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槐厅(槐廳)
唐 宋 时学士院中的厅名。 宋 梅尧臣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诗:“閒寻前代迹,浄扫古槐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閤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閤者,多至入相。”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元僚白髮领槐厅,风度须看似 九龄 。”
《漢語大詞典》:禁职(禁職)
指翰林院学士等宫廷中的文学侍从官职。旧唐书·韦温传:“寻知制誥,召入翰林为学士。以父职禁廷,忧畏成病,遗诫不令居禁职,恳辞不拜。”
《漢語大詞典》:直院
宋 代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学士职者称“直院”。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国朝学士舍人皆置直院。”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下:“已而 持国 ( 韩持国 )、 元素 ( 杨元素 )皆补外, 厚之 ( 元厚之 )尹京,后三年復与 元素 还职,而 邓文约 相继为直院,则三人之名又皆从绞丝,盖终始皆同,决非偶然。”宋史·职官志二:“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
《國語辭典》:书坊(書坊)  拼音:shū fāng
旧时刻印并出售书籍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里有极大的书坊,还可逗著他们刻这三部书。」也称为「书铺」、「书店」。
《國語辭典》:院长(院長)  拼音:yuàn zhǎng
1.唐代御史拾遗的别称。
2.各公私机构或学校,以院为名者,其最高长官称为「院长」。如:「行政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3.宋时的低阶军官,司缉捕之事。《水浒传》第三八回:「湖南一路,节级都称呼做院长。」
《国语辞典》:燕子笺(燕子笺)  拼音:yàn zǐ jiān
传奇名。明阮大铖作。演唐士人霍都梁与酆学士女飞云及妓女华行云遇合的故事,剧中关目为燕子衔笺,故称为《燕子笺》。
《漢語大詞典》:北廊
指学士院。旧唐书·李绛传:“ 絳 后因 浴堂 北廊奏对,极论中官纵恣,方镇进献之事, 宪宗 怒,厉声曰:‘卿所论奏,何太过耶?’ 絳 前论不已。”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北廊奏事,有如 李絳 之忠;中禁论兵,復数 毕諴 之智。”参见“ 北扉 ”。
分類:学士
《漢語大詞典》:北扉
(1).谓监狱。北寺的代称。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
(2).北向的门。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唐 制……又学士院北扉者,为其在浴堂之南,便於应召。”因以“北扉”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二:“今臣与兄 軾 皆尘西掖,继入北扉,曾未三年,遍经两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续编〉小引》:“昔吾家 存中 ,身处北扉,淹该絶世,故《笔谈》一书,传诵至今。”
(3).借指学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外国·朝鲜国诗文:“我之衔命者,才或反逊之,前辈一二北扉,遭其姗侮非一,大为皇 华 之辱。”
《漢語大詞典》:三学士(三學士)
谓 唐 代翰林院、弘文馆、集贤院三院学士。新唐书·百官志一:“ 唐 之学士,弘文、集贤分隶中书、门下省,而翰林学士,独无所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休为这翠幃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
《漢語大詞典》:咨报(諮報)
(1).禀报、上报。 唐 韩愈 《与郑相公书》:“伏惟不至远忧,续其一一諮报,不宣。”
(2).特指 唐 宋 学士院向三省申报文书。亦指所申报的文书。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翰苑故事:“公文至三省,不用申状,但尺纸直书其事,右语云:‘諮报尚书省伏候裁旨,月日押。’谓之諮报。” 宋 刘克庄 《转调二郎神》词“没一字諮尚书省”自注:“学士院文字至朝廷,皆云諮报,不云申也。”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文书:“諮报,学士院关报朝省之称。”参见“咨报。”
《漢語大詞典》:银台门(銀臺門)
宫门名。 唐 时翰林院、学士院都在 银台门 附近,后因以 银台门 指代翰林院。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臺门 ,著书独在金鑾殿。”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少章》:“出入 银臺门 ,为米不为醴。”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出 银臺门 乘马,谓之大三味,如释氏之去缠缚而自在也。”亦省作“ 银臺 ”。 宋 陆游 《后园闲步》诗:“人生要是便疏豁, 金马 、 银臺 莫问津。” 钱仲联 校注引 李肇 翰林志:“翰林院在 银臺门 北。” 清 郑燮 《送陈坤秀才入都》诗:“长风吹天片云邈, 银臺 万树含烟翻。”
《漢語大詞典》:八花砖(八花塼)
唐德宗 时翰林院厅前有花砖道,学士入值以日影及五砖时为准, 李程 每于日影过八砖始至,人号为“八砖学士”。见 唐 李肇 翰林志。后以“八花塼”为任职翰林院的典实。亦用为晚起的典实。 宋 陆游 《晚起》之一:“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鑾过八砖。”
《漢語大詞典》:视草台(視草臺)
古代学士院起草或修正诏谕的地方。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学士院玉堂……堂中设视草臺,每草制,则具衣冠据臺而坐,今不復如此,但存空臺而已。” 元 吴师道 《次韵张仲举助教上京即事》之四:“紬书共启缄金匱,持笔行登视草臺。”
《國語辭典》:集贤殿(集賢殿)  拼音:jí xián diàn
唐代设立的文学三馆之一,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等事的官署。原名「集仙殿」,至唐玄宗开元中改称为「集贤殿」。以五品以上为学士,宰相知院事。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旧唐书。卷一○六。列传。李林甫》:「即日林甫代九龄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国语辞典》:包融  拼音:bāo róng
人名。唐润州延陵人,生卒年不详。仕为怀州司户、集贤院值学士,历大理司直。工诗,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称为「吴中四士」。著有诗一卷。
《漢語大詞典》:鹓禁(鵷禁)
指中书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佛对 坡 介] 子瞻 既已深居鵷禁,因何反謫熊车?[ 坡 ]缘中谗言,故投荒裔。”按, 苏轼 在知 杭州 前为翰林院学士知制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