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围绕(圍繞)  拼音:wéi rào
1.环绕。《三国演义》第九回:「贼兵围绕内庭至急,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儒林外史》第三○回:「轩窗四起,一转都是湖水围绕。」
2.环绕著一事件或问题。如:「大家议论纷纷,话题全都围绕在公司裁员上。」
《國語辭典》:问对(問對)  拼音:wèn duì
1.发问。《左传。桓公十二年》:「灵王求后于齐,齐侯问对于晏桓子。」
2.作者自设问题,自解答,以明其志的文体。如屈原的天问、东方朔的答客难。
《漢語大詞典》:先决
为解决某一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的。如:先决条件。
《國語辭典》:讲演(講演)  拼音:jiǎng yǎn
将学术或意见有系统的对大众讲述。如:「他这次在会议上的讲演非常成功。」
《漢語大詞典》: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谓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语本《易·繫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花城》1981年第6期:“她这样做正说明她无比高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漢語大詞典》:一问摇头三不知(一問摇頭三不知)
犹一问三不知。红楼梦第五五回:“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分類:一问
《漢語大詞典》:序数词
回答“在什么序次上”这一问题的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
《国语辞典》:国统纲领(国统纲领)  拼音:guó tǒng gāng lǐng
中华民国政府在民国八十年为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所提出的战略设计,是制定大陆政策的指导原则。内容分为前言、目标、原则、进程四部分。进程又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三阶段。主要的精神在于:一、坚持和平统一中国的政策目标;二、以「一个中国两个政治实体」的架构处理两岸关系;三、和平渐进。统一没有设定「时间表」,而是经由有程序的交流建立统一的共识。全称为「国家统一纲领」。
《国语辞典》:线上叩应(线上叩应)  拼音:xiàn shàng kòu yìng
在网站提供的讨论空间,使用者针对某一问题,直接贴上讯息,发表意见。
《国语辞典》:特藏  拼音:tè cáng
依据性质与需要,特别蒐集某一形式、某一问题、某一年代、某些作家等特定对象的文物而言。
《国语辞典》:座谈会(座谈会)  拼音:zuò tán huì
召集相关人员,就某一问题互相交换意见而举行的会议。如:「学术座谈会」、「时事座谈会」。
《漢語大詞典》:活标本(活標本)
比喻可以用作典型说明某一问题的很现实的事物。 穆青 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有人说, 吴吉昌 的双秆棉是唯生产力论的活标本。”
《國語辭典》:苦心孤诣(苦心孤詣)  拼音:kǔ xīn gū yì
1.费尽心思,探索研究,达到他人无法并驾齐驱的境地。如:「他孜孜好学,其苦心孤诣,令我难望其项背。」
2.辛苦经营。《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来,给安龙媒张金凤二人执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诣也。」《文明小史》第六○回:「这也是诸君的苦心孤诣,兄弟何敢辜负?」
《國語辭典》:见仁见智(見仁見智)  拼音:jiàn rén jiàn zhì
对同一事情,每个人看法各异。如:「至于人类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國語辭典》:冥思苦想  拼音:míng sī kǔ xiǎng
形容动脑筋,反覆的思考。如:「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也作「冥思苦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