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37,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回易
阎罗
寺主
司事
画稿
炎帝
当局
铨部
典郡
监国
匠人
重将
主计
司会
受成
《國語辭典》:回易  拼音:huí yì
交易。指以物易物。《元史。卷一三。世祖本纪十》:「敕中书省整治钞法,定金银价,禁私自回易,官吏奉行不虔者罪之。」
《國語辭典》:阎罗(閻羅)  拼音:yán luó
地狱中的鬼王。为梵语Yama的音译。在佛经中他既是地狱的审判者,但同时也承受地狱的烧炙毒痛之苦。在中国民间更进一步发展成十阎罗王乃至十八阎罗王的信仰。《大楼炭经》卷二:「阎罗王昼夜各三过烧热铜,自然火在前宫中。」也称为「阎摩」、「阎魔」、「阎魔王」、「阎罗王」、「阎君」、「阎王」、「阎王老子」、「阎王爷」、「琰魔王」。
《漢語大詞典》:寺主
(1).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 东汉 时立 白马寺 ,有知事之名, 东晋 以后始称寺主。魏书·释老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唐六典卷四:“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摩摩帝”下引《僧史略》:“详其寺主,起乎 东汉 白马寺 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 东晋 以来,此职方盛,故 梁武 造 光宅寺 ,召 法云 为寺主,创立僧制。”
(2). 宋 政和 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國語辭典》:司事  拼音:sī shì
1.职官名。掌理营造或农事。
2.会馆、公所中管理帐目杂务的人。
《國語辭典》:画稿(畫稿)  拼音:huà gǎo
1.图画的底稿或稿本。如:「他定期把画稿送往杂志社印刷发表。」
2.旧时官员在公文稿上签字表示认可。清。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又颁堂谕一通,不在内廷行走之尚书侍郎,日日入署,无须在宫门画稿,如此则堂事肃矣。」
《國語辭典》:炎帝  拼音:yán dì
帝号。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那时诸侯皆已顺从,独蚩尤共著炎帝侵暴诸侯,不服王化。」
《國語辭典》:当局(當局)  拼音:dāng jú
1.身当其事的人。汉。桓宽《盐铁论。刺复》:「从旁议者,与当局者异忧。」
2.负责其事的机构。如:「治安当局」、「有关当局」。
《國語辭典》:铨部(銓部)  拼音:quán bù
吏部的别名。参见「吏部」条。
《漢語大詞典》:典郡
主管一郡政事,谓任郡守。汉书·云敞传:“ 唐林 言 敞 可典郡,擢为 鲁郡 大尹。” 唐 李嘉祐 《送卢员外往饶州》诗:“为郎復典郡,锦帐映朱轮。”
《國語辭典》:监国(監國)  拼音:jiān guó
1.古代君主外出,由太子留守,代理监临国事。《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
2.当国家非常时期,新君未正大位时,由近亲代理国事,称为「监国」。如明景帝。
3.代幼君处理国政的人。如清末溥仪年幼,其父载沣即为监国摄政王。
《國語辭典》:匠人  拼音:jiàng rén
木匠、工匠。《墨子。天志上》:「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树本就好做屋柱,枝条大者,就好做梁,细者就好做椽,却不省了匠人工作。」
《漢語大詞典》:重将(重將)
主管辎重的将领。一说,持重的将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南安严侯 宣虎 ﹞以重将破 臧荼 ,侯,九百户。” 颜师古 注:“重将者,主将领輜重也。一曰持重之将也。”
《國語辭典》:主计(主計)  拼音:zhǔ jì
1.职官名。汉代时掌管国家财政,计算出入。《汉书。卷四二。张苍传》:「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
2.现称主管岁计、会计、统计的部门。如:「主计处」、「主计室」。
《國語辭典》:司会(司會)  拼音:sī huì
职官名。周礼天官之属,职掌考核邦国政务和各官员的治绩,以及财税经济等。
《漢語大詞典》:受成
(1).接受已定的谋略。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受命於祖,受成於学。” 孔颖达 疏:“受成於学者,谓在学谋论兵事好恶可否,其谋成定。受此成定之谋,在於学里,故云受成於学。”
(2).引申为办事全依主管者的计划而行,不自作主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豆卢革 受成而已,无所裁正。”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所谓四局官,止於受成,坐肆而已。”
(3).听受出师成功的禀告。为旧时军制中的一种礼仪。清史稿·礼志九:“ 有清 武功燀赫,凡师征、受成、讲肄、行围诸礼节,厥制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