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百一十城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财童子以福城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六十华严五十九曰:「弥勒说曰:此童子者,昔于频陀伽罗城,受文殊师利教,求善知识。展转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心无疲倦,次至我所。」
一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城譬小乘之涅槃。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二百由旬,化作一城。」文句七下曰:「防非禦敌,称之为城。」
八城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阿难为八城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收于中阿含第十六。
十二重城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十二因缘之异名。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因缘的别名。五句章句经说:「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缘,三重棘篱即三界。
十支居士八城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八城经之别译。阿难为此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
力士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拘尸那城也。(参见:力士生地)。
力士生地
【佛学大辞典】
(地名)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是彼之生处,故云力士生地。涅槃经一曰:「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涅槃经疏一曰:「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敌千人,凡三十万共为群党,无所臣属,以法自持,亦不乱暴,即土人也,故言生地。」
大义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唐沙门慧海曰:身为大义城。经云:多闻者善于义,不善于言说。言说生灭,义不生灭。义无形相,在言说之外。
上茅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摩竭陀国之古都。西域记九曰:「矩奢揭罗补罗城Kus/a%ga%rapura,唐言上茅城。上茅宫城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都,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为外郭,西通峡径,北阐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馀里。内城馀趾周三十四里,羯尼迦编诸径蹊,花含珠馥,色烂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
尸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拘尸那城之略。佛入灭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拘尸那拉城的简称,为佛入灭之处。
天帝释城
【佛学大辞典】
(杂语)帝释天之宫城也。名善见城。又名喜见城。
王舍城
【佛学大辞典】
(地名)梵名曷罗阇姞利呬城Ra%jagr!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毗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于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鹫山也。智度论三曰:「问曰:如舍婆提(S/ra%vasti)、迦毗罗(Kapiavastu)、婆罗奈(Va%ra%n!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为王舍?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呼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为人,力能并兼诸国,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复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有言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更有一复次释,述婆薮仙人故事)。西域记九曰:「曷罗阇姞利呬城,唐云王舍,初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也。编户之家频遭火害,一家纵逸,四障罹灾。防火不暇,资产废业,众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此细民不谨,致此火灾。宜制严科以清绝犯,若有火起,穷究先发,罚其首恶,迁之寒林。寒林者,弃尸之处,僧谓不祥之地,人绝游止之迹。今迁于彼,同夫弃尸。既耻陋居,当自谨护。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顷之,王宫中先失火。谓诸臣曰:我其迁矣。乃命太子监摄留事,欲清国宪,故迁居焉。时吠舍釐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修戎旅,欲袭不虞。边侯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也。」
六城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密林山部之别称。
心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禅定以防心,抑制妄动,故譬之于城。与遗教经堤塘之喻同。行事钞上一之三曰:「禅定心城,以戒为廓。」又以身为城郭,故曰心城。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宝眼净天告善财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化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譬小乘之涅槃也。(参见:化城喻品)。戒疏一上曰:「钝者引以世报,权示化城,利者以慧资成,便至宝所。」
化城喻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第三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于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于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众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众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为止息,由此更使发心进趣真实之宝所也。然则小乘之涅槃,为一时止息而说,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中略)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中略)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化城喻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第三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于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于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众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众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为止息,由此更使发心进趣真实之宝所也。然则小乘之涅槃,为一时止息而说,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中略)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中略)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