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独得(獨得)
(1).只得到。史记·儒林列传:“ 秦 时焚书, 伏生 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汉 定, 伏生 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 齐 鲁 之间。”
(2).犹自在,自得。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晋 孙绰 《太傅褚衮碑》:“穆然忘容,尘务不干其度;默尔独得,肤见莫测其奥。”晋书·孝友传·孙晷:“ 晷 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
(3).谓高超。文选·左思〈魏都赋〉:“荣操行之独得,超百王之庸庸。” 吕延济 注:“言 魏 主有让德,可谓美操高行,独得于此,超百王琐琐之道。”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和而有慨,异而不峻,渟心独得,标想千仞。”
(4).独特;独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此两个人是独得之见,谁人肯信。” 茅盾 《子夜》四:“他是在痛心他的独得之秘已经不成其为‘秘’。”
《漢語大詞典》:离离(離離)
(1).盛多貌。《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毛 传:“离离,垂也。” 郑玄 笺:“其实离离,喻其荐俎礼物多於诸侯也。” 孔颖达 疏:“言二树当秋成之时,其子实离离然垂而蕃多,以兴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时,其荐俎众多。”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薛综 注:“离离,实垂之貌。” 前蜀 贯休 《经弟妹坟》诗:“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离离。”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 蜀 锦载胡车,离离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浓密貌。 三国 魏 曹操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唐 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诗:“鬱鬱长堤土,离离浅渚毛。” 明 高启 《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诗:“远愁高树共离离,风逆潮声上浦迟。” 清 陈梦雷 《青青河畔草》诗:“离离万丈松,青青河畔草。” 李瑛 《战斗的城》诗:“如今,我看见当年签约的楼阁,早埋进离离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书大传卷三:“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皎皎白间,离离列钱。” 隋 虞世基 《讲武赋》:“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 宋 苏轼 《寄蕲簟与蒲传正》诗:“ 兰溪 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筯排霜脊。”
(4).旷远貌;空貌。 宋 苏轼 《郭熙画秋山平远》诗:“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疎林寄秋晚。”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碧琐离离,素女窥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龙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鲜貌。 五代 齐己 《还人卷》诗:“金梭札札文离离, 吴 姬 越 女羞上机。” 明 唐寅 《七夕赠织女》诗:“神云矫矫月离离,帝子飃颻即故期。” 孙世伟 《克庵寄示莅闽以来诗稿哀时感物忧谗畏讥赋此以志同声之感并呈朴庵》:“西维星象离离变,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为光彩、光荣。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离离令问,匪邇伊遥。”
(7).清晰貌;分明貌。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王琦 注:“即水清石见之意。” 明 李东阳 《赤壁图歌》:“姦雄僭窃何足数,青史离离后人看。”
(8).隐约貌。 唐 卢纶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夜峯何离离,月明落石底。” 明 张居正 《人日对雪赠朱镇山》诗:“九逵密如绣,双闕影离离。”
(9).若断若续貌;相连貌。 隋 卢思道 《孤鸿赋》:“行离离而高逝,响噰噰而相续。”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囀而一一皆圆。” 宋 苏轼 《文与可飞白赞》:“离离乎其远而相属,缩缩乎其近而不隘也。” 元 杨谦 《不碍云山楼歌》:“海之山兮离离,障我流兮东之。”
(10).懒散疲沓貌。荀子·非十二子:“劳苦事业之中,则儢儢然,离离然。” 杨倞 注:“离离,不亲事之貌。”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儢儢离离,谓不耐烦苦劳顿,嬾散疏脱之容也。”
(11).飘动貌;摇荡貌。文选·张衡〈思玄赋〉:“拽云旗之离离兮,鸣玉鸞之譻譻。” 张铣 注:“离离,飞貌。” 唐 白居易 《杂兴》诗之一:“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 明 方孝孺 《游石镜山》诗:“离离莫云合,矫矫孤鴈鸣。” 清 洪亮吉 《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记》:“随波离离,影界水陆,下拂鱼尾,上憇鸟足者,名曰葑田。”
(12).轻细貌。 唐 谢偃 《乐府新歌应教》诗:“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詎障尘。”
(13).悲痛貌;忧伤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曾哀悽欷,心离离兮。” 王逸 注:“离离,剥裂貌。”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离离掛空悲,慼慼抱虚警。” 清 孙枝蔚 《寄怀方尔止》诗:“离离怕见花枝动,蔼蔼长教酒盏亲。”
(14).独特貌;孤独貌。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愍兹珍木,离离幽独。” 唐 常建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诗:“离离一寒骑,嫋嫋驰白天。” 清 刘火炤 《泗州道上》诗:“极目离离土一丘, 汉 皇陵庙此山头。”
(15).象声词。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落槭槭之霜叶,叫离离之晚鸿。” 唐 温庭筠 《罩鱼歌》:“风颸颸,雨离离,菱茭刺,鸂鶒飞。” 清 金人瑞 《境智二童子》诗:“满口离离含黑墨,杏花坛上读书回。”
《漢語大詞典》:孤怀(孤懷)
(1).孤高的情怀。 唐 孟郊 《连州吟》:“孤怀吐明月,众毁烁黄金。” 宋 曾巩 《回枢密侍郎状》:“孤怀易感,重谊难忘。”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世事凭陵劫,孤怀寄落尘。”
(2).独特的见识。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班 氏閎识孤怀,不逮 子长 远甚。”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求其斟时弊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而况夫孤怀閎识,远瞩将来者乎?”
《漢語大詞典》:孤根
(1).独生的根。谓孤独无依或孤独无依者。 唐 张九龄 《叙怀》诗:“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唐 张九龄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诗:“孤根自靡託,量力况不任。”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柳亚子 《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披肝沥胆谈团结,赢得孤根泪似麻。”
(2).独立的根基;独特的根底。 唐 杜甫 《滟滪》诗:“ 灧澦 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三:“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金一 《文学观》:“ 杜 之《典》, 马 之《考》,尤掌故海也。 郑樵 孤根,前无古人。”
《漢語大詞典》:孤芳
(1).独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 南朝 梁 沈约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 唐 韩愈 《孟生诗》:“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于右任 《度陇杂诗》之四:“幽艷居丘壑,孤芳欣有托。”
(2).指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 惜抱 自守孤芳,以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一闕。”
《漢語大詞典》:典型
(1).亦作“ 典刑 ”。谓旧法,常规。诗·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郑玄 笺:“犹有常事故法可案用也。”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功利争先变法初,典型独守老成餘。”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七:“ 顿老 琵琶旧典刑,檀槽生涩响丁零。”
(2).典范。 宋 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诗:“天为移文象,人思奉典型。” 毛泽东 《追悼续范亭同志的挽词》:“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3).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郁达夫 《东梓关》:“这 竹园先生 ,也许是旧时代的这种人物的最后一个典型!” 巴金 《怀念老舍同志》:“ 老舍 同志是 中国 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
(4).具有代表性的。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墙上自然不缺少我们这‘文字国’最典型的方块字的装饰。” 峻青 《海啸》第一章十一:“他从这里看出了群众的力量,人民的热情。老猎人,就是他们当中最典型的一个。”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密林一日》:“落叶松和云杉中树龄最大的约八十岁左右,有二十厘米粗,十三米高,据说这是质量很高的典型林带。”
(5).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人物形象。
《漢語大詞典》:独见(獨見)
(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吕氏春秋·制乐:“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则明者又其一端耳。”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
(2).指一己之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予撰五言诗,於 魏 独取 阮籍 为一卷,而别於 鄴中 诸子。 晋 取 左思 、 郭璞 、 刘琨 为一卷……盖予之独见如此。”
(3).独自看见。 唐 杜甫 《石砚》诗:“巨璞 禹 凿餘,异状君独见。”
(4).单独接见。 唐 白居易 《与承宗诏》:“开独见之路,降非常之恩。”
《漢語大詞典》:诗仙(詩仙)
(1).指诗才飘逸如神仙的诗人。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 金 元好问 《杨秘监雪谷早行图》诗:“六月高楼汗如雨,岂知方外有诗仙。”红楼梦第七六回:“可见我们天天是捨近而求远。现在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2).指 唐 代诗人 李白 。由于 李白 诗‘笔落惊风雨’的独特风格, 贺知章 称其为“謫仙人”,故后人称 李白 为诗仙。 宋 杨万里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诗:“ 六朝 陵墓今安在?只有诗仙月下坟。” 金 赵秉文 《游上清宫》诗之二:“醉归扶路人争看,知是诗仙 閬苑 回。”《语文学习》1983年第12期:“ 唐 代诗人 李白 诗风雄奇豪放,人称‘诗仙’。”
《漢語大詞典》:独处(獨處)
(1).不与众偶。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 唐 韩愈 《韦公墓志铭》:“慊慊为人,矫矫为官……名声之下,独处为难,辩而益明,仇者所叹。”
(2).指男女无偶独居。亦泛指单独居处。《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嘆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元微 ﹞构一室在万花之中,独处於内。” 朱自清 《荷塘月色》:“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独特之处。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大要出於良知同,便各自为説何害……你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独处。”
《漢語大詞典》:燕尾
(1).燕子的尾羽。 清 陈维嵩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词:“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清 厉鹗 《雨中许莳庭春岩招同诚夫笠人泛舟北郭看花》诗之一:“风轻摇燕尾,雨细溼鹅儿。”
(2).燕尾分叉像剪刀,因用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后汉书·舆服志下:“负赤幡,青翅燕尾,诸僕射幡皆如之。”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蜚襳垂髾” 唐 李善 注:“ 司马彪 曰:‘襳,袿饰也;髾,燕尾也。’襳与燕尾,皆妇人袿衣之饰也。” 宋 梅尧臣 《送少卿知宣州》诗:“鸭头 吴 荡緑,燕尾 楚 船轻。” 宋 苏轼 《谢人惠云巾方舄》诗之一:“燕尾称呼理未便,剪裁云叶却天然。” 王十朋 集注引 林敏功 曰:“燕尾,谓巾也。”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人头上罩一方大红縐绸包头,从脑后燕尾边兜向前来,拧成双股儿在额上紥一个蝴蝶扣儿。”如:燕尾槽、燕尾服。
(3).本指 颜真卿 书体中捺脚处的一种独特风格,是捺笔结束时,先用力顿挫,再轻挑出锋所致。后人临 颜 体,捺划收笔出锋时,提笔空收笔锋,如张开的剪刀,乃为病笔。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漢語大詞典》:畸人
指有独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庄子·大宗师:“ 子贡 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成玄英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耦於俗。” 宋 陆游 《幽事》诗之二:“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十九:“幽谷有畸人,忍饥不肯仕。隣国闻其名,岂曰少知己。” 郭希仁 《从戎纪略》《钱君定三传》:“察形势,访奇杰, 燕 赵 畸人侠客,翕然与游。”
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刼,窅然空纵。” 郭绍虞 集解:“畸,奇异也……真,説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变形言鍊形而为气。此言畸人乘真,谓畸人乘其真气而上昇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原梦》:“身轻似翔,尘飞不颺,畸人惯走屏风上。”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又或易调改絃,别敍畸人异行,出於幻域,顿入人间。”
《漢語大詞典》:独照(獨照)
谓独到的眼光;独特的认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闚意象而运斤。” 元 马臻 《自适》诗:“我心苦用拙,绵绵抱独照。”
《漢語大詞典》:戛戛
亦作“戞戛”。
(1).龃龉貌。《关尹子·一宇》:“天物怒流,人事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戞戞乎鬭也。”
(2).艰难貌。 唐 韩愈 《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宋 沈辽 《杂诗》之五:“乃知戛戛行,皆为名所缚。”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録,与气禀未失之农人;求之於士大夫,戛戛乎难得矣。”
(3).独特貌。 明 方孝孺 《杨先生赞》:“不戞戞以为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言之四:“冠瀛为文,喜戞戞生造,硬语盘空。”参见“ 戛戛独造 ”。
(4).象声词。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鱼肉道人》:“夜闻林莽戛戛声,大蚺蛇入穴,继之者源源不已。” 曹禺 《日出》第四幕:“我梦见这一楼满是鬼……戛戛地乱叫。”
《漢語大詞典》:戛戛独造(戛戛獨造)
亦作“戞戛独造”。 形容文章别出心裁,富有独创性。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瓶水斋诗:“诸联戞戞独造,真无一语拾人牙后慧者。”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今且据行云流水之描,的是吾姊戛戛独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 韩愈 派诗人,自 孟郊 、 张籍 以次,都各有成就,他们的共同点是戛戛独造,异乎流俗。”
《漢語大詞典》:只眼(隻眼)
(1).比喻独特的见解。 宋 陆游 《书志》诗:“读书虽復具隻眼,贮酒其如无别肠。”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玉川子:“晚 唐 诗人,予最喜 玉川子 及 司空表圣 二人,人品甚高,不为势利所汨没,故其诗能不涉世俗蹊径,此非具隻眼者,安能别之。” 清 薛雪 一瓢诗话:“有志者当自具隻眼,溯流而上,必得其源。”
(2).围棋术语。一眼。成片白子或黑子中之空隙,对手不能下子,但只眼不成活棋。 唐 王绩 《围棋诗》残句:“双关防易断,隻眼畏难全。”
《漢語大詞典》:奇崛
亦作“ 奇倔 ”。
(1).奇特挺拔。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一:“悬崖抱奇崛,絶壁驾崚嶒。” 五代 齐己 《江上夏日》诗:“无处清阴似 剡溪 ,火云奇崛倚空齐。” 郭沫若 《丁东草·石榴》:“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2).独特不凡。 唐 陆贽 《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自揣凡庸之才,又无奇崛之効。”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一:“形神魁壮,趣向奇崛,爱兵好勇,不事田产。” 明 方孝孺 《题南屏对雪图》诗:“吾知 王 也奇崛人,新诗妙墨俱絶伦。”
(3).谓笔墨新奇刚健。 宋 姜夔 续书谱:“大凡学草书,先当取 张芝 、 皇象 、 索靖 等……然后仿 王右军 ,申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此篇多使实字,奇崛有骨。”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吴宽》:“﹝ 文定 ﹞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倔,虽规模於 苏 ,而多所自得。”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秋夜》--写景,状物,想象分子多,文字奇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