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期月
终期
应期
难期
子期
自期
钟期
年期
未期
花期
人期
愆期
风期
秋期
如期
《國語辭典》:期月  拼音:jī yuè
1.一个月。《礼记。中庸》:「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宋。朱熹。章句:「期月,匝一月也。」《南齐书。卷二二。列传。豫章文献王》:「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宋。秦醇《谭意哥传》:「更期月,亲已约孙贳殿丞女为姻。」
2.一年、周年。《论语。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左雄》:「观政于亭传,责成于期月。」晋。潘岳 悼亡诗三首之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亹亹期月周,戚戚弥相悯。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國語辭典》:终期(終期)  拼音:zhōng qí
法律行为消灭的时点。例如于使用借贷契约中约定,借用人应于5月1日归还借用物,则此日为使用借贷契约的「终期」。
分類:末期晚期
《漢語大詞典》:应期(應期)
(1).顺应期运。 三国 魏 曹植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於赫四圣,运世应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陛下应期万世,接统千祀。” 唐 李白 《当涂李宰君画赞》:“应期命世,大贤乃生。”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林宗 才非应期,器不絶伦。”
(2).犹如期。 唐 韩愈 《贺雨表》:“龙神效职,雷雨应期。”
《高级汉语词典》:难期
难及,难于企及
《漢語大詞典》:子期
即 锺子期 。 春秋 时 楚 人,精于音律,与 伯牙 友善。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子期 听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唐 李峤 《琴》诗:“ 子期 如可听,山水响餘哀。” 唐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诗:“三尺焦桐七条线, 子期 师旷 两沉沉。”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 子期 子野 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参见“ 伯牙 ”。
《國語辭典》:伯牙  拼音:bó yá
人名。春秋时善鼓琴者,与钟子期友善。《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也称为「伯子牙」。
《漢語大詞典》:自期
(1).自己期望;自许。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 宋 陆游 《书怀》诗:“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金史·文艺传下·李纯甫:“ 纯甫 为人聪敏,少自负其材,谓功名可俯拾,作《矮柏赋》,以 诸葛孔明 、 王景略 自期。”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卿以古人自期,致君安国,不计爵禄,朕所深信。”
(2).自订期限。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 宋 苏辙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3).自己认定;自认为。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自期必死,而卒未尝死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仁义礼智》:“徒自期于心无愧者,其人忠信而不好学,往往出于此。”
《國語辭典》:钟期(鍾期)  拼音:zhōng qí
春秋楚人钟子期。参见「钟子期」条。
《國語辭典》:钟子期(鍾子期)  拼音:zhōng zǐ qí
人名。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详。与伯牙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已无知音,乃毁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简称为「钟期」。
《漢語大詞典》:年期
(1).年纪的期限,寿限。抱朴子·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託世飘迅而不再。”
(2).规定的年限。 明 李东阳 《明故翰林院编修谢公墓志铭》:“近制非满十载者不得告,居常鬱鬱,至夜不能寐。今以年期且及,方具疏,未上,而 文林公 之讣至矣。”
《漢語大詞典》:未期
无期。谓不知何日。 汉 张衡 《归田赋》:“徒临川以羡鱼,俟 河 清乎未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王公 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復谈!’” 宋 欧阳修 《与曾宣靖公》:“未期良会,冬暖保重。” 明 梁辰鱼 《双调玉包肚·毘陵送洪宪副赴郧阳》曲:“故人千里,远迢迢重来未期。”
亦作“ 未朞 ”。不满一周岁。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诗:“窃食 东州 岁未朞, 蓬莱 人问几时归。”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未期,囹圄多空,而枹鼓几熄。”
《國語辭典》:花期  拼音:huā qí
植物开花的时期。宋。苏轼 杭州牡丹开时诗:「羞归应为负花期,已见成阴结子时。」
分類:植物开花
《韵府拾遗 支韵》:人期
谢灵运文岂望人期颇以山招
《國語辭典》:愆期  拼音:qiān qí
误期、过期。《易经。归妹卦。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分類:误期失期
《漢語大詞典》:风期(風期)
(1).犹风信。 南朝 梁 任昉 《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胜寄冥通,谅有风期之迟。” 隋 虞世基 《秋日赠王中舍》诗:“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仇兆鳌 注:“风期,恐是言风信。”
(2).风度品格。晋书·习凿齿传:“其风期俊迈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贫道重其神骏”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支道林 ﹞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
(3).犹友谊、情谊。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倾意气於一言,缔风期於千祀。” 宋 司马光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曾无礼节间,但以风期亲。”
(4).风光。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相去数百年,风情宛如昨。”
《國語辭典》:秋期  拼音:qiū qí
约定在秋天相会的日期。亦指牛郎织女相会时的七夕。唐。沈佺期 牛女诗:「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
《國語辭典》:如期  拼音:rú qí
按照约定的期限。如:「如期完工」。《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上。谢夷吾》:「豫剋死日,如期果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