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66,分18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阿侯
与阳侯争
周侯斩蛟
白马小儿
百里侯
百战不侯(又作:苦战不侯)
韩侯将坛
封侯(又作:封侯相 封侯骨)
封侯万里(又作:燕颔封侯 ...)
侯嬴(又作:侯生 侯嬴一言)
随侯蛇珠
侯喜
同舆
醉侯(又作:醉乡侯)
博望侯
典故

《乐府诗集》卷八十五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郎妇,十六生儿似阿侯。

例句

赤金瓜子兼杂麸,五色丝封青玉凫,阿侯此笑千万馀。 李贺 夜来乐

阿侯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 李贺 春怀引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 李贺 绿水词

无端自向春园里,笑摘青梅叫阿侯。 施肩吾 少妇游春词

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 李商隐 拟意

典故
拔剑斩蛟
 
斩蛟破璧
 
水神夺
 
澹台璧
 
与蛟龙争
 
与阳侯争
 
让双璧


《山海经·海经》卷七〈海内北经·从极之渊冰夷〉~38~
《博物志·异闻》云:「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鲛夹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鲛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鳞介部二·蛟〉~4266~2~
《博物志》曰:「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河伯欲之,阳候波起,两蛟夹船。子羽左操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济,三投璧于河,河伯三跃而归之,子羽毁璧而去。」

简释

澹台璧:喻气概豪迈。南朝梁何逊《和刘咨议守风》:“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典故 
不经异兴里
 
南山虎
 
周侯斩蛟
 
周处刀
 
周处杀蛟
 
周处除三害
 
射杀白额虎
 
挟剑长桥
 
斩龙子
 
江中斩蛟
   
除白额

相关人物
周处


《晋书》卷五十八〈周处列传〉~569~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脩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孙皓末,为无难督。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自新〉~627~
周处年少时,凶彊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简释

周处杀蛟:指英勇过人。为民除害。马君武《从军行》:“周处杀三蛟,项籍力扛鼎。”


例句

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张祜 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李贺 春坊正字剑子歌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李贺 听颖师琴歌

周处长桥役,侯调短弄哀。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王维 老将行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罗隐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

典故 
白骑贼

相关人物
侯景


《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
「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破丹阳,乘白马,以青丝为羁勒。」

例句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 杜甫 观兵

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 杜甫 遣忧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韩翃 寄哥舒仆射

典故
士元骥足
 
百里侯
 
骥才
 
庞才非百里

相关人物
刘备
 
庞统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庞统传〉~953~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深与统相结而还。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典故
叹李广
 
封李广
  
李广数奇
  
猿臂数奇
 
猿臂无功
 
百战不侯
 
苦战不侯

相关人物
李广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列传〉~2448~
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广。广知之,固辞。大将军弗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象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惑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乃遇两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曰:「青欲上书报天子失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长史急责广之莫府上簿。广曰:「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三国魏·孟康曰:「奇,只不耦也。」唐·颜师古曰:「言广命只不耦合也。孟说是矣。」

例句

白发今非老,青云数有奇。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之一

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 李频 送于生入蜀

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之二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维 老将行

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高适 送田少府贬苍梧

典故
宁郁郁久居此
 
拜韩信
 
无双国士
   
萧何追韩信
  
韩侯将坛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例句

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姚合 赠卢大夫将军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姚合 送郑尚书赴兴元

塞北征儿谙用剑,关西宿将许登坛。 李端 题故将军庄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五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 杜甫 王命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

五载登坛真宰相,六重分阃正司徒。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之二

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王涯 从军词三首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

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苏颋 同钱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不日即登坛,枪旗一万竿。 贾岛 寄长武朱尚书

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漫教韩信兵涂地,不及刘琨啸解围。 韦庄 睹军回戈

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 韩偓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 高骈 言怀

典故
安能守笔砚
 
定远见弃
  
封侯相
   
掷笔
   
班笔掷
 
班超束书

相关人物
班超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57~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閒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四]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简释

投笔:指弃文就武。唐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例句

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 元稹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刘长卿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朅来投笔砚,长揖谢亲族。 刘长卿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严维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掷笔不作尉,戎衣从嫖姚。 姚合 送任畹评事赴沂海

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岑参 银山碛西馆

看取不成投笔后,谢安功业复何如。 崔涂 东晋

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 崔融 塞垣行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张宣明 使至三姓咽面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 张说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 张说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张谓 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

昔去惊投笔,今来分挂冠。 李商隐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

封侯万里者,燕颔乃徒劳。 李频 送许棠归泾县作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杜甫 后出塞五首

垂泪方投笔,伤时即据鞍。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将军欲定远,见弃不应赊。 杨师道 咏砚

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 权德舆 送山人归旧隐

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殷尧藩 九日

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 沈佺期 塞北二首之二

多君有奇略,投笔佐元戎。 独孤及 送游员外赴淮西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王昌龄 从军行二首之一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 王涯 从军词三首之二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 望蓟门

因君指似封侯骨,渐拟回头别醉乡。 秦韬玉 寄李处士

莫向尊前更惆怅,古来投笔尽封侯。 许浑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之二

此去知投笔,须求利剑磨。 许浑 送友人罢举归东海

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 钱起 送傅管记赴蜀军

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 钱起 送崔校书从军

一朝愿投笔,世难激中肠。 韦应物 始建射侯

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 顾况 从军行二首

封侯万里外,未肯后班超。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怀铅惭后进,投笔愿前驱。 骆宾王 久戌边城有怀京邑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骆宾王 夕次蒲类津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

曳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魏徵 述怀

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鲍溶 壮士行

燕颔已知飞食肉,龙门犹自退为鱼。 黄滔 寄南海黄尚书

典故 
封侯万里
 
燕颔封侯
 
班定远
  
万里觅封侯

相关人物
班超

参考典故
封侯相
 
生入塞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57~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閒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明年,下诏曰:「往者匈奴独擅西域,寇盗河西,永平之末,城门昼闭。先帝深悯边萌婴罗寇害,乃命将帅击右地,破白山,临蒲类,取车师,城郭诸国震慑响应,遂开西域,置都护。而焉耆王舜、舜子忠独谋悖逆,持其险隘,覆没都护,并及吏士。先帝重元元之命,惮兵役之兴,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窴以西。超遂踰葱领,迄县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雠。司马法曰:『赏不踰月,欲人速?为善之利也。』其封超为定远侯,邑千户。」

简释

封侯万里:指因有边功而封侯。宋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封侯万里独心在,糊口四方何事无。”


例句

中郎推贵婿,定远重时英。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李白 田园言怀

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武元衡 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王涯 从军词三首

气劲三河卒,功全万户侯。 皇甫冉 送郑判官赴徐州

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 许浑 献鄜坊丘常侍

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贯休 送越将归会稽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典故
侯嬴
 
侯生
 
侯嬴一言
  
夷门抱关
  
相关人物
侯嬴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78~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韨,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韨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韨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韨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閒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閒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一]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例句

东道听游子,夷门歌主人。 于武陵 送酂县董明府之任

侯嬴不得从,心逐信陵君。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李白 侠客行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 李白 薛九被谗去鲁

傥其公子重回顾,何必侯嬴长抱关。 李白 走笔赠独孤驸马

朱亥已击晋,侯羸尚隐身。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李白 送侯十一

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李华 奉寄彭城公

公子无雠可邀请,侯嬴此坐是何人。 卢纶 浑赞善东斋戏赠陈归

为谢东门抱关吏,不堪惆怅满离杯。 罗隐 早春送张坤归大梁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薛涛 送卢员外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高适 古大梁行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魏徵 述怀

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 黄冠卿 酬范中丞见

典故 
报恩蛇
 
报恩蛇珠
 
报恩鳃
 
抱灵蛇
 
握蛇珠
 
握灵蛇
 
明珠吐著
   
觅明珠
   
隋掌明月
  
随侯蛇珠
 
随掌夜光
  
灵珠报
  
灵蛇吐
 
灵蛇报
 
灵蛇满袖

相关人物
曹植


《搜神记》卷二十
隋县溠水侧,有断蛇邱。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邱。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水经注疏》卷三十一〈涢水〉~264~
《春秋·鲁庄公四年》,楚武王伐隋。令尹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军临于隋,谓此水也。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而见大蛇中断,因举而药之,故谓之断蛇丘。后蛇衔明珠报德,世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曹子建(植)《与杨德祖书》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唐·李善注引《淮南子》曰:「隋侯之珠。」

例句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

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

自非随氏掌,明月安能持。 孟郊 答友人

顾兔云初蔽,长蛇谁与勍。 孙纬 中秋夜思郑延美有作

隋侯恩未报,犹有夜珠圆。 崔备 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唯于方寸内,暗贮报恩珠。 戎昱 上桂州李大夫

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 方干 送郑端公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杜甫 酬郭十五受判官

汉皇虚诏上,容有报恩珠。 沈佺期 移禁司刑

不是灵蛇吐,非缘合浦还。 独孤绶 投珠于泉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白居易 放鱼

珠生骊龙颔,或生灵蛇口。何似双琼英,英英曜吾手。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山川去接汉江东,曾伴隋侯醉此中。 罗隐 商于驿楼东望有感

烦君更枉骚人句,白凤灵蛇满袖中。 罗隐 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钱起 送沈仲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典故
侯喜
 
鼻息雷鸣

相关人物
侯喜


《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一〈石鼎联句〉(刘师服【案:进士。】、侯喜【案:字叔退。登贞元进士第。官终国子主簿。】、轩辕弥明)
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弥明忽轩衣张眉,指炉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诗,能与我赋此乎?」刘往见衡湘间人说云:「年九十馀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螭蛟虎豹,不知其实能否?见其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于喜,喜踊跃即缀其下云云。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耸肩,倚北墙坐。谓刘曰:「吾不解世俗书,子为我书。」因高吟曰:「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初不似经意,诗旨有似讥喜。二子相顾惭骇,欲以多穷之,即又为。传之喜,喜思益苦,务欲压道士。每营度欲出口吻,声鸣益悲,操笔欲书,将下复止,竟亦不能奇也。毕即传道士,道士高踞大唱曰:「刘把笔,吾诗云云。」其不用意而功益奇不可附说,语皆侵刘侯,喜益忌之,刘与侯皆已赋十馀韵,弥明应之如响,皆脱颖含讥讽。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道士奋曰:「不然,章不可不成也。」又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书讫使读,读毕,谓二子曰:「章不已就乎。」二子齐应曰:「就矣。」道士曰:「此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邪,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吾语亦不当闻也,吾闭口矣。」二子大惧,皆起立床下拜曰:「不敢他有问也,愿闻一言而已。先生称吾不解人间书,敢问解何书,请闻此而已。」道士寂然,若无闻也。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座。道士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须,曙鼓鼕鼕,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觉,日已上,惊顾,觅道士不见,即问童奴。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奴怪久不返,即出到门,觅无有也。二子惊惋自责,若有失者。间遂诣余言,余不能识其何道士也。尝闻有隐君子,弥明岂知其人耶?韩愈序。
典故 
湛岳
 
潘夏
 
白璧为谁连
    
玉相连
 
白玉为山联翩秀
 
潘郎白璧连

相关人物
夏侯湛
 
潘岳


《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祖威,魏兖州刺史。父庄,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例句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柳宗元 答刘连州邦字

连璧座中斜日满,贯珠歌里落花频。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璧连标格惊分散,雪课篇章互唱酬。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

典故
一锸随
 
一颂伯伦
 
以锸自伴
 
伯伦一锸
 
伯伦为醉伴
 
先生枕曲
 
刘伶荷锸
 
刘伶酒德
 
刘伶醒
 
刘生荷锸
 
埋身锸
 
手锸尚隋
 
枕曲先生
 
枕糟曲
 
死便埋
 
片锸任埋
 
独佩一壶
 
短锸相随
 
荷锸
 
荷锸埋
  
醉后死便埋
  
随身锸
 
饮许伯伦右

相关人物
刘伶


《晋书》卷四十九〈刘伶列传〉~375~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典故
博望侯
 
张博望
 
张骞

相关人物
张骞

参考典故
寻源
 
犯斗槎


《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将军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博望侯。后三岁,为将军,出右北平,失期,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使通乌孙,为大行而卒。

例句

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 吴融 太湖石歌

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张说 将赴朔方军应制

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 杜甫 哭李尚书

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武元衡 酬太常从兄留别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沈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

无论善长对,博望自封侯。 耿湋 奉送崔侍御和蕃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虞世南 结句少年场行

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 韩偓 梦仙

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

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 韩翃 送监军李判官

《漢語大詞典》:阿侯
相传为古代美女 莫愁 的女儿。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河中 之水向东流, 洛阳 女儿名 莫愁 。 莫愁 十三能织綺,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 卢 家妇,十六生儿字 阿侯 。” 元 龙辅 《女红馀志·阿侯》:“语曰:‘欲知菡萏色,但请看芙蓉;欲知 莫愁 美,但看 阿侯 容。’” 唐 李贺 《春怀引》:“ 阿侯 繫锦觅 周郎 ,凭仗东风好相送。” 唐 李贺 《夜来乐》:“五色丝封青玉鳬, 阿侯 此笑千万餘。”
《國語辭典》:三害  拼音:sān hài
1.晋代周处臂力过人,不修细行,纵情恣欲,众人以他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晋书。卷五八。周处传》:「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2.泛称三种祸害。
《國語辭典》:白额虎(白額虎)  拼音:bái é hǔ
传说中极为凶猛的老虎,为周处所除三害之一。参见「周处」条。
分類:猛虎
《漢語大詞典》:长桥(長橋)
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漢語大詞典》:白马小儿(白馬小兒)
南史·贼臣传·侯景:“先是 大同 中童謡曰:‘青丝白马 寿阳 来。’ 景涡阳 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及是皆用为袍,采色尚青。 景 乘白马,青丝为轡,欲以应謡。”后因称 侯景 为“白马小儿”。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白马小儿 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王琦 注:“ 白马小儿 谓 侯景 。”
分類:侯景
《國語辭典》:数奇(數奇)  拼音:shù jī
古人迷信,认为偶数吉利,单数不吉利,故将命运不佳,凡事无法偶合者称为「数奇」。唐。牛肃〈马待封〉:「待封恨其数奇,于是变姓名,隐于西河山中。」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
《漢語大詞典》:李广未封(李廣未封)
汉 名将 李广 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 李广 本人抗击 匈奴 ,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唐 王勃 《滕王阁序》:“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屈 贾谊 於 长沙 ,非无圣主;窜 梁鸿 於海曲,岂乏明时。”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广 未封侯。” 五代 徐夤 《赠杨著》:“ 李广 不侯身渐老, 子山 操赋恨何深!”
《國語辭典》:登坛(登壇)  拼音:dēng tán
登上讲道的道场。《西游记》第一回:「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
《國語辭典》:筑坛(築壇)  拼音:zhú tán
筑设坛场。宋。陆游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词:「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
《漢語大詞典》:追亡
(1).追赶逃亡者。南齐书·幸臣传论:“捕叛追亡,长戍远謫。”清史稿·王杲传:“ 万历 二年七月, 建州 奈儿秃 等四人款寨请降, 来力红 追亡至塞上。”
(2). 秦 末, 楚 汉 相争, 韩信 弃 楚 归 汉 ,未被重用而逃, 汉 相 萧何 赏识 韩 才,亲自把 韩 追回来,并劝说 刘邦 重用 韩信 ,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因以“追亡”为典。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元 黄庚 《题〈漂母饭信图〉》诗:“筑坛直待追亡后,不及溪边一妇人。” 康有为 《怀翁常熟去国》诗:“深惜追亡 萧相国 ,天心存 汉 果何如?”
(3).追念死者。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晋书·卞壸传:“於父无追亡之善,於母无孝敬之道。”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你看 宓妃 容色分明与 甄后 一般,教我追亡拊存,好生伤感人也。”
《國語辭典》:韩信(韓信)  拼音:hán xìn
人名。(?~西元前196)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國語辭典》:封侯  拼音:fēng hóu
封赠的侯爵。《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传》:「贵人也,官至封侯。」《文选。班彪。王命论》:「其后果定于汉,陵为宰相封侯。」
《漢語大詞典》:封侯骨
封侯的骨相。汉书·翟方进传:“ 蔡父 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汤朝美司谏自便归金坛》词:“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閶闔。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
分類:封侯骨相
《漢語大詞典》:投笔(投筆)
谓弃文而就他业。多指弃文就武。 唐 魏徵 《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宋 杨万里 《送谈星辰许季升》诗:“ 许子 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説星辰。”《瑟榭丛谈》卷下引 清 蔡莘腴 《龙门即事》诗:“投笔何须侯万里,飞书尚欲辟千人。”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批龙探虎知无我,投笔荷戈更有谁?”参见“ 投笔从戎 ”。
分類:弃文
《國語辭典》:投笔从戎(投筆從戎)  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
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后辍业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典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
分類:立功西域
《漢語大詞典》:弃笔(棄筆)
犹言投笔。谓放弃文墨之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弃笔;未见 陆机 之文,久同烧砚。”参见“ 弃笔从戎 ”。
《漢語大詞典》:弃笔从戎(棄筆從戎)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唐 张鷟 游仙窟:“ 蜀 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分類:文人
《漢語大詞典》:燕颔(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
(2). 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 。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 唐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頷岂徒然。”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讯,本无燕頷封侯状。”
(3).指武将;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 清 陈维嵩 《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风前小进休仍却,从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漢語大詞典》:定远(定遠)
东汉 班超 立功西域,封 定远侯 。后人称为 班定远 。 定远 为其省称。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三:“不言 班定远 ,应为万里侯。” 唐 杜审言 《送和西蕃使》诗:“寧独锡和戎,更当封 定远 。” 宋 司马光 《塞上》诗之一:“未得 西羌 灭,终为 大汉 羞。慙非 班定远 ,弃笔取封侯。” 清 李渔 《风筝误·蛮徵》:“请缨繫虏,昔年曾有 终军 ;投笔封侯,今日詎无 定远 !”详“ 定远侯 ”。
《漢語大詞典》:定远侯(定遠侯)
东汉 班超 的封号。 班超 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 、 张騫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閒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 定远侯 。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远侯 ,史臣书之得已不?”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大臣等。 唐 王维 《送平淡然判官》诗:“不识 阳关 路,新从 定远侯 。” 唐 罗隐 《送秦州从事》诗:“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 定远侯 。”
《國語辭典》:万里侯(萬里侯)  拼音:wàn lǐ hóu
立功于边远之地而得封官。北周。庾信〈拟怀〉诗二七首之三:「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唐。王勃〈春思赋〉:「都护新封万里侯,将军稍定三边地。」也作「封侯万里」、「万里封侯」。
《漢語大詞典》:夷门(夷門)
(1). 战国 魏 都城的东门。故址在今 河南 开封 城内东北隅。因在 夷山 之上,故名。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 有隐士曰 侯嬴 ,年七十,家贫,为 大梁 夷门 监者。”
(2).泛指城门。 唐 李华 《奉寄彭城公》诗:“应怜抱关者,贫病老 夷门 。”
(3). 大梁 ( 开封 )的别称。 唐 唐尧客 《大梁行》:“旧国多孤垒, 夷门 荆棘生。” 宋 孙道绚 《滴滴金》词:“梦绕 夷门 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金 赵秉文 《上清宫》诗:“暇日登临近 吹臺 , 夷门 城下访寒梅。”
《國語辭典》:抱关(抱關)  拼音:bào guān
1.守门或守门的人。《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
2.比喻卑微的职位。《后汉书。卷二二。朱祐等传。论曰》:「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宋。苏轼 次韵胡完夫诗:「青衫别泪尚斓斑,十载江湖困抱关。」
《國語辭典》:抱关击柝(抱關擊柝)  拼音:bào guān jí tuò
守门和巡夜报更的人。泛指位卑禄薄的小官。《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元。周霆震 军中苦乐谣九首之五:「叠石支床拥败毡,抱关击柝日随缘。」
《國語辭典》:监门(監門)  拼音:jiān mén
1.守门的小吏。《周礼。地官。司门》:「祭祀之牛牲系焉,监门养之。」
2.监守门户。《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傕使校尉监门,隔绝内外。」
3.职官名。掌宫殿门禁与守卫等事。《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左右监门,各率一人,副率二人,掌诸门禁。」
《漢語大詞典》:报恩珠(報恩珠)
(1).艺文类聚卷八四引 辛 氏《三秦记》:“ 昆明池 昔有人钓鱼,纶絶而去,遂通梦於 汉武帝 ,求去钩。 帝 明日戏於池,见大鱼衔索, 帝 曰:‘岂梦所见耶?’取而放之。间三日,池边得明珠一双, 帝 曰:‘岂非鱼之报耶!’”后用为报恩之典,称“报恩珠”。 唐 沈佺期 《移禁司刑》诗:“ 汉皇 虚沼上,容有报恩珠。”
(2).即隋珠。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您吻儿鼓,爪儿露,这是蛇啣径寸的报恩珠,俺怎对付?”参见“ 报珠 ”。
分類:报恩为报
《漢語大詞典》:报珠(報珠)
相传 隋侯 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 高诱 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漢語大詞典》:汉东珠(漢東珠)
即 隋 珠。 清 顾炎武 《松江别诸友人》诗:“欲将方寸报,惟有 汉 东珠。”
《漢語大詞典》:蛇珠
亦作“虵珠”。
(1).珍珠。比喻卓越的才华。语出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唐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謁金门。” 唐 黄滔 《祭崔补阙文》:“矧其岳岳之曰男子,鏘鏘之号 鲁 儒,识通龟策,握耀蛇珠。”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入握蛇珠欣满把,起看鸥鸟若为情。”
(2).蛇吐之珠。谓贱物。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虵珠,虵所吐者。 南海 俗谚云:虵珠千枚,不及玫瑰。言虵珠贱也。玫瑰亦美珠也。”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西市胡人贵蚌珠而贱虵珠,虵珠者,虵所吐尔,唯胡人辨之。”
《漢語大詞典》:衔珠(銜珠)
(1).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 哙参 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 参 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 参 。又,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事见《淮南子·览冥训》 汉 高诱 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诗文中常用为报恩之典。 汉 焦赣 《易林·谦之泰》:“白鹤衔珠,夜寳反明。怀我德音,身受光劳。”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灵蛇衔珠以酬德,慈乌反哺以报亲。” 唐 张说 《和朱使欣》诗之一:“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2).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黄帝 之子名 青阳 ,是曰 少昊 ,一名 挚 ,有白云之瑞,号为 白帝 。有凤衔明珠致於庭, 少昊 乃拾珠怀之,使照服於天下。”后用恩赏之典。 唐 李峤 《沙吒忠义等官爵制》:“宜膺剖珪之锡,兼峻衔珠之宠。”
《漢語大詞典》:长蛇(長蛇)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名。山海经·北山经:“ 大咸之山 无草木……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长蛇》:“长蛇百寻,厥鬣如彘。飞羣走类,靡不吞噬。”
(2).泛指大蛇。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岸类长蛇搅,陵犹巨象豗。”
(3).喻指贪残凶暴者。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长虵固能翦,奔鲸自此曝。” 唐 独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参见“ 封豕长蛇 ”。
(4).古杂戏的一种。魏书·乐志五:“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以备百戏。”
(5).指 长江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诸王自述》:“夫 长江 者,古号为长蛇, 湖北 为头, 安省 为中,而 江 南为尾。”
《國語辭典》:封豕长蛇(封豕長蛇)  拼音:fēng shǐ cháng shé
比喻贪暴的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翼赞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也作「封豨修蛇」。
分類:长蛇贪暴
《國語辭典》:隋珠  拼音:suí zhū
比喻珍贵的宝物。参见「隋侯之珠」条。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僮仆六千,姬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國語辭典》:随侯之珠(隨侯之珠)  拼音:suí hóu zhī zhū
古代传说中的大明珠。比喻珍贵的物品。参见「隋侯之珠」条。《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虽出随侯之珠、夜光之璧,犹结怨而不见听。」
分類:宝珠
《漢語大詞典》:随珠(隨珠)
见“ 随侯之珠 ”。
《國語辭典》:随侯之珠(隨侯之珠)  拼音:suí hóu zhī zhū
古代传说中的大明珠。比喻珍贵的物品。参见「隋侯之珠」条。《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虽出随侯之珠、夜光之璧,犹结怨而不见听。」
分類:宝珠
《漢語大詞典》:灵蛇(靈蛇)
(1).神异的蛇,有灵应的蛇。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汉 王逸 注:“山海经云:南方有灵蛇,吞象,三年然后出其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法由斩祀杀灵蛇,非己之咎先人瑕。”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赤豹文貍备其用,灵蛇玉虺记其奇。”
(2).指传说中衔珠报答 隋侯 的蛇。 南朝 梁 沈约 《梁鞞舞歌·明之君四》:“灵蛇及瑞羽,分素復衔丹。” 唐 薛能 《怀汾上旧居》诗:“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 唐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诗:“珠生驪龙頷,或生灵蛇口。”参见“ 灵蛇珠 ”。
(3).指灵蛇之珠。珍奇的宝物。比喻胸中藏有锦绣文才的人。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龙文已远,轻图剸兕之功;鱼目滥持,自拟灵虵之色。”
(4).比喻美好的文才或文章。晋书·文苑传序:“ 西都 贾 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高谈辩飞兔,摛藻握灵蛇。” 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他只为胸藏啸虎,手握灵蛇,岂肯老死田间牖。”
(5).敬称妇女所怀之胎。 宋 晁补之 《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词:“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 瑶池 。”参见“ 珠胎 ”。
(6).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再和阮亭韵》词:“粧成谁见灵蛇样,分咐与百花閒赏。” 清 叶舒崇 《浣溪沙·孤山别墅有感》词:“生小画眉分细茧,近来綰髻学灵蛇。”参见“ 灵蛇髻 ”。
《漢語大詞典》:灵蛇珠(靈蛇珠)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清 黄宗羲 《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 荆山 之玉者,竟不异虫讙鸟聒,过耳已泯。”
《國語辭典》:珠胎  拼音:zhū tāi
蚌中尚未剖取的珠。《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方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唐。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诗:「合浦识珠胎,白发因愁改。」后比喻妇人怀孕。如:「珠胎暗结」。
《國語辭典》:灵蛇髻(靈蛇髻)  拼音:líng shé jì
一种古代妇女的发式。相传为魏文帝皇后甄氏所创。其梳法是将头发挽起,束为一股或双股,再盘成如灵蛇般蟠曲扭转的发髻。如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即梳此发髻。
《漢語大詞典》:璧连(璧連)
见“ 璧联 ”。
《漢語大詞典》:璧联(璧聯)
亦作“ 璧连 ”。 日月合璧。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历表》:“璧联珠灿,轮映阶平。” 唐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璧连标格惊分散,雪课篇章互唱酬。”参见“ 璧合珠连 ”。
《國語辭典》:连璧(連璧)  拼音:lián bì
1.两玉并联。《庄子。列禦寇》:「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
2.形容两件同样美好的事物或两位才华并美的人。《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漢語大詞典》:同舆(同輿)
亦作“ 同轝 ”。 同车。形容亲密无间。汉书·叙传上:“自大将军薨后, 富平 、 定陵侯 张放 、 淳于长 等始爱幸,出为微行,行则同舆执轡。”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凡兄弟相爱,尚同舆而出,同床而寝。”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会 与 维 出则同轝,坐则同席。”魏书·外戚传上·冯诞:“ 高祖 宠 诞 ,每与 诞 同 舆 而载,同案而食,同席坐卧。”
《漢語大詞典》:双璧(雙璧)
(1).两块璧玉。 晋 傅玄 《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 渭水 掷三钱。”
(2).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 暐 与弟 恭之 并有时誉, 洛阳 令 贾楨 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陈银儿》:“ 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 緑筠 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誌》可称双璧了。”
《漢語大詞典》:醉侯
对好酒善饮者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之二:“他年謁帝言何事,请赠 刘伶 作醉侯。” 宋 陆游 《百岁》诗:“莫悲晚节功名误,即死犹堪赠醉侯。” 清 曹溶 《沁园春·节饮效稼轩体》词:“老子如今,絶交书就,封爵何劳署醉侯。”
分類:好酒
《漢語大詞典》:醉乡侯(醉鄉侯)
戏称嗜酒者。 宋 苏轼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王十朋 集注:“ 唐 人诗:若使 刘伶 为酒帝,亦须封我醉乡侯。”
分類:戏称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