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绛河(絳河)  拼音:jiàng hé
银河。唐。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宋。范成大醉落魄。栖乌飞绝〉词:「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
《國語辭典》:累黍  拼音:lěi shǔ
1.古人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以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使其相连系,而成为长度、容积或重量的标准。
2.比喻微小的分量。如:「不差累黍」。
《漢語大詞典》:元声(元聲)
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古人定十二律以黄钟之管为基准,故名黄钟为元声。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六:“喉音宫,舌音徵,齿音商,牙音角,唇音羽,此又元声之变也。”
《國語辭典》:标高(標高)  拼音:biāo gāo
地面、山丘或建筑物的最高点与基准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如:「这座山的标高是三千公尺。」
《國語辭典》:底数(底數)  拼音:dǐ shù
最低数。如:「到底要花多少钱,起码你得告诉我个底数。」
《漢語大詞典》:音撇
按基准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调谐一个音所产生的音调误差(不应大于80∶81)
自然音阶中较大一个全音和较小一个全音之间的频率差,相应的频率比为81/80
《国语辞典》:中心汇率(中心汇率)  拼音:zhōng xīn huì lǜ
金融市场上,外汇交易时采用的汇率变动基准。即指货币汇兑的汇率。
《国语辞典》:劳基法(劳基法)  拼音:láo jī fǎ
劳动基准法的缩称。参见「劳动基准法」条。
《国语辞典》:基线(基线)  拼音:jī xiàn
测量时用来做为基准的线段。
《国语辞典》:打底稿  拼音:dǎ dǐ gǎo
起草稿。比喻定出基准。如:「吹牛不必打底稿。」
《國語辭典》:寸木岑楼(寸木岑樓)  拼音:cùn mù cén lóu
岑楼,高尖的楼。寸木岑楼指一寸的木头与高楼同高。语本《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比喻以不同的基准比较事物时,容易得到错误的结论。亦比喻相差悬殊。
《漢語大詞典》:频率合成
又称“频率综合”。在给定频段内,利用一个(或几个)基准频率变换为任何所需频率的技术。变换方法可用加、减、乘、除运算的直接合成,也可采用数字分频和锁相技术。可获得频率变换和高稳定度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