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委曲
(1).弯曲;曲折延伸。《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阜》:“今 曲阜 在 鲁 城中,委曲长七八里。” 唐 李端 《赋得山泉送房造》诗:“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金 王特起 《绝句》之一:“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金沟馆》:“自此入山,委曲登涉,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耳。”
(2).声音抑扬不绝貌。 唐 白居易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诗:“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唐 子兰 《蝉》诗之一:“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3).形容文词转折而含蓄。 宋 姜夔 《白石诗话》:“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独其( 苏軾 )诗伤於快直,少委曲沉著之意。” 清 黄宗羲 《〈吕胜千诗集〉题辞》:“余观当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丽而出之委曲。”
(4).委婉;婉转。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欲有所言,必委曲而后敢及。”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陈旺 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什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説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我委曲与言,浼以私意释甥去,或可允从。”
(5).周全;调和。 宋 叶适 《舒颜升墓志铭》:“不幸而难从,非贤者顺导委曲,而不抵突以败,寡矣。”明史·杨廷和传:“ 廷和 与 东阳 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再生缘》第四九回:“委曲朝端真不错,调停王事实称能。”
(6).辗转周折。 唐 裴铏 《传奇·薛昭》:“ 昭 大惊曰:‘ 山叟 即天师,明矣!不然,何以委曲使予符曩日之事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二子( 董仲舒 、 刘向 ) 汉 之大儒,惓惓爱君之心,以为人主无所畏,惟畏天,畏祖宗,故委曲推类而言之,庶有警悟。学者未可遽少之也。” 清 恽敬 《古今人表书后》:“读之者委曲推明,尚不能得其十五。”
(7).隐晦曲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后汉书·班彪传:“﹝ 司马迁 ﹞又进 项羽 、 陈涉 而黜 淮南 、 衡山 ,细意委曲,条例不经。”
(8).迁就;曲从。汉书·儒林传·严彭祖:“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寧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自称不乐京局,且不能委曲时好,恐以罪去,以此惑后人。” 章炳麟 《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而对於自身则任人陵践,虽欲委曲迁就,势有不能。”
(9).邪曲不正。 晋 段灼 《上表陈五事》:“虽有椒房外戚之宠,不受其委曲之言;虽有近习爱幸之竖,不听其姑息之辞。”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南朝 梁 皇侃 义疏:“枉,委曲邪佞之人也。”
(10).殷勤周至。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公孙渊 ﹞悉斩送 弥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又 权 待 舒 综 ,契阔委曲,君臣上下毕欢竭情。” 前蜀 尹鹗 《秋夜月》词:“语丁寧,情委曲,论心正切。”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引青泥莲花记曰:“ 琼 ( 聂胜琼 )至,即弃冠櫛,损妆饰,委曲事主母,终身和悦。”
(11).细微;琐碎。史记·天官书:“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緗縹之上,翩蹮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 宋 叶适 《上西府书》:“而委曲细故,皆足以兆治乱之端者,又不可悉数。” 清 刘大槐 《心知》:“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方名器数之委曲而繁多,吾未之见也,不得而知之。”
(12).详尽、详细。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余所以委曲论之者……故欲令人觉此而悟其滞迷耳。”新唐书·崔隐甫传:“帝尝詔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金史·显宗纪:“自是凡启禀刑名,帝自披閲,召都事委曲折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人絮絮言家务得失,婢媪善恶,皆委曲周至。”
(13).指详悉;详述。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魏书·中山王英传:“﹝詔曰﹞凯旋迟近,不復委曲。”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
(14).事情的原委;底细。魏书·后妃传·孝文幽皇后:“然惟小黄门 苏兴寿 密陈委曲, 高祖 问其本末,敕以勿洩。”周书·孝义传·李棠:“既入 成都 , 萧撝 问 迥 运中委曲, 棠 不对。”《西游记》第七三回:“女子道:‘师兄原不知这个委曲。那和尚乃 唐 朝差往西天取经去的。’” 郭沫若 《孤竹君之二子》:“啊,这是我说话失了检点,我不知道有这样的委曲。”
(15).手札;手谕。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当州员外司马 李幼清 传示尚书委曲,特赐记忆,过蒙存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 昭 乃具説杀牛实奉 刘尚书 委曲,非牒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用之 比来频啟令公,欲因此相图,已有委曲在 张尚书 所,宜备之!” 胡三省 注:“当时机密文书谓之委曲。” 宋 岳珂 《宝真斋书法赞·段文昌秋气帖赞》:“‘有 华阳 消息,可报委曲。’按: 唐 世搢绅家以上达下,其制相承,名之曰委曲,盖今之批示也。”
(16).受到不应有的待遇或指责,心里难过。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幽禁》:“ 马大人 ,我的兄弟将军説,你在衙门住得委曲,另备下一所公馆,请你乔迁。”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我心里觉得很委曲,难道看看鸭子浮水也错了吗?”
《漢語大詞典》:婉婉
(1).屈伸貌;卷曲貌。《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南朝 陈 徐陵 《报德寺刹下铭》:“ 轩辕 之驾,譬婉婉而多慙; 吴王 之坟,状耽耽而非拟。” 北周 庾信 《游山》诗:“婉婉藤倒垂,亭亭松直竪。”
(2).和顺貌。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婉婉幙中画,辉辉天业昌。”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婉婉 偃王 ,惟道之耽。以国易仁,为笑於顽。”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及其既退,婉婉其仪。不矜以色,不伐以辞。”《天雨花》第四回:“你今愿责还愿罚,须当与我説分明。愿责低头来领罪,罚时婉婉顺郎心。”
(3).柔美;美好。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婉婉长离,凌江而翔。” 吕向 注:“婉婉,美貌。”
(4).委婉。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侍郎不好唐突,把这话婉婉向 庄徵君 説了。”
《漢語大詞典》:婉曼
(1).柔美。艺文类聚卷十六引 晋 左芬 《万年公主诔》:“盼蒨其媚,婉曼其娇。”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白华 向他望了一眼。审察的,同时又是婉曼的一眼。”
(2).委婉。 茅盾 《追求》五:“她的话语,又爽利,又婉曼,又充满着暗示。” 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她用了庄严的然而婉曼的口吻针对着 李芳 的语意回答:‘也许还有几个三月十七留给我,但都是今天那样的一个;我不要别有一番风光的一个!’”
(3).抑扬动听。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六章二:“至今 吴 歌与 楚 歌还是那么婉曼可爱。” 阿英 《年画的叫卖》:“叫卖人的婉曼歌声,和新奇辞藻,更富有诱惑性的袭击他们心弦。”
《漢語大詞典》:婆娑
亦作“ 媻娑 ”。
(1).舞貌。《诗·陈风·东门之枌》:“ 子仲 之子,婆娑其下。” 毛 传:“婆娑,舞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盖言巫降神时,按节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 陈维嵩 《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赠施校书》词:“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邹荻帆 《高粱叶上的诗》:“高粱穗结出红双喜,高粱叶子舞婆娑。”
(2).形容姿态优美。《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看镜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虚度,老大蹉跎。”
(3).醉态蹒跚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汉高 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宋 范成大 《庆充自黄山归》诗:“鸣騶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廻。”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刘随州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为韵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无善状。”
(4).盘桓;逗留。 三国 魏 杜挚 《赠毌丘俭》诗:“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牀,婆娑小室。”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徬徨闉闍之下,婆娑里巷之侧。”
(5).逍遥;闲散自得。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 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綺紈之间,不知稼穡之艰难。” 宋 陆游 《渔父》诗:“数十年来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遂婆娑砚林,不知日之既暮。”
(6).奔波;劳碌。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杜密 婆娑府县,干与王政,就若所云,犹有公私。”晋书·陶侃传:“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门,顾谓 愆期 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章炳麟 《訄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卬,而从諛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间,相誑燿以文采蓺能致钱刀者众矣。”
(7).犹扶疏,纷披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嘆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 唐 杜甫 《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宋 司马光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 吴伟业 《茸城行》:“ 茸城 杨柳鬱婆娑,欲繫扁舟奈晚何。”
(8).引申为蓬松,散乱。《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鬢髮婆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緑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9).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汉 王褒 《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10).流滴貌。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老人家这话説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 郭全海 瞅着她泪眼婆娑的脸庞说道。”
(11).衰微貌;衰老貌。 明 吕坤 《反挽歌》之一:“羈此婆娑世,欲飞不能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闵老子茶:“抵岸,即访 閔汶水 於 桃叶渡 。日晡, 汶水 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试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风前瘦鹤。”
(12).佛教语。即娑婆。意为忍土、忍界。《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俗间之罪满婆娑,唯有慳贪罪最多。”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遯迹记》:“今欲早离苦海,当以大雄无畏之身,还我婆娑大地。”
《漢語大詞典》:宛转(宛轉)
(1).随顺变化。庄子·天下:“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 成玄英 疏:“宛转,变化也。復能打拍刑戮,而随顺时代,故能与物变化而不固执之者也。”文子·守无:“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宛转,祸福利害,不足以患心。”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明人押字之式》:“故京师有卖花字者,随人意欲,必有宛转藏顿。”
(2).回旋;盘曲;蜿蜒曲折。《楚辞·刘向〈九叹·逢纷〉》:“揄扬涤盪漂流陨往触崟石兮,龙邛脟圈繚戾宛转阻相薄兮。” 王逸 注:“言水得风则龙邛繚戾与险阻相薄,不得顺其流性也。” 明 袁凯 《杨白花》诗:“杨白花,飞入深宫里,宛转房櫳间,谁能復禁尔?”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及入其中,则重垣复阁,宛转交通。” 冯至 《十四行诗》:“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一条条宛转的小路。”
(3).谓含蓄曲折;委婉。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中:“ 范 诗清便宛转,如流风迴雪。”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序》:“其卒章激訐如 吴 声,虽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 淇 濮 之艳。”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读古浅说:“凡人作文字,下笔须有轻重,论贤人君子,虽欲纠正其谬误,词宜宛转。若言小人姦贼,不妨直駡。”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有时说些宛转的话,是姑且客气客气的,何尝想借此免于下地狱。”
(4).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宋 陈恕可 《齐天乐·蝉》词:“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 明 刘易 《吴姬年十五》诗:“当筵歌宛转,閒坐弄参差。”霓裳续谱·黄昏后倚阑干:“把玉笛《梅花》悠扬宛转,一声声吹断深更。” 周立波 《卜春秀》:“今年春天里的一天,歌喉宛转的阳雀子开始啼叫了。”
(5).谓缠绵多情,依依动人。 唐 元稹 《莺莺传》:“天将晓, 红娘 促去, 崔氏 娇啼宛转, 红娘 又捧之而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养成一个假女,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赤蛇》:“公初不纳,后见丰姿艷冶,宛转依人,不能定情,遂与共枕。”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虽然也有着几分父亲的木讷,而五岁的年纪, 彬彬 已很会宛转作态了。”
(6).谓使身体或物翻来覆去,不断转动。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杂说:“融羊牛脂,灌於蒲臺中,宛转於板上,桵令圆平。”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留示珠玉,正快如九鼎之珍,徒咀嚼一臠,宛转而不忍下咽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忽舌烂至喉,饮食言语皆不能,宛转数日而死。” 朱自清 《羊群》:“不幸的羊儿宛转钢刀下!羊儿宛转,狼们享乐。”
(7).辗转。指经过许多人的手或许多地方。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下:“ 圣俞 在时,家甚贫,余或至其家,饮酒甚醇,非常人家所有。问其所得,云皇亲家有好学者,宛转致之。” 明 张煌言 《罗子木诗序》:“ 罗生 流离沧溟,宛转岛屿间,欲出奇计以救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修鳞》:“ 梅 或偶供廪给,必力辞不受;即强而后可,亦必宛转报復。”
(8).指周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我见师父藏头露尾不肯直説出来,所以也做哑装呆,取笑一回。却又一件,这是家姑从幼许我的,何必今日又要师父多这些宛转?’”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安老爷 ﹞自从见了 邓九公 ,费了无限的调停,无限的宛转,才得到了 青云峰 见着了这位隐姓埋名昨是今非的 十三妹 。”
(9).犹通融或斡旋。 宋 张九成 《横浦语录》:“一士夫以改官,少一二纸举状,再三恳求宛转当路,其意甚切。因谓之曰:‘某平生不能为人宛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县宰道:‘此纤芥之事,不必介怀,下官自当宛转。’”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今又见他这番深心厚意,宛转成全,又是欢忻,又是感激。”
(10).谓光阴流逝。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唐 李德裕 《鸳鸯篇》诗:“春光兮宛转,嬉游兮未反。” 明 张居正 《元夕行》:“年光宛转不相待,过眼繁华空自爱。”
(11).缠弓的绳。尔雅·释器“有缘者谓之弓” 晋 郭璞 注:“缘者,缴缠之,即今宛转也。” 郝懿行 义疏:“宛转,绳也。”
《漢語大詞典》:崎岖(崎嶇)
(1).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 汉 张衡 《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嶇。” 唐 元结 《宿无为观》诗:“ 九疑 山深几千里,峯谷崎嶇人不到。”《水浒传》第六八回:“员外初到山寨,未经战阵,山岭崎嶇,乘马不便,不可为前部先锋。” 峻青 《乡音》:“这二把手小车,在这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着,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
(2).困厄,历经险阻。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外迫蛮貉,内措 齐 晋 ,崎嶇彊国之间,最为弱小。” 唐 白居易 《赎鸡》诗:“与尔鏹三百,小惠何足论。莫学衔环雀,崎嶇谩报恩。”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唐 末 司空图 ,崎嶇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3).跋涉,奔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 地胄清华,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崎嶇 巴 汉 间,屡以弱攻强。”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 蓝桥 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嶇上玉京?” 清 陈维嵩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谢汝崎嶇万里,把浪花舞破,来慰晨飢。”《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仇一姓不仇一族论》:“ 明 之亡也,孤臣义士,崎嶇山海间,奔走国事,而迄无所补。”
(4).犹辗转。南齐书·文学传论:“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嶇牵引,直为偶説。”梁书·文学传·任孝恭:“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
(5).形容情意缠绵或感情委婉曲折。《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西乌夜飞五》:“感郎崎嶇情,不復自顾虑。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 南朝 梁 沈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我情已鬱紆,何用表崎嶇?”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嶇。”
(6).形容人意向诡秘。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 杨伦 笺注:“崎嶇乃倜儻之反,谓人情叵测也。”
《漢語大詞典》:无乃(無乃)
亦作“ 无迺 ”。 相当于“莫非”、“恐怕是”,表示委婉测度的语气。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唐 韩愈 《行难》:“由宰相至百执事凡几位,由一方至一州凡几位,先生之得者,无乃不足充其位邪?” 元 萨都剌 《相逢行》:“郎君别后瘦如许,无迺从前作诗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邵廷铨》:“公子此际利害,间不容髮,不急为之救,乃又虑及未然,兄之计无乃左矣!”
《漢語大詞典》:未尝(未嘗)
(1).未曾,不曾。论语·雍也:“非公事,未尝至於 偃 之室也。”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孺人想着外甥女儿,虽然傍着兄嫂居住,未尝许聘人家。”《老残游记》第七回:“我自从掛牌委署斯缺,未尝一夜安眠。”
(2).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没有。国语·周语下:“ 晋国 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勑:朕读至於《羔裘》《緇衣》之章,未尝不三復沉吟。” 明 刘基 《季民湖山义塾记》:“今予幸藉先人餘业,以自免於冻馁,未尝不惴惴於吾身。”
(3).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并非,未必。汉书·贾山传:“又曰:‘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天下未尝亡士也。” 明 李贽 《答周西岩》:“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鲁迅 诚然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但未尝没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
《漢語大詞典》:微言
(1).精深微妙的言辞。逸周书·大戒:“微言入心,夙喻动众。” 朱右曾 校释:“微言,微眇之言。”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唐 李白 《别韦少府》诗:“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宋 秦观 《代蔡州进兴龙节功德疏》:“贝叶微言,善会权而归实;蘂珠妙旨,能却老以延年。” 清 魏源 《〈公羊〉〈春秋〉论下》:“无三科、九旨则无《公羊》,无《公羊》则无春秋,奚微言之与有!” 龚尔位 《怀人》诗之一:“茫茫数千载,微言亦云终。”
(2).隐微不显、委婉讽谏的言辞。宋书·范晔传:“﹝ 孔熙先 ﹞始以微言动 曄 , 曄 不回, 熙先 乃极辞譬説。”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一:“盖本以微言諫风,託兴於山川草木,而劝諫於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诗之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轻重无準,唯在达其志耳。”
(3).密谋;暗中进言。吕氏春秋·精谕:“ 白公 问於 孔子 曰:‘人可与微言乎?’ 孔子 不应。” 高诱 注:“微言,阴谋密事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侯 乃微言太后风上,於是乃以 魏其侯 为丞相, 武安侯 为太尉。”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 幵 ( 吴幵 ) 儔 ( 莫儔 )微言 金 有立 邦昌 ( 张邦昌 )意。”
(4).指秘密的计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保国会之微言不箸竹帛,而入会诸公尚在。”
(5).指人所发出的细微语声。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夫声律之始,本乎声音:发喉引声,和言中宫,危言中商,疾言中角,微言中徵、羽;商、角响高,宫、羽声下,高下既区,清浊旋别。”
《漢語大詞典》:婉娈(婉孌)
亦作“ 婉恋 ”。
(1).美貌。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笺:“婉孌,少好貌。” 唐 陈子昂 《清河张氏墓志铭》:“失其窈窕之秀,婉孌之姿,贞节峻於寒松,韶仪丽於温玉。” 清 陈维嵩 《调笑令·咏古》词:“宛转,羞相见,月白风清人婉孌。” 叶圣陶 《隔膜·一课》:“那些同伴极和气的样子,穿了灰白色的舞衣,做各种婉娈优美的舞蹈。”
(2).借指美女。 清 钮琇 觚賸·粟儿:“而一遇婉孌,其倾倒繾綣如此。”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琵琶庆传》:“年过不惑,而韶颜穉态,犹似婉孌。”
(3).柔顺;柔媚。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契阔中馈,婉恋供养。”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贵妃﹞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孌万态,以中上意。” 宋 秦观 《与苏公先生简》:“某鄙陋,不能脂韦婉孌,乖世俗之所好。”
(4).缠绵;缱绻。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孌居人思,紆鬱游子情。”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自尔婉孌相得,若翡翠之在云路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数游 魏十四 华馆,频诣 武七 芳筵,婉孌心期,绸繆讌语,应接无暇。”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八章:“奚事一逢彼姝,遽加余以尔许缠绵婉恋,累余蝨身於情网之中,负己负人,无有是处耶?”
(5).依恋貌。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卢綰 自微,婉孌我皇。”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夫以雄才不世之主,犹储精於 沛 乡;奇略独出之君,尚婉恋於 樊阳 。”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离骚》者,之苗裔也……读其词,审其言,如赤子婉恋於父母侧而不忍去。”
(6).委婉含蓄。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国辅:“ 国辅 诗,婉孌清楚,深宜调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 周 人莫为;《小雅》婉孌,能或庶几。”
《漢語大詞典》:软语(軟語)
柔和而委婉的话语。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折伏摄受之仁,遇缘而咸拯。苦言软语之德,有感而斯唱。”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丁玲 《水》:“月亮照在树梢上,照在草地上,还照在那在太阳底下会放映点绿油油的光辉的一片无涯的稻田,那些肥满的,在微风里噫噫的软语着的爱人的稻田。”
《漢語大詞典》:婉娩
(1).柔顺貌。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郑玄 注:“婉谓言语也,娩之言媚也,媚谓容貌也。” 汉 王逸 《〈离骚章句〉后序》:“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 唐 柳宗元 《亡妻弘农杨氏志》:“坤德柔顺,妇道肃雍。惟若人兮,婉娩淑姿。” 王闿运 《陈侍郎侧室李恭人行状》:“婉娩恭谨,众咸加礼。”
(2).柔美;美好。太平广记卷四六八引 晋 祖台之 《志怪·谢宗》:“有一女子,姿性婉娩,来诣船,因相为戏。” 宋 王安石 《后殿牡丹未开》诗:“红襆未开知婉娩,紫囊犹结想芳菲。” 明 刘基 《声声慢》词:“镜里清扬婉娩,凭朱槛,知他为谁顰蹙。”
(3).委婉含蓄。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迭山自况:“其婉娩沉著,有 唐 人风致。”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愷悌以悦之,婉娩以入之,故诗之道行。”
(4).天气温和。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北徐州参丞御》诗:“年光正婉娩,春树转丰茸。”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之三:“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 明 何景明 《拟古诗》之六:“岁华坐婉娩,白露憯以伤。”
(5).亦作“ 婉晚 ”。迟暮。 唐 张说 《送高唐州》诗:“ 淮 流春婉娩, 汝 海路蹉跎。” 宋 欧阳修 《摸鱼儿》词:“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 元 张翥 《定风波·西江客舍酒后闻梅花吹香满窗》词:“婉晚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
《漢語大詞典》:婉转(婉轉)
(1).犹辗转。《淮南子·精神训》:“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俛仰,抱命而婉转。” 高诱 注:“抱天命而婉转不离违也。”后汉书·马援传:“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迢遥行人远,婉转年运徂。”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婉转呻吟,披发大叫,遍体搔抓,捶床顿足,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什么。”
(2).曲折。 南朝 梁武帝 《紫兰始萌》诗:“芬芳与时发,婉转迎节生。” 唐 鲍溶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宴》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你看雕栏婉转,画槛玲瓏,上下三层,高低百丈。”
(3).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清 陈维嵩 《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之十:“传语东君须婉转,此情莫遣外人知;除説与杨枝。”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 王教授 婉转地告诉她:‘像 林道静 这样的年轻女孩子,找职业是很不容易的。’”
(4).形容声音抑扬起伏。 唐 高璩 《和薛逢赠别》:“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红楼梦第二三回:“只听见墻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林黛玉 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 巴金 《家》二九:“声音婉转而凄哀,里面似乎含着无处倾诉的哀愁。”
(5).绵密貌。文选·潘岳〈射雉赋〉:“尔乃搫场柱翳,停僮葱翠,緑柏参差,文翮鳞次,萧森繁茂,婉转轻利。” 徐爰 注:“上则萧森,下则繁茂,而实绸繆轻利也。婉转,绸繆之称。”
(6).犹斡旋。从中调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而今小弟且把一封书打动他,做个媒儿,烦宗丈与小可婉转则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亲王为之婉转,遂得昭雪。”
《漢語大詞典》:郁纡(鬱紆)
(1).忧思萦绕貌。《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李周翰 注:“鬱紆,愁思繁也。”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诗:“故国方迢递,羈愁自鬱紆。” 明 郑若庸 《玉玦记·送行》:“伤离復伤离,别后增鬱紆。”
(2).盘曲迂回貌。 唐 魏徵 《述怀》诗:“鬱紆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石峰离立,色青白成纹,态鬱紆若鏤刻。” 清 周亮工 《金陵览古诗》序:“故其山鬱紆而妍媚,其水浩瀚而澂鲜。”
(3).形容烟气浓郁缭绕。 唐 杜甫 《天池》诗:“鬱紆腾秀气,萧瑟浸寒空。”
(4).殷切委婉。 明 方孝孺 《酒膳奉谢》诗:“衮衣登朝玉陛趋,至尊抚问情鬱紆。”
《漢語大詞典》:遗弓(遺弓)
(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3).吕氏春秋·贵公:“ 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