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当世(當世)  拼音:dāng shì
1.今世、当代。《韩非子。六反》:「今学者皆道书筴之颂语,不察当世之实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观之上古,验之当世。」
2.出仕、为世所用。《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國語辭典》:知名当世(知名當世)  拼音:zhī míng dāng shì
在当代极为著名。汉。荀悦《前汉纪。卷二○。宣帝纪四》:「图画相次于未央宫,第一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皆有功德,知名当世。」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石曼卿磊落奇才,知名当世。」
分類:闻名当代
《国语辞典》:当世才度(当世才度)  拼音:dāng shì cái dù
当代具有才识气度的人。《三国志。卷九。魏书。曹休传》:「肇有当世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
《国语辞典》:当世儒宗(当世儒宗)  拼音:dāng shì rú zōng
当代、现代儒家的宗师。《幼学琼林。卷二。师生类》:「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国语辞典》:当世无敌(当世无敌)  拼音:dāng shì wú dí
实力高强,当代没有人可以打败。如:「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往往武功高强,当世无敌。」
《漢語大詞典》:当世冠
当代第一人。为“当世之冠”的略语。例如: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刘歆《孟母赞》
分類:当代
《分类字锦》:当世莫逮(当世莫逮)
北史杨播传播家世纯厚并敦义让昆季相事有如父子播性刚毅弟椿津恭谦兄弟旦则聚于厅堂终日相对未尝入内有一美味不集不食厅堂间往往帏幔隔障为寝息之所时就休偃还共谈笑椿津年过六十并登台鼎而津旦暮参问子侄罗列阶下椿不命坐津不敢坐椿每近出或日斜不至津不先饭椿还然后共食食则津亲授匙箸味皆先尝椿命食然后食初津为肆州椿在京宅每有四时佳味辄因使次附之若或未寄不先入口椿每得所寄辄对之下涕一家之内男女百口缌服同爨庭无间言魏世以来惟有卢阳乌兄弟及播昆季当世莫逮焉
分类:
《漢語大詞典》:当世无双(當世無雙)
当代独一无二。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 东方朔 自称辩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陈康肃公 尧咨 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國語辭典》:空言  拼音:kōng yán
空泛而不切实际的言论。《文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闹闹吵吵,也有了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也作「空谈」。
《國語辭典》:绝世(絕世)  拼音:jué shì
1.断绝的世系。《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管子。中匡》:「外存亡国,继绝世,起诸孤。」
2.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晋书。卷一○。安帝纪》:「赖镇军将军裕英略奋发,忠勇绝世。」《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少卿兄,你真是绝世风流。」
3.弃世、死亡。《左传。哀公十五年》:「大命陨队,绝世于良。」
4.隔绝人事。《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
《漢語大詞典》:时用(時用)
(1).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王弼 注:“非用之常,用有时也。”本指在特定时间的作用。后指为当世所用。北史·李彪传:“﹝ 彪 ﹞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
(2).为世所用。亦指治世之才。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实惭寡时用,又顾无奇行。”
《國語辭典》:命世  拼音:mìng shì
有名于世。汉。赵岐 孟子题辞:「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汉。李少卿答苏武书:「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國語辭典》:时务(時務)  拼音:shí wù
1.当世的要务。《汉书。卷七。昭帝纪。赞曰》:「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花月痕》第四六回:「诏中外文武及军民人等,直言时务。」
2.及时的农事。《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方春东作,宜及时务。」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3.时节、时候。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冬至来一百五日,正是那寒食时务。」
《漢語大詞典》:世难(世難)
当世的灾难、祸乱。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焉 内求 交阯 牧,欲避世难。”周书·周惠达传:“尝使至 洛 , 魏孝武 与 惠达 语及世难。” 唐 卢纶 《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鬢客 秦 关。” 明 刘基 《次韵和刘彦箕〈忆山中〉篇》:“世难有身空自累,诗成无鴈倩谁将?”
《漢語大詞典》:世士
(1).当世之士;文士。尸子卷上:“身者,璽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子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世士相激,文书传称之,莫谓不然。” 宋 曾巩 《上蔡学士书》:“噫!自 汉 降戾后,世士之盛,未有若 唐 也。”
(2).世俗之士。孔丛子·陈士义:“夫君子之交於世士,亦取其一节而已。”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用之於,是有 颜 閔 之志也。” 宋 沈作哲 《〈寓简〉序》:“ 庄周 氏疾夫世士之沈浊不可与 庄 语也,则託意於荒唐谬悠之説以翫世滑稽。” 明 刘基 《招隐》诗之四:“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