《林家铺子》一:“你说明儿我穿什么衣服?”
(2).指不远的未来。红楼梦第二六回:“你明儿闲着只管来。” 老舍 《四世同堂》七:“你看着吧,赶明儿大街上要不公然的吆喝烟土,你把咱的眼珠子挖了去。”
《漢語大詞典》:往来(往來)
亦作“ 往徠 ”。
(1).来去,往返。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李镜池 通义引 王肃 曰:“﹝憧憧﹞,往来不絶貌。”隶释·汉仙人唐公房碑:“是时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里,休謁往徠,转景即至。” 唐 温庭筠 《经李徵君故居》诗:“惆悵羸驂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还是快点印出的好,否则,邮件往来,又是许多日子。”
(2).反覆;来回。易·繫辞上:“夫是故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一闔一闢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神女庙神鸦:“予壬子冬下 三峡 ,至十二峯,果有鸦十餘,往来旋绕。”
(3).交往,交际。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魏书·刘廞传:“ 高肇 之盛及 清河王 懌 为宰辅, 廞 皆与其子姪交游往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衡山 甚好,只是与人没往来。” 巴金 《家》九:“祖父偶尔也跟唱小旦的戏子往来。”
(4).犹进退。指引荐与黜退。书·君奭:“无能往来,兹迪彝教。” 孙星衍 疏:“无能往来,为无能进贤退不肖。”汉书·朱云传:“ 云 数上疏,言丞相 韦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来。”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不能有所前却也。”
(5).已往与未来。鹖冠子·能天:“量往来而兴废,因动静而结生。” 陆佃 解:“已往者废,方来者兴。”
《漢語大詞典》:去来(去來)
(1).往来,往返。《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魏书·礼志四:“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所以皷舞群伦,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又迁徙去来,常无虚日。”
(2).谓离去而又归来。史记·孝文本纪:“与王 兴居 去来,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虽始与 兴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会东少司寇》诗:“乡里却看鬚鬢旧,行藏转觉去来新。”
(3).离去。来,语气助词。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诗:“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唐 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寿老》诗:“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引上:“﹝释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顿悟,而足以亡乱於去来。”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漢語大詞典》:前路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晋 陶潜 《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元 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 汤哥 若到前路无了盘缠,使银子呵,着人拿住,也是个死。”
(2).指前进的道路。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二)》:“如此开拓自己的前路,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3).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今你寿近七十,前路几何?并无子息。”
(4).以前走过的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六:“还復更寻,遂迷前路。”
(5).未来的景况。 唐 刘长卿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诗:“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茫茫前路,殊难预卜。”
(6).前面。表示序次在前。红楼梦第八九回:“我正要问你:前路是平韵,到末了儿忽转了仄韵,是个甚么意思?”
(7).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你去把东西拿来,等我拿把前路看看,我们也算代人家做了一件方便事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前路怕东西靠不住,不肯还价。”
《漢語大詞典》:来日(來日)
(1).明日,次日。礼记·曲礼上:“生与来日,死与往日。” 郑玄 注:“与,数也。生数来日,谓成服杖以死明日数也。死数往日,谓殯敛以死日数也。此士礼贬於大夫者,大夫以上皆以来日数。”朱子语类卷七一:“今日明,来日又明,若説两明,却是两箇日头。”《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商议已妥,只待来日动手。次日天明, 田大 唤了两个兄弟,同去砍树。”
(2).未来的日子。 晋 陆机 《短歌行》:“苹以春暉,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夫人》诗:“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我怕今天 吴国 这场轰轰烈烈,未必不是来日一场凄凄惨惨的开头啊!”
(3).往日,过去的日子。《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脣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唐 李白 《来日大难》诗:“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食尽,苦口焦唇。今日醉饱,乐过千春。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王琦 注:“来日,谓已来之日,犹往日也。” 宋 陈与义 《和王东卿》诗之二:“来日安榴花尚稀,压墙丹实已垂垂。”
《漢語大詞典》:三世
(1).指祖孙三代。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 郑玄 注:“三世,自祖至孙。”论语·季氏:“陪臣唯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文选·刘琨〈劝进表〉:“况臣等荷宠三世,位厕鼎司。” 李善 注:“三世,谓 迈 至 琨 也。 王隐 晋书曰:‘ 琨 祖 迈 ,相国参军;父 蕃 ,太子洗马、侍御史。’”
(2).指春秋 公羊 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何休 注略云:“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用心尚麤觕,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於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於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清 钱谦益 《玉剑尊闻序》:“《周官》之六典如故,《公羊》之三世非遐。” 康有为 据 公羊 家言曾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见《大同书》
(3).佛家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三世之事,信而有徵。” 王利器 集解引 赵曦明 曰:“三世,过去、未来、现在也。”《坛经·忏悔品》:“今与汝等授无相懺悔,灭三世罪。” 清 黄宗羲 《汪魏美先生墓志铭》:“七趣三世,如旋火轮,皆炽然而生,求不生者,了不可得。” 鲁迅 《华盖集·题记》:“我知道伟大的人物能洞见三世,观照一切。”
(4).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三部古医书。 明 宋濂 《赠医师葛某序》:“古之医师必通於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参阅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孔颖达 疏。
《漢語大詞典》:未来(未來)
(1).没有到来;不来。《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北史·乐运传:“婴径尺之鳞,其事非易;下不讳之詔,犹惧未来。更加刑戮,能无钳口?”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至。”《水浒传》第十八回:“知县相公早衙方散,一应公人和告状的都去吃饭了,未来。”
(2).谓尚未发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明哲消祸於未来,智士闻利则虑害。”
(3).佛教语。指来生,来世。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佗……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歷三世,识神常不灭。凡为善恶,必有报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凡夫蒙蔽,不见未来,故言彼生与今非一体耳。” 唐 寒山 《诗之二六八》:“今生过去种,未来今日修。只取今日美,不畏来生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至罪在心术,则为阴律所不容。今生已矣,勉修未来可也。”
(4).将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书籍培养了她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丁玲 《梦珂》二:“于是她便整天的躺的床上,像回忆某种小说一样的去想到她未来的生活。”
(5).指将来的光景。 杨朔 《永定河纪行》:“这条河是未来,也是现实。” 艾青 《光的赞歌》八:“我永远歌颂光明。光明是属于人民的,未来是属于人民的,任何财富都是人民的。”如:幸福的未来。
(6).即将到来。 巴金 《灭亡》第十五章:“打了一些时候,被打者的叫骂声也减弱了,两位警察先生似乎打够了,现在怒气没有了,心里在盘算未来的奖赏。”如:未来二十四小时内有暴风雪。
《漢語大詞典》:前程
(1).前面的路程。 唐 孟浩然 《问舟子》诗:“向夕问舟子,前程復几多?” 宋 王安石 《送僧游天台》诗:“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缄翠微。” 沙汀 《记贺龙》十五:“那个自愿做我们的向导的老乡,又领着我们走了好几里路,并且仔细地交代过我们的前程,然后才和我们分手。”
(2).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时有 周玄豹 者,善人伦鉴,与 道 不洽,谓 承业 曰:‘ 冯生 无前程,公不可过用。’”《说唐》第四五回:“ 咬金 大叫道:‘此去投 唐 ,自有大大前程。’” 郭小川 《祝酒歌》:“饮酒赞前程的,是咱们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辈。”
(3).指功名职位。《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 谢希大 ﹞把前程丢了。”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再过一年,我就可以得个知府的前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八:“生监以上通呼曰前程……本为路程,借为人身阶衔也。” 田汉 《江村小景》:“你也弄了点什么前程没有?”
(4).特指婚姻。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四折:“听的箇东君今日綺筵开,则俺这美前程世间无赛。”此“前程”指 孙 刘 的婚姻。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我看了些觅前程俏女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我也直甚頽。”
(5).犹盘缠,费用。《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但劣(立)赴任,将绢以充前程。”
《漢語大詞典》:先知
(1).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孙子·用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於众者,先知也。”史记·龟策列传:“圣能先知亟见,而不能令 卫平 无言。”北齐书·蔡儁传:“﹝ 儁 ﹞与 辽西 段长 、 太原 庞苍鹰 俱有先知之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 鲍双五 病剧,余向公惋惜,公岸然曰:‘彼禄命方长,安得骤死?’若实有先知者。”
(2).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孟子·万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3).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漢語大詞典》:前期
(1).所定日期之前;事情出现之前。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 贾公彦 疏:“前期者,谓祭日前夕为期,云前期十日者,即是祭前十一日。”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星虹枢电,昭圣德之符;夜哭聚云,鬱兴王之瑞。皆兆发於前期,涣汗於后叶。”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禁忌》:“春戊寅日为天赦,新葬坟墓於戊寅前期祭扫,谚云新坟不过赦。”
(2).事前或过去的约定;预定。庄子·徐无鬼:“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 羿 也。” 唐 白居易 《梦仙》诗:“空山三十载,日望輜軿迎。前期过已久,鸞鹤无来声。” 宋 孙光宪 《定风波》词:“年来年去负前期,应是 秦 云兼 楚 雨。”《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人生凡事有前期,尤是功名难强为。”
(3).对未来的预期,打算。 南朝 梁 沈约 《别范安成》诗:“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十二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 宋 柳永 《玉蝴蝶·春游》词:“欲话别,纤手重携。结前期,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4).某一时期的前一阶段。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五节:“性恶论的出现,也说明 战国 后期阶级矛盾比前期更趋尖锐。”
《漢語大詞典》:弥勒(彌勒)
梵语Maitreya音译,意译“慈氏”。著名的未来佛。我国的 弥勒 塑像胸腹坦露,面带笑容。传说 五代 时 布袋和尚 是其化身。《弥勒下生经》:“将来久远, 弥勒 出现,至真等正觉。” 唐 窥基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又念 弥陀 、 弥勒 ,功德无有差别。” 宋 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之九:“形模弥勒一 布袋 ,文字江河万古流。” 陈世宜 《醉歌》:“ 弥勒 开口作憨笑,金刚怒目将譙訶。” 鲁迅 《彷徨·示众》:“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 弥勒佛 似的更圆的胖脸。”
《漢語大詞典》:明天
(1).指月光满天。 唐 元稹 《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闻君别爱弟,明天照夜寒。”
(2).今天的下一天。 鲁迅 《呐喊·端午节》:“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他知道店家希图明天多还账,大抵是不敢不赊的。”
(3).不远的将来;未来。 公刘 《太阳的家乡》:“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明天,我们美好的共产主义的明天。”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略论清儒的语言研究》:“批判 清 儒不是为了昨天,而是为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