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花衣  拼音:huā yī
1.清代遇庆典或年节时百官所穿的蟒服。参见「蟒衣」条。
2.去子的棉花。
3.华丽的衣服。唐。耿湋 进秋隼诗:「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
4.婴儿的衣服。
《漢語大詞典》:崇配
古时帝王于郊祀大典中以祖先配享。旧唐书·礼仪志一:“ 中宗 即位, 神龙 元年九月,享昊天上帝于 东都 之明堂,以 高宗 天皇大帝 崇配。”宋史·礼志二:“其常祀祈穀、神州、明堂,以 宣祖 崇配;圜丘、北郊、雩祀,以 太祖 崇配。”
《国语辞典》:列观(列观)  拼音:liè guàn
普通的宫室,不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漢語大詞典》:正仗
指朝廷举行祀天、朝会等大典用的仪仗。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初,有司将立正仗,宿设乐县於殿庭。”
《漢語大詞典》:绝典
1.最佳之典故。 晋 陆云 《与平原书》:“ 云 再拜,省诸赋皆有高言絶典,不可復言。”
2.极为难得之大典。新唐书·张九龄传:“今登封(封 泰山 )告成,千载之絶典,而清流隔於殊恩,胥吏乃滥章韍,恐制出,四方失望。”
《漢語大詞典》:闳雅(閎雅)
(1).宏伟高雅。 宋 叶适 《沈仲一墓志铭》:“志意閎雅,鄙远声利。”
(2).宏大典雅。明史·文苑传四·黄辉:“至徵事, 辉 十得八九, 竑 以閎雅名,亦自逊不如也。”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采葍》之孤行,《弋鳧》之独往,揆之皆閎雅之体。” 章炳麟 《与邓实书》:“向作《訄书》,文实閎雅,篋中所藏,视此者亦数十首。”
《漢語大詞典》:代室
即世室。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庆赏等大典以宣明政教的地方。 唐 李白 《明堂赋》:“採 殷 制,酌 夏 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王琦 注:“代室即世室也, 唐 以 太宗 讳,改‘世’为‘代’也。 蔡邕 《明堂论》:‘ 夏后氏 曰世室, 殷 人曰重屋, 周 人曰明堂。’”参见“ 明堂 ”。
《國語辭典》:明堂  拼音:míng táng
1.古代天子举行大典的地方。《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文选。曹植。七启》:「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也作「翼室」。
2.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3.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
4.墓前的祭台。《后汉书。卷八一。范冉传》:「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唐。章怀太子。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谓圹中也。」
《漢語大詞典》:白检(白檢)
即玉检。古代帝王举行登封大典时用的玉制的书函盖。 隋 许务本 《神雀颂》:“登封盛典,云亭佇白检之仪;致治成功,柴燎靡玄珪之告。”
《漢語大詞典》:察典
考核官吏的大典。 明 制对官吏六年考核一次, 清 改为三年。
《漢語大詞典》:佛伞(佛傘)
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宋 陶谷 清异录·僧旂佛伞:“ 龙兴寺 檀越捨幡盖文云:‘僧旂交舞,丁当起于风铃;佛伞高擎,焜燿生乎日鑑。’其造语脱落寻常轨辙,而不书谁人製撰。”
《漢語大詞典》:乾安曲
宋 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时所奏乐曲名。 宋 周邦彦 《汴都赋》:“炉烟既升,宝符奠瑞,聆《乾安》之妙音,仰天颜而可覿。”宋史·乐志一:“皇帝出入作《乾安》,罢旧《隆安之曲》。”
《漢語大詞典》:九介
古代朝会大典客方所设的九个礼仪人员。古代主方的礼仪人员称“宾”,客方的礼仪人员称“介”。隋书·礼仪志三:“既至,大司空设九儐以致馆。 梁王 束帛乘马,设九介以待之,礼成而出。”参见“ 九宾 ”。
《國語辭典》:九宾(九賓)  拼音:jiǔ bīn
古代朝会大典设九宾,文献说法不一:(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周礼。秋官。大行人》汉。郑玄。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裴骃集解引韦昭注:「九宾则周礼九仪。」(2)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刘昭注引薛综曰:「九宾谓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3)九种礼宾的官员。《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王先谦补注引刘攽:「宾,谓传摈之摈。九宾,摈者九人,掌胪句传。」(4)典礼宴会中陈设的文物。《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张守节正义引刘云:「设文物大备,即谓九宾。」
《漢語大詞典》:干安曲
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时所奏乐曲名。亦省作"干安"。
《漢語大詞典》:辩献(辯獻)
普遍献酒。古代宴饮或举行大典时的一种礼节。辩,通“ 徧 ”。仪礼·燕礼:“辩献大夫,遂荐之。” 郑玄 注:“徧献之乃荐,略贱也。”
《國語辭典》:大礼服(大禮服)  拼音:dà lǐ fú
1.举行大典礼时所穿的服装。
2.民国初年的礼服。有大礼服、常礼服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