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举类(舉類)
(1).举荐善类。语出左传·襄公三年:“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卷十九:“ 张文定 庆历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 三代 之盛王,其必由之。’”
(2).举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邇而见义远。” 唐 张说 《进嶲州斗羊表》:“勇士冠鸡,武夫戴鶡,推情举类,获此鬭羊。”
分類:举荐举例
《國語辭典》:比方  拼音:bǐ fang
1.用比较浅显、具体的方式,说明难以了解的意念。《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势力之所至,虽上帝亦不能违拗他。我说个比方给你听:『天上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2.假如。用于有话要说而故意吞吐其词时。如:「他的书法写得真好,比方向他要副对联,他该不会拒绝吧!」
《漢語大詞典》:试举(試舉)
(1).指科举考试。元史·选举志一:“惟贡举取士为便。凡 蒙古 之士及儒吏、阴阳、医术,皆令试举,则用心为学矣。”
(2).试着举例。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故其一切条理,皆在於社会改良,今试举其特色者,略条论之。”
《漢語大詞典》:列如
例如。举例用语,用于所举例子前。 清 端方 《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地方分权,列如 美国 ,中央政府仅掌军事、外交、交通、关税犖犖诸大政,其餘大小诸务,悉归各省巡抚自行办理。”
《漢語大詞典》:诸如(諸如)
举例用语。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不止一个例子。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二)》:“他写了木石之盟、金玉良缘以下的,诸如 焙茗 和 万儿 、 秦锺 和 智能 的爱情。”
《國語辭典》:比如  拼音:bǐ rú
譬如,举例时的发语词。《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埶激也。」《儒林外史》第三回:「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
《漢語大詞典》:辟如
譬如;比如。举例时的发语词。辟,通“ 譬 ”。《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汉书·王褒传:“辟如女工有綺縠,音乐有 郑 卫 ,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説耳目。”
《國語辭典》:例如  拼音:lì rú
举例用语。置于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下面就是例子。如:「我喜欢的运动很多,例如跑步、跳远、打篮球等。」
《漢語大詞典》:正举(正舉)
先秦 哲学用语。谓正确的举例或提法。公孙龙子·通变论:“黄其正矣,是正举也。”公孙龙子·通变论:“木贼金者碧,碧则非正举矣。”
《漢語大詞典》:旁喻
反复举例说明。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兼举其义者,谓之旁喻。” 明 杨慎 《鸢飞鱼跃》:“ 陈公 此言凿凿乎圣贤之真传,不待曲説旁喻而切於日用。”
《国语辞典》:比方说(比方说)  拼音:bǐ fāng shuō
譬如、举例来说。如:「弟弟是个懂事的孩子,比方说在功课上从来不必让人操心。」
分类:譬如举例
《国语辞典》:发凡举例(发凡举例)  拼音:fā fán jǔ lì
加以分类,并予举例,说明全书通例。明。焦竑《玉堂丛语。卷四。纂修》:「高帝以宋濂为翰林学士,令总修元史。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也作「举例发凡」。
《國語辭典》:举例发凡(舉例發凡)  拼音:jǔ lì fā fán
发凡,指揭示全书的通例。举例发凡谓加以分类,并予举例,说明全书通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也作「发凡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