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倾心(傾心)
(1).向往;仰慕。 南朝 梁 庾肩吾 《有所思行》:“悵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天下倾心,尽当年之意气。”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半山咏扬雄:“ 水心 叶公 ,著习学记言,讥评古今,无全人矣,独於 雄 倾心焉。” 陈毅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倾心甚,看回天身心,绝代风骚。”
(2).指男女之间钟情爱慕。 巴金 《家》十一:“二哥近来很倾心于 琴姐 ,他已经向我说过。”
(3).尽心;诚心诚意。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性敏给,倾心承接,称誉日闻。” 唐 元稹 《华三巫》诗:“使我倾心事尔巫,吾寧驱车守吾道。”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妾身虽在烟花之中,那些浮浪子弟,未尝倾心交往。” 徐迟 《地质之光》:“在座的一些同志便一个个告辞,退出了房间,知道他们要倾心长谈了。”
(4).指葵藋之类植物本性倾向于太阳。比喻忠贞不二。 唐 刘长卿 《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明 何景明 《赠望之》诗之四:“孤葵慕太阳,倾心量不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悟情》:“又何必作葵藿之倾心,杨花之飘荡耶!”参见“ 倾葵 ”。
《漢語大詞典》:倾葵(傾葵)
葵花倾向太阳。比喻忠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愿俱亡不负倾葵,肯偷生去学飞蓬?”参见“ 倾阳 ”。
《漢語大詞典》:研精
(1).尽心;专心。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 彧 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鋭,以抚庶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2).穷究精义。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 朱穆 好学,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独笑。”
(3).犹精研。后汉书·曹褒传:“﹝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 叔孙通 为 汉 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术,研精道训,务究本源。”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士之欲得志於时者,莫不研精学问,标新领异,以自取重。”
《漢語大詞典》:极意(極意)
(1).尽意;尽心。史记·乐书:“放弃,极意声色, 祖伊 所以惧也。”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 刘 李 二子方将极意於斯文,因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音焉。” 明 唐顺之 《盛孺人墓志铭》:“孺人既以童而妇,婉婉自属於其姑 钱孺人 ,姑亦极意拊育之如其女。”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学画患太似:“ 麓臺先生 以画妙天下,一时受业者多极意临摹,惟恐不似。”
(2).犹恣意。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燿,无结秀之勋。”晋书·宣帝记:“昔 赵高 极意, 秦 是以亡; 吕霍 早断, 汉 祚永延。”
《漢語大詞典》:竭诚(竭誠)
忠诚;尽心。汉书·刘向传:“赖忠正大臣 絳侯 、 朱虚侯 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 刘氏 復安。”旧唐书·德宗纪上:“赖天地降祐,人祇协谋,将相竭诚,爪牙宣力,羣盗斯屏,皇维载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妾竭诚终日,君即醉,请一琖而别。”
《漢語大詞典》:竭心
犹尽心。 汉 祢衡 《鹦鹉赋》:“苟竭心於所事,敢背惠而忘初?”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一状》:“自领经略之任,竭心戎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维时, 鼐 竭心筹之,无出碉堡为上。”
分類:尽心
《漢語大詞典》:倾意(傾意)
(1).谓惑乱人的心志。汉书·佞倖传赞:“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故事有顺而相贼,反而相成。美疢之滋毒,不若药石之生我也;柔曼之倾意,不若奇丑之益德也。”
(2).犹尽心。三国志·吴志·陈表传:“ 表 欲得战士之力,倾意接待。”
(3).迎合,奉承。南史·王弘传:“﹝ 王僧达 ﹞表谢,言不能因依左右,倾意权贵。”
《漢語大詞典》:悉意
尽心。汉书·元帝纪:“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悉意以陈,极言无隐。” 明 唐顺之 《告病疏》:“此宠荣之至极,而臣子所宜悉意委身,以效报称之日也。”
分類:尽心
《漢語大詞典》:罄心
尽心。北史·辛公义传:“上喜曰:‘唯我 公义 ,奉国罄心。’”
分類:尽心
《漢語大詞典》:抽肠(抽腸)
(1).剖腹取肠。谓杀戮。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梁元帝 时,有一学士……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 周逖 抽肠衅鼓云。”
(2).比喻尽心;尽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 吕延济 注:“抽,拔也。言尽心也。”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姦逆。”
《漢語大詞典》:肆心
(1).用心;尽心。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澄视於秋毫者,不见天文之焕炳;肆心於细务者,不觉儒道之弘远。”南史·齐纪上·高帝:“公有济天下之勋,重之以明哲,道庇生灵,志匡宇宙,勠力肆心,劬劳王室,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犹恣意。北史·崔宏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瑕,冀得肆心。”
《漢語大詞典》:谨心(謹心)
尽心。 宋 刘攽 《朝奉大夫通判定州胡及可权知吉州制》:“尔其谨心詔条,强力民务,思有可纪,以副迁宠。”
分類:尽心
《漢語大詞典》:率心
(1).任其心意。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义康 素无术学,闇於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復存君臣形迹,率心逕行,曾无猜防。”
(2).犹本性。南齐书·谢超宗传:“根性昏动,率心险放,悖议爽真,嚣辞犯实。”
(3).尽心。魏书·张衮传:“ 袞 遇创业之始,以有才謨见任,率心奉上,不顾嫌疑。”
分類:尽心心意
《漢語大詞典》:竭情
(1).尽心。左传·昭公二十年:“夫子之家治事,言於 晋国 ,竭情无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离合根:“为人臣常竭情悉力而见其短长,使主上得而器使之。”
(2).刻意。 晋 陆机 《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分類:尽心刻意
《漢語大詞典》:顷心(頃心)
尽心;诚心诚意。《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唯诺即行,日夜奔波,即达前所。廵街历(歷)巷,注耳顷心。”参见“ 倾心 ”。
《漢語大詞典》:倾心(傾心)
(1).向往;仰慕。 南朝 梁 庾肩吾 《有所思行》:“悵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天下倾心,尽当年之意气。”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半山咏扬雄:“ 水心 叶公 ,著习学记言,讥评古今,无全人矣,独於 雄 倾心焉。” 陈毅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倾心甚,看回天身心,绝代风骚。”
(2).指男女之间钟情爱慕。 巴金 《家》十一:“二哥近来很倾心于 琴姐 ,他已经向我说过。”
(3).尽心;诚心诚意。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性敏给,倾心承接,称誉日闻。” 唐 元稹 《华三巫》诗:“使我倾心事尔巫,吾寧驱车守吾道。”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妾身虽在烟花之中,那些浮浪子弟,未尝倾心交往。” 徐迟 《地质之光》:“在座的一些同志便一个个告辞,退出了房间,知道他们要倾心长谈了。”
(4).指葵藋之类植物本性倾向于太阳。比喻忠贞不二。 唐 刘长卿 《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明 何景明 《赠望之》诗之四:“孤葵慕太阳,倾心量不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悟情》:“又何必作葵藿之倾心,杨花之飘荡耶!”参见“ 倾葵 ”。
《漢語大詞典》:悠悠
(1).思念貌;忧思貌。《诗·邶风·终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郑玄 笺:“言我思其如是,心悠悠然。”后汉书·章帝纪:“中心悠悠,将何以寄?” 唐 乔知之 《定情篇》:“去时恩灼灼,去罢心悠悠。”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心绪悠悠,不明白这场迤逗。”
(2).辽阔无际;遥远。《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 传:“悠悠,远意。”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九:“世路廓悠悠, 杨朱 所以止。”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弟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鼎鼎百年言笑速,悠悠万里别离难。”
(3).久长;久远。《楚辞·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唐 杜甫 《发秦州》诗:“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明 李东阳 《次钱与谦修撰韵》:“有口莫问天,天道长悠悠。” 韩北屏 《非洲夜会·非斯印象》:“我们可以从那里读到历史的章节,可以辨认出悠悠岁月的容貌。”
(4).连绵不尽貌。 晋 左思 《吴都赋》:“直衝涛而上瀨,常沛沛以悠悠。” 唐 温庭筠 《梦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暉脉脉水悠悠。” 清 许承钦 《回风矶》诗:“长年憎去楫,贾客怨回风,不分乾坤意,悠悠尽向东。” 朱德 《花溪》诗:“春风送暖百花开,流水悠悠曲折回。”
(5).众多貌。史记·孔子世家:“ 桀溺 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后汉书·朱穆传:“然而时俗或异,风化不敦,而尚相诽谤,谓之臧否。记短则兼折其长,贬恶则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称乎!” 李贤 注:“悠悠,多也。称,举也。” 晋 傅玄 《两仪诗》:“日月西流景东征,悠悠万物殊品名。” 唐 欧阳詹 《怀忠赋》:“欲悠悠而罔极,毒浩浩其无涯。” 宋 曾巩 《雪后》诗:“风光苒苒流双轂,人事悠悠寄一枰。”
(6).世俗;一般。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二:“摆脱悠悠谈,请从余听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僕以礼处足下,则足下长者,僕心未忍;欲以故人处足下,则虑悠悠之人,以僕为诡。” 明 何景明 《赠李献吉》诗之三:“悠悠行路子,谁为识其音。”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张羽军:“大丈夫一日定交,则终身生死以之。彼须金而结者,悠悠世上人耳,非所望於公也。”
(7).引申为庸俗,荒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大笑成文,亦一快事,何至以此褫革,如此主司,寧非悠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然官宰悠悠,竖人毛髮,刀震震入木,何惜不略移牀上半尺许哉?” 何垠 注:“悠悠,繆悠也。”
(8).指世俗之人,众人。宋书·刘穆之传:“﹝ 诸葛长民 ﹞乃屏人谓 穆之 曰:‘悠悠之言,皆云太尉与我不平。’” 宋 苏舜钦 《答和叔春日舟行》诗:“寄语悠悠莫疑我,五湖今作狎鸥翁。”
(9).飘动貌。《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 臧克家 《泪--悼念周总理》诗:“半旗悠悠,秋风漫吹。”
(10).动荡;飘忽不定。孔丛子·对魏王:“今天下悠悠,士亡定处,有德则往,无德则去。”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诗之一:“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三折:“还只道沉沉的卧著床褥,谁知他悠悠的赴了冥途。” 周肖 《霞岛》第六章:“夜深了,乳白色的夜雾飘飘悠悠,漫上了座落在半坡的操场。”
(11).游荡貌;懒散不尽心貌。 唐 高适 《涟上送别王秀才》诗:“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朱子语类卷六七:“某病后,自知日月已不多,故欲力勉。诸公不可悠悠!” 明 王廷相 《雅述上》:“机虽日发乎前,不过悠悠坐视而已,此国事所以日不可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世之折狱者,非悠悠置之,则縲繫数千人而狼籍之耳。”
(12).闲适貌。梁书·张充传:“若廼飞竿钓渚,濯足沧洲;独浪烟霞,高卧风月。悠悠琴酒,岫远谁来;灼灼文谈,空罢方寸。”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金 麻革 《晚步张巩田间》诗:“悠悠独鸟穿云下,策策寒乌掠日飞。” 清 卓尔堪 《雨中过秋浦》诗:“岸花红寂寂,江鸟白悠悠。”
(13).形容声音气息缓慢细长。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夜静羣动息,蟪蛄声悠悠。”《水浒传》第八一回:“ 李师师 执盏擎杯,亲与 燕青 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嬈声嗽,来惹 燕青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安公子 此时已是魂飞魄散,背了过去,昏不知人,只剩得悠悠的一丝气儿在喉间流留。”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愫方 :(悠悠地)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
(14).黝黑幽暗貌。悠,通“ 儵 ”。 南朝 梁简文帝 《华阳陶先生墓志铭》:“鬱鬱方崖,悠悠洞天,三山白鹤,何时復旋。”《西游记》第六一回:“只杀得星不光兮月不皎,一天寒雾黑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