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节镇(節鎮)
(1).指节度使。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族祖 天水 昭公 ,以旧相为吏部侍郎……公凡八任銓衡,三领节镇,皆带府号。”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戊午,以 陇州 防御使 相里金 为 陕州 节度使。初,帝以檄书告藩隣,唯 金 遣判官 薛文遇 往来计事,故以节镇奬之。”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节度使在家食俸之例见于葛从周碑:“ 从周 以疾致仕,遥授节度,食其俸于家,非真节度也, 宋 世节镇在家食俸之例殆始于此。”
(2).设置节度使的重镇。宋史·职官志六:“中兴,诸州升改节镇凡十有二。是时,诸将勋名有兼两镇、三镇者,实为希阔之典。”
(3).泛指驻有军事统帅的要塞。 清 顾炎武 《山海关》诗:“ 杨公 筑二翼,东西立罗郭;时称节镇雄,颇折氛祲恶。”
《漢語大詞典》:险塞(險塞)
犹要塞。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夷 吴 蜀 之垒垣,通二方之险塞。”六韬·必出:“斥堠常戒,险塞尽守。”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一面分兵扼守 临淮关 ,以握南北险塞。”
崎岖阻塞。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道路险塞,无由自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益州 险塞,沃野千里。”
《漢語大詞典》:冲塞(衝塞)
(1).冲积淤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大河 衝塞,侵啮 金堤 。”
(2).犹郁结。 夏衍 《心防》第一幕:“冲塞起来的感情,阻住了他的话,讲得断断续续。”
要塞。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扼其衝塞,絶其牙市,闭之沙漠之外。”
《漢語大詞典》:扼塞
要塞。明史·孙承宗传:“﹝ 孙承宗 ﹞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扼塞,用是晓畅边事。” 清 刘大櫆 《颍川府通判吕君墓表》:“其山川都邑,形胜扼塞,与户口之繁简,风俗之淳漓,能一一指陈,使闻之者皆如目见。”
阻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胸中冤气扼塞,距踊声屈,觉九幽十八狱,无此黑黯也。” 清 包世臣 《致祁枢密书》:“是军官中亦未尝无人也,患在封圻节鉞,不知既不求,知者復不用,甚且扼塞其志意,沮遏其忠愤,以馁吾士气而张贼威耳。”
分類:要塞阻塞
《漢語大詞典》:当路塞(當路塞)
犹要塞。汉书·匈奴传上:“自是后, 匈奴 絶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於边,不可胜数。” 颜师古 注:“塞之当行道处者。”
分類:要塞
《漢語大詞典》:重门(重門)
(1).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2).宫门;屋内的门。《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闺咏》:“锁香闺慵窥蝶翅,掩重门休看蜂队。”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园记》:“由堂左折,循墙入重门,中敞以广庭,前繚以曲榭。”
(3).犹重关。喻指边防要塞。梁书·武帝纪下:“不能使重门不闭,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车书未一。”明史·孙继鲁传:“天设重险,以藩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
《漢語大詞典》:塞外
(1).要塞之外。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军出 卢龙塞 ,塞外道絶不通。”
(2).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汉书·武帝纪:“遣因杅将军 公孙敖 筑塞外 受降城 。”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诸新降 胡 初在塞外,数为 师子 所驱掠,皆多怨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凉冬气劲,塞外草衰。” 艾青 《骆驼》诗:“你来自塞外的生客啊--披着无光茸乱的干毛。”
《漢語大詞典》:边塞(邊塞)
亦作“邉塞”。 边疆地区的要塞。泛指边疆。史记·三王世家:“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 唐 孟浩然 《同张明府清镜叹》诗:“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明 冯梦龙 《邯郸梦·闺中闻捷》:“ 卢郎 去后愁无奈,音书断,困守著緑窗青琐,邉塞在天涯。” 杨朔 《戈壁滩上的春天》:“我又望望车外,一时觉得大路两旁不再是遥远的边塞,好像是树,满是花,满是人烟。”
《漢語大詞典》:筑城(築城)
建城。多指构筑城寨、城堡、城池和要塞等。《诗·大雅·文王有声》:“筑城伊淢,作 丰 伊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女官若有小过,暂且宽恕……譬如凿池挖塘而论,不必筑城作营,若遇天时雨雪霏霏,即令其暂且休息,以待来日。” 唐哲明 《工兵大成长》:“我们遵照这一指示,在训练内容上,决定主要学习爆破、筑城两门课程。”
《漢語大詞典》:秦塞
秦 代所建的要塞。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唐 王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 自縈 秦 塞曲, 黄山 归绕 汉 宫斜。” 明 唐顺之 《送人赴真定幕》诗:“雁起分 秦 塞,雀栖辨 魏 臺。” 明 陈子龙 《襄阳》诗:“燧色通 秦 塞,妖星下 楚 宫。”
分類:要塞
《漢語大詞典》:炮台(砲臺)
一种旧式的固定的火炮发射阵地。构筑在江海口岸或要塞上。清史稿·兵志三:“以亲军炮队营驻 大沽 炮臺。”如: 上海 的 吴淞 炮台。
亦作“礮臺”。亦作“礟臺”。 修筑在江海口岸等险要处用以安放大炮的工事。 宋 陈规 守城录卷一:“城面地步不广,必然难安大砲,亦难容数多。虽有砲臺,砲臺地步亦不甚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控海口莫如以礮墩易礮臺。”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张尚书筹议慑服邻邦先图自强疏》:“ 烟臺 无礮臺,无陆军,又无兵船,先无自立之根本,转恐无以制人。”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乡村族居,多建礮臺。”
《漢語大詞典》:阨塞
险要之地;险阻要塞。 汉 贾谊 《过秦论下》:“ 秦 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当时大臣以谓:‘…… 汉 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阨塞,皆不宜在诸侯王家,不可予。’”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十二:“立当阨塞若关隘,视入衍沃同川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图学不兴,阨塞不知,能制胜乎?”
《漢語大詞典》:边障(邊障)
亦作“ 边鄣 ”。亦作“邉障”。 边境上的城堡、要塞。新唐书·回鹘传下·薛延陀:“方帝幸 洛阳 ,将遂封 泰山 , 夷男 与其下谋曰:‘天下封 泰山 ,万国皆助兵,悉会行在,边鄣空单, 思摩 ( 李思摩 )可取也。’”新唐书·回鹘传下·刘昌传:“ 昌 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鋭新,边障妥寧。” 宋 韩琦 《感事》诗:“一来边障地,走马过三秋。” 明 冯梦龙 《邯郸梦·特诏赐环》:“以朕一时不明,陷汝三年邉障。”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大气槖山川,雄风被边障。”
《漢語大詞典》:大隧
(1).地道,隧道。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2).古隘道名, 春秋 楚 要塞。在今 河南 信阳 南 豫 鄂 交界处,即 黄岘关 。一说为 武阳关 。参阅 清 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卷三。
《漢語大詞典》:塞徼
障塞,要塞。 汉 侯应 《罢边备议》:“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分類: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