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具草  拼音:jù cǎo
起稿。《梁书。卷一四。江淹传》:「是时军书表记,皆使淹具草。」《周书。卷四一。王褒传》:「凡大诏册,皆令褒具草。」
分類:拟稿起草
《漢語大詞典》:打草
(1).收割草料。
(2).起草。指初步写出文稿或画出画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也不打草,不勾思,先序几句俺传示,一挥挥就一篇诗,笔翰与 羲之 无二。”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四折:“指河里的船,便是题目,不打草,便作四句诗,好才也!”
《漢語大詞典》:命草
起草。 明 徐渭 《画鹤赋》:“或磅礴而解衣,亦凝澄而命草。”
分類:起草
《漢語大詞典》:草立
创立;起草。汉书·任敖传:“於是 文帝 召 公孙臣 以为博士,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更元年。”南史·宋元凶劭传:“﹝ 殷冲 ﹞为 劭 草立符文。” 南朝 梁 沈约 《上宋书表》:“ 宋 故著作郎 何承天 始撰宋书,草立纪传,止於 武帝 功臣。”
分類:创立起草
《國語辭典》:草拟(草擬)  拼音:cǎo nǐ
起拟草稿。如:「草拟大纲」、「草拟诏书」。
《國語辭典》:属草稿(屬草稿)  拼音:zhǔ cǎo gǎo
起草文稿。《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分類:起草
《國語辭典》:撰稿  拼音:zhuàn gǎo
写作。如:「这篇专访,由你负责撰稿。」
分類:起草作文
《國語辭典》:太史  拼音:tài shǐ
职官名。编载史事兼掌天文历法。秦汉称为「太史令」。魏晋以后,修史之职转归著作郎,太史则专掌历法。隋改为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则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为钦天监,修史之职则归于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
《國語辭典》:视草(視草)  拼音:shì cǎo
1.查视诏令的文稿。《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帝好文辞,有所为必使视草。」
2.起草诏书。《明史。卷二八八。文苑传四。焦竑传》:「仁锡当视草,持不可,其党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视草者,何必我!』」
《漢語大詞典》:赞书(贊書)
亦作“賛书”。
(1).帮助帝王起草诏书。周礼·春官·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灋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郑玄 注:“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书作詔文。”
(2).指诏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朕锡以赞书,宠以延阁,以震耀褒表之者,深明上之所予在此而不在彼也。” 元 黄溍 《董公神道碑》:“公正色立朝,始终一节,增光前烈,形于賛书。”
(3).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明史·职官志二:“又置资德院资德一人,资善二人。其属,赞读、赞书、著作郎各二人,掌典籍各一人。”
《漢語大詞典》:录黄
宋 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宋史·职官志一:“﹝中书省﹞承制画旨以授门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为‘画黄’,小事拟进得旨者为‘録黄’。”《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中书省、枢密院面奉宣旨,别以黄纸书,中书令、侍郎、舍人宣奉行讫,録送门下省为画黄。受批降若覆请得旨及入状得画事,别以黄纸亦书宣奉行讫,録送门下省为録黄。” 宋 苏辙 《论软堰申三省状》:“窃见中书省録黄北流软堰事……候下手日,先将检计到功料奏取指挥。”
《國語辭典》:锁院(鎖院)  拼音:suǒ yuàn
1.宋代考选官吏时,为求严密公正及防止舞弊,封锁试院的制度。《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后以就试多怀挟传授,乃锁院、巡搜、糊名。凡试百司吏人,问律及疏,既考合格,复令口诵所对,以防其弊。」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士人赴殿试唱名》:「诸路举人到者,排日赴都堂,帘引讫,伺候择日殿试。前三日,宣押知制诰、详定、考试等官赴学士院锁院,命御策题,然后宣押赴殿。」
2.借指科举考场。《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列传一。杨维桢列传》:「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号曲江居士。」
《國語辭典》:知制诰(知制誥)  拼音:zhī zhì gào
职官名。唐宋两朝专掌内命,典司诏诰的官吏。
《漢語大詞典》:演纶(演綸)
谓起草诰命。 宋 王禹偁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之三:“演纶多暇每封章,暂去颁条道更光。”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张秉 ,户部员外郎、知制誥。 唐 故事,首曹罕有掌誥者, 秉 乞退为行内,不试(一作“罢”)演纶之职,遂退为度支员外郎、知制誥,自尔为例。”
《國語辭典》:口占  拼音:kǒu zhàn
口中念出而不用笔墨起草的诗文,称为「口占」。《汉书。卷八三。朱博传》:「博口占檄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口占一绝,为君送行。」也称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