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客如云集(客如云集)  拼音:kè rú yún jí
形容来宾人数众多,像密集的云。如:「新郎、新娘两家都是商界名人,婚礼当天,客如云集。」
《國語辭典》:冠盖如云(冠蓋如雲)  拼音:guān gài rú yún
冠盖,古代官吏戴的帽子和所乘坐车子的顶盖,后借以称达官贵人;如云,形容众多。「冠盖如云」,指众多的达官贵人聚集一处。汉。班固 西都赋:「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九尾龟》第一七四回:「一个赛金花的门外,顿时的冠盖如云,车马杂沓起来。」
《國語辭典》:观者如云(觀者如雲)  拼音:guān zhě rú yún
观看的人很多,像云朵般连成一片。唐。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诗:「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也作「观者云集」。
《國語辭典》:观者云集(觀者雲集)  拼音:guān zhě yún jí
形容观看的人很多,像云朵一样密集。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六。王奉仙》:「自咸通迄光启四十年间,游淮浙之宛陵,所至之处,观者云集。」也作「观者如云」。
《國語辭典》:宾客如云(賓客如雲)  拼音:bīn kè rú yún
形容客人很多。《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红楼梦》第六四回:「是日,丧仪炫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
《分类字锦》:飘如云外(飘如云外)
文献通考双凤琵琶贵妃每自奏于梨园音韵凄清飘如云外殆不类人间诸王贵主竞为贵妃琵琶弟子
分类:琵琶
《分类字锦》:如云斯积(如云斯积)
苏轼新渠诗渠来奕奕如赴如凑如云斯积如屋斯溜
分类:
《分类字锦》:满簇如云(满簇如云)
高启 养蚕词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分类:
《漢語大詞典》:烟云(煙雲)
亦作“烟云”。
(1).烟霭云雾。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次酸斋韵》曲:“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更有那玉立的雪山主峰,被缭绕的烟云笼罩着。”
(2).指隐逸之山林。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四时闲适》曲之一:“爱 庞公 不入城閫,喜 陈摶 高卧烟云。”
(3).形容高远之处。 唐 温庭筠 《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絶烟云之路。”
(4).如云的烟火气。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山腰上,烟囱林立,日夜喷吐着黑色的烟云。” 徐迟 《狂欢之夜》:“酒店里这样的零乱,迷漫着烟云,像刚刚遭受了原子弹一样。”
(5).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惜先生归道山后,文史散落,此帖已化烟云矣。”
《漢語大詞典》:云起(雲起)
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刘歆 《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 后汉 以来,碑碣云起。”云笈七籤卷二八:“糗粮山积,匠石云起。”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且小説自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
《國語辭典》:云门(雲門)  拼音:yún mén
1.黄帝之乐,六乐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
2.闸门。《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漢語大詞典》:云门宗(雲門宗)
中国 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创建于 韶州 云门山 (今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故名。在 北宋 与临济宗并盛,至 南宋 时衰落不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南宗大师云门宗创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遗则 那样自称吾知之矣。”
《漢語大詞典》:云来(雲來)
(1).如云飞卷而来。 马总 《意林》卷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英辞雨集,妙句云来。” 元 岑士贵 《凌烟阁赋》:“乘舆云来,贵臣于于。”
(2).“云孙”、“来孙”的并称。泛指后代。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七:“坐俟云来之养,受禄无疆;屡观甲子之周,与民同乐。” 宋 李纲 《谢亲笔札子》:“顾臣煢然衰病,未知图报之所。惟当什袭祕藏,刻之金石,传示云来,使天下后世知圣君不忘旧臣,乐取诸人以为善者。”
(3).传说中的仙山 蓬莱山 的别称。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 蓬莱山 亦名 防丘 ,亦名 云来 。”
《漢語大詞典》:云浮(雲浮)
(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 晋 刘琨 《重赠卢谌》:“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宋 陆游 《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
(2).比喻盛多。《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朝 宋 王僧达 《释奠诗》:“异人鳞萃,淑美云浮。”
(3).喻仕进。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
《漢語大詞典》:云屯(雲屯)
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鱼丽 汉 轴,云屯 冀 马。”晋书·慕容暐载记:“此则鬱概待时之雄,抱志未申之杰,必岳峙 灞 上,云屯 陇 下。”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三:“ 居庸 千尺 蓟门 低,八部云屯散马蹄。” 陈毅 《赣南游击词》:“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
《國語辭典》:云母(雲母)  拼音:yún mǔ
是一种造岩矿物的统称。成分为含钠、钾、镁、铁与铝等的片状矽酸盐。有良好解理,可剥裂如纸,能耐高温,绝缘性佳,是重要的电气绝缘材料。多产于花岗岩及伟晶岩中。也称为「云精」。
《漢語大詞典》:云母竹(雲母竹)
竹名。相传 安徽省 凤阳县 南有 云母山 ,山上有云母石,产大竹。竹皮色与云母石相似,因名。初学记卷二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云母竹,大竹也。” 唐 皮日休 《洛中寒食》诗之二:“ 洛水 万年云母竹, 汉 陵千载野棠花。”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品谱·云母竹》:“云母竹,簜竹之巨者也。《濠梁图经》曰:出 钟离 南四十里 云母山 。山有云母石,竹皮之色似之,因以为名。”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二》:“云母竹一节可为船。”
《漢語大詞典》:云雷(雲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