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紧箍咒(緊箍咒)  拼音:jǐn gū zhòu
明吴承恩《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的咒语,可将套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缩紧,使他头痛难忍。后比喻使人烦恼、不自在的话。《十二楼。三与楼。第一回》:「那些放帐的人少不得一齐逼讨,念起『紧箍咒』来,不怕他不寻头路。」
《漢語大詞典》:咒厌(呪厭)
古代僧、道、方士以念咒语制服人或物的法术。南史·僧昭传:“ 梁 武陵王 纪 为 会稽 太守,宴坐池亭,蛙鸣聒耳。 王 曰:‘殊废丝竹之听。’ 僧昭 呪厌十许口便息。”
《漢語大詞典》:护身咒(護身咒)
用以护身辟邪的咒语。亦指护身符。 唐 王建 《隐者居》诗:“朱书护身咒,水噀断邪刀。”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 王灵仙 向屋子的四角扬起了打鬼沙,高举左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掐成箭诀,口里念起护身咒。”参见“ 护身符 ”。
《國語辭典》:护身符(護身符)  拼音:hù shēn fú
1.道士或巫师所画的似字非字的图形,或念过咒的物品,据说佩带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灾、保护生命。也称为「护符」。
2.比喻保护自己,使自己避免困难或被惩罚的人或物。《红楼梦》第七九回:「日日忙乱著,薛蟠娶过亲,自为得了护身符,自己身上分去责任,到底比这样安宁些。」《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我同了玉格带上戴勤随缘儿,再带上十三妹那张弹弓,岂不是绝好的一道护身符么?」也称为「护符」。
《國語辭典》:天诛地灭(天誅地滅)  拼音:tiān zhū dì miè
恶贯满盈,为天地所不容。《红楼梦》第二九回:「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
《国语辞典》:天灵灵,地灵灵(天灵灵,地灵灵)  拼音:tiān líng líng,dì líng líng
传统巫师作法时的咒语。如:「天灵灵,地灵灵,变!」
《国语辞典》:天地鬼神  拼音:tiān dì guǐ shén
天地间负责奖惩的鬼神。多用作赌咒语。《红楼梦》第四六回:「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著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作则已,一作定要作个痛快淋漓,才消得我这副酸心热泪。这条心可以对得起天地鬼神。」
《国语辞典》:钧语(钧语)  拼音:jūn yǔ
法语、咒语。《西游记》第一一回:「我领了十五万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分类:法语咒语
《漢語大詞典》:画符念咒(畫符念咒)
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令人难以索解。 瞿秋白 《乱弹·哑巴文学》:“两千多年 中国 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绝妙工具。”
《漢語大詞典》:秽迹咒(穢跡呪)
旧时僧人所诵以为能消灾解厄的一种咒语。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净眼僧:“ 传法寺 净眼僧 ,能用药煮乌头,施人治百疾,皆验,又以秽跡呪治痁。”
分類:咒语
《漢語大詞典》:婆罗门咒(婆羅門呪)
古代 印度 宗教咒语。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盘陀王 ﹞向 乌场国 学婆罗门呪,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左金吾将军 杜元谈 诵婆罗门呪。” 胡三省 注:“今所谓 天竺 神咒也。”
《漢語大詞典》:金箍咒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收紧 孙悟空 头上金箍的咒语。《四游记·观音路降猴妖》:“又把三篇金箍儿咒念熟,假如路上降来的妖怪,可叫他跟取经人,收心向善;若不服,可念此箍儿咒,自然见面生服。”后比喻用以束缚的东西。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任你怎样地努力,怎样地挣扎,总不外是一个沐猴而冠,总打不破这样一条宿命的金箍咒。” 刘笃庆 《把敌人挤出蒲阁寨》:“这挤敌人的‘挤’字就像金箍咒,箍得敌人整天嚎叫。”
《漢語大詞典》:啉啉
咒语中的用字。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正旦……念呪云]天啉啉,地啉啉,魔啉啉,唵啉啉,吾奉九天玄女急急如律令,摄。”
分類: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