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9,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台城
筑城
管城
城壁
列城
化城
禁城
羊城
五城
城寨
三城
皇城
洛城
城阴
愁城
《國語辭典》:台城(臺城)  拼音:tái chéng
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其旧址在今南京城北,玄武湖侧,与鸡鸣山相接。见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五。台城少城》。唐。韦庄 台城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漢語大詞典》:行城
(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墨子·备高临:“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臺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 孙诒让 间诂:“臺城,即行城也。”《孙膑兵法·官一》:“攻兼用行城。”参见“ 臺城 ”。
(2).临时建成的城垣。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隋炀帝 率大军出 榆林塞 ,令 宇文恺 作观风行殿,又作行城,可以在平地上临时造出大城和大殿。”
(3).即行像。岁时广记卷二十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二月八日, 释氏 下生之日, 迦文 成道之时,信捨之家建八关斋戒,车轮宝盖,七变八会之灯。至今二月八日平旦,执香花绕城一匝,谓之行城。”参见“ 行像 ”。
《漢語大詞典》:筑城(築城)
建城。多指构筑城寨、城堡、城池和要塞等。《诗·大雅·文王有声》:“筑城伊淢,作 丰 伊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女官若有小过,暂且宽恕……譬如凿池挖塘而论,不必筑城作营,若遇天时雨雪霏霏,即令其暂且休息,以待来日。” 唐哲明 《工兵大成长》:“我们遵照这一指示,在训练内容上,决定主要学习爆破、筑城两门课程。”
《漢語大詞典》:管城
即管城子。 宋 杨万里 《霜寒》诗之二:“只缘 青女 降,便与管城疎。” 明 陆树声 《清暑笔谈》:“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 清 陈维嵩 《酬许元锡》诗:“昨宵饱看 冒 家灯,一寸管城老龙渴,掀髯狂作 许生 歌,食纸春蚕响不歇。”参见“ 管城子 ”。
分類:管城子
《國語辭典》:管城子  拼音:guǎn chéng zǐ
1.毛笔的代称。唐。韩愈 毛颖传:「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也称为「管城侯」。
2.泛指从事写作的人。《聊斋志异。卷一○。素秋》:「管城子无食肉相,其来旧矣。」
《漢語大詞典》:城壁
城墙。新五代史·杂传·李仁福:“ 夏州 城壁素坚,故老传言 赫连勃勃 蒸土筑之, 从进 等穴地道,至城下坚如铁石,凿不能入。” 宋 岳飞 《奏画守襄阳等郡营田札子》:“苟岁月迁延,使得修治城壁添兵聚粮而后取之,必倍费力。”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书》:“边陲之急慢,粮草之虚实,兵卒之强弱,城壁之坚脆,歷歷在目,朗然在心。”
分類:城墙
《漢語大詞典》:列城
(1).城邑;边塞城堡。左传·僖公十五年:“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东尽 虢略 ,南及 华山 ,内及 解梁城 ,既而不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楚 盛 周 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於北方,以逼华夏。”旧唐书·德宗纪下:“ 吴少诚 非次擢用,授以节旄,秩居端揆之荣,任总列城之重。”
(2).指城邑长官。 宋 陆游 《喜小儿辈到行在》诗:“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
《漢語大詞典》:化城
(1).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槃,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厌苦情多,兼物志少。如彼化城,权可得寳。诱以涅槃,救尔生老。” 唐 朱子奢 《豳州昭仁寺碑》:“慧刀已裂,化城斯引。”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导之也有师,扶持之也有相,尚犹虑夫涉之也有浅深,閲之也有久暂,则有诸境以为之策,有化城以为之止息,乃有大事因缘以为之归墟。”
(2).指幻境。 元 张仲深 《送全上人》诗:“自知浮世一化城,愿结跏趺面墙坐。”
(3).指佛寺。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唐 刘禹锡 《贾客词》:“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明 何景明 《贤隐寺次刘朝信》诗:“化城依宿处,自学此身閒。”
(4).指海市蜃楼。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若九春三秋,天景清丽,必有素雾自岊起,须臾粉堞青甃,弥亘数里,楼臺轇葛,殊木异葩,数息中,雾气散漫,不復见矣,谓之化城。”
(5).古寺名。废址在今 安徽 当涂 。 唐 李白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 化城 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古 化城寺 ,在府城内 向化桥 西 礼贤坊 , 吴大帝 时建,基址最广。”
《國語辭典》:禁城  拼音:jìn chéng
宫城。《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唐。陈羽〈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分類:禁城宫城
《國語辭典》:羊城  拼音:yáng chéng
地名。旧时称广东省城。昔高固为楚相,有五羊衔谷聚于楚廷,故广州厅事于梁上画五羊像,称其城为「羊城」。也称为「五羊城」。
《漢語大詞典》:五羊城
广州 的别名。相传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此,故称。见《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续南越志》。 唐 黄滔 《寄南海黄尚书》诗:“ 五羊城 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餘。”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庚“ 吴脩 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穀而来。今州厅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故 广 南谓之 五羊城 。” 清 赵天锡 《三元里》诗:“ 五羊城 北 三元里 ,杀贼更番胆愈豪。”亦省作“ 五羊 ”。 唐 郑熊 《番禺杂记》:“ 广州 昔有五仙骑羊而至,遂名 五羊 。” 白炎 《游仙》诗之四:“猎猎天风下 五羊 , 罗浮 归路月昏黄。”一说 战国 时此地属 楚 , 南海 人 高固 任 楚 相,有五羊衔穀穗聚其庭,以为祥瑞,因以为地名。参阅 晋 顾微 《广州记》
《國語辭典》:五城  拼音:wǔ chéng
1.相传神仙住的地方。唐。韩翃〈同题仙游观〉诗:「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2.旧时北京地面,分中、东、南、西、北五城,各设巡城御史暨兵马司,掌听讼、诘奸、弭盗诸事。
《國語辭典》:五城十二楼(五城十二樓)  拼音:wǔ chéng shí èr lóu
古代传说神仙住的地方。《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
《漢語大詞典》:城寨
(1).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上:“ 唐 师至 三泉 ,诸将皆弃城寨遁还。”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忘生捨死攻城寨,方表英豪一片心。”
(2).城池,城镇。 李广田 《水的裁判》:“这是一座山城。小小的城寨就建立在一座荒瘠的山坡上。”
《骈字类编》:三城
唐 杜甫 西山三首 其二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
《國語辭典》:皇城  拼音:huáng chéng
皇宫及其周围的宫城。《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
《骈字类编》:洛城
唐 郭良 早行 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
唐 刘禹锡 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亲情多往宿游恨不得去因成四韵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 别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
《骈字类编》:城阴(城阴)
唐 岑参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雨气醒别酒,城阴低暮曛。
唐 杜甫 东楼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唐 白居易 夜归 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國語辭典》:愁城  拼音:chóu chéng
愁苦的境地。宋。周邦彦〈满路花。帘烘泪雨乾〉词:「帘烘泪雨乾,酒压愁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