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槐国蚁(槐國蟻)
“槐安梦”中之蚁。喻指人生如梦,富贵虚无。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渡江后车上作》词之二:“梦裡悲欢 槐国 蚁,世间得丧隣翁马。”参见“ 槐安梦 ”。
分類:富贵虚无
《漢語大詞典》:槐安梦(槐安夢)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
《漢語大詞典》:形虚
谓使一切形器归于虚无。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 王先谦 集解:“劳於蹇难浅薄之事,而欲导羣物以成兼济之功,虚形器以合太一之理。”
《国语辞典》:崇有论(崇有论)  拼音:chóng yǒu lùn
文章名。晋裴頠撰。晋时佛老虚无清谈之说盛行,裴頠遂著崇有论本儒说以矫时弊。
《漢語大詞典》:焰幻
亦作“燄幻”。 谓虚无变灭,如焰如幻。焰和幻是大乘关于“空”的十种譬喻的两种。见《大日经》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佛图澄:“贫道燄幻之躯,化期已及,既荷恩殊重,故逆以仰闻。”
分類:虚无大乘
《漢語大詞典》:获落(獲落)
空廓。引申为空虚无用。 明 高启 《鹤瓢》诗之一:“ 壶公 本解飞腾术, 丁令 寧为获落材。”
《國語辭典》:虚室生白(虛室生白)  拼音:xū shì shēng bái
比喻心境若能保持虚静,不为欲念所蒙蔽,则能纯白空明,真理自出。语出《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漢語大詞典》:玄净
空虚,虚无。后汉书·天文志上“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南朝 梁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灵宪》:“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为象。”
分類:空虚虚无
《漢語大詞典》:玄眇
(1).道家形容道的虚无渺茫,亦以指道。鹖冠子·能天:“軼玄眇而后无,抗澄幽而思谨焉。” 陆佃 解:“言圣人超天下之理,然后忘物。”《淮南子·齐俗训》:“﹝ 王乔 等﹞遗形去智,抱素返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唐 李华 《含英殿赋》:“身居玄眇,心与万姓同畎亩之劳。”
(2).深奥;微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医方:“医方等録,虽亦称述 黄岐 ,然文字古奥,语致玄眇。”
《国语辞典》:弄鬼搏沙  拼音:nòng guǐ bó shā
把力气耗费在虚无飘渺的鬼怪和琐碎繁多的细沙上。比喻徒费心力。明。康海《中山狼杂剧》第一折:「谁弱谁强排蚁阵,争甜争苦闹蜂衙。但逢著称孤道寡,尽教他弄鬼搏沙。」
《国语辞典》:老庄思想(老庄思想)  拼音:lǎo zhuāng sī xiǎng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通称。主张宇宙的本源是虚无,故宜以无为处事,而无为实即无所不为。老庄思想教人要顺应自然、知足常乐、清心寡欲,故亦具实用功效,实不同于单纯的消极思想。如:「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哲学论辩,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不涉及现实事务。」
《国语辞典》:万境归空(万境归空)  拼音:wàn jìng guī kōng
形容最后一切归于虚无。《红楼梦》第一回:「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漢語大詞典》:摦落
谓空虚无实貌。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名为目营四海,实乃与里巷嗇天同其傖陋,斯亦摦落不材之至矣。”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虽日言帝国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而无术以行之,则摦落亦犹是也。”
《國語辭典》:捕风弄月(捕風弄月)  拼音:bǔ fēng nòng yuè
比喻追逐虚幻,毫无凭据。《隋唐演义》第一二回:「响马得财漏网,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著落在我身上,要捕风弄月,教我那里去追寻?」也作「系风捕景」。
《漢語大詞典》:清谈派(清談派)
六朝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思想流派,他们多用 老 庄 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玄理,以 阮籍 、 嵇康 、 山涛 、 王戎 、 向秀 、 刘伶 、 阮咸 竹林七贤为其代表。
《國語辭典》:掊斗折衡  拼音:pǒu dǒu zhé héng
剖开量物的斗,折断称物的衡。指废除让人争多论少的斗衡。《庄子。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