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制作(製作)
(1).指礼乐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今共定仪,十餘年不就。或言古者太平,万民和喜,瑞应辨至,乃采风俗,定制作。” 汉 班固 《典引》:“兢兢业业,贬成抑定,不敢论制作。”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及 三代 衰,圣人之制作尽坏。”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二:“至 周 制作之备, 孔子 称其文,特言其礼乐宪章之盛耳。”
(2).制造;造作。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抱香履:“帝深嘆异,然哂其制作之陋。” 宋 范仲淹 《政在顺民心赋》:“亦犹梓匠任材,因曲直而制作。”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广制作,兴土木。”
(3).著述;创作。《孔子家语·本姓解》:“﹝ 孔子 ﹞袓述 尧 舜 ,宪章 文武 ,删,定《乐》,制作春秋。”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皇家 贞观 中,有詔以前后《晋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能尽善。”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三》:“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
(4).样式。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暝雾中一老人下,身所衣服,但认青翠,莫识其制作也。” 宋 王巩 王氏谈录·唐时金带:“其(金带)制作与色泽尤奇。”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序》:“ 明清 得玉照一於友人 永嘉 鲍子正 ,色泽温润,制作奇古,真 周 秦 之瑞宝也。”
(5).方言。犹折磨。 孙犁 《白洋淀纪事·纪念》:“你别去制作人家了,叫他睡吧!”
(1).制造。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其宫闕皆金银,花木楼殿,皆非人世之製作。” 宋 欧阳修 《试笔·南唐砚》:“其砚四方而平浅者, 南唐 官砚也。其石尤精,製作亦不类今工之侈窳。”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杨太真首饰合》:“家有一古盒,其大如缶,外砌之以杂宝,内託之以上金,旁有微缺,製作特妙。”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低着头,全心全意一下一下地削着,好像在制作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2).写作;撰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陆平原 多为死人自叹之言,诗格既无此例,又乖製作本意。”
(3).指作品。 唐 杜甫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数问舟航留製作,长开篋笥拟心神。”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他日, 吉甫 见 荆公 ,问:‘ 钱塘 往来之衝,有佳士子乎?’ 吉甫 曰:‘才士极难得,如 元 某,好箇翰林学士。’公曰:‘有甚製作?’ 吉甫 乃於书瓮中出其一编,皆 元 所为文也。” 刘师培 《文章源始》:“ 明 代以降,士学空疏,以 六朝 之前为駢体,以 昌黎 诸辈为古文,文之体例莫復辨,而文之製作不復睹矣。”
《漢語大詞典》:容貌
(1).容颜相貌。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南史·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王明清 《春娘传》:“ 玉 为人容貌清秀,举措闲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説着我县君容貌,真个是世间少比,想是天仙里头謫下来的。” 巴金 《灭亡》第十一章:“她的态度,她的容貌,她的声音都充满了热情,使 李冷 十分感动。”
(2).指可以修饰容貌威仪的装饰品。如玄纁玑组、羽毛齿革之类。左传·宣公十四年:“朝而献功,於是有容貌彩章,嘉淑而有加货。” 杨伯峻 注:“容貌、彩章等亦均是小国所献大国之物……容貌、彩章者,盖指玄纁璣组、羽毛齿革诸物,皆所以充衣服、旌旗之装饰者。”一说,指威仪容颜。见 杜预 注。
(3).犹样式。管子·乘马:“工治容貌功能,日至于市而不为官工者,与功而不与分焉。” 郭沫若 等集校:“《考工记·函人》‘凡为甲必先为容’, 郑 注‘服者之形容也’, 郑司农 云‘容谓象式’,则容貌犹今之样式也。”
《漢語大詞典》:制度(製度)
(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孔颖达 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 宋 王安石 《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 魏巍 《壮行集·春天漫笔》:“他没有看到,存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消灭,就是大公平。”
(2).制订法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汉书·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第三章:“创制权,由人民以公意创制一种法律,此则异於专制时代,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也。”
(3).规定。 唐 元结 《与何员外书》:“昔年在山野,曾作愚巾凡裘,异於制度。”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尚书省奏:‘ 永固 自执政为 真定 尹,其繖盖当用何制度?’ 金 主曰:‘用执政制度。’”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丝弦戏《空印盒》第十场:“与他去了制度!”
(5).制作。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臣望 奉天 有天子气,宜制度为垒,以备非常。”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生制度?”
(6).谓制作方法。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 东坡 在 黄州 ,手作菜羹,号为东坡羹,自叙其制度。”
(7).规模;样式。史记·孝武本纪:“上欲治明堂 奉高 旁,未晓其制度。 济南 人 公玉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鍊,制度浑朴。”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自己乘坐高四层的龙舟, 萧皇后 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
(1).规制形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遇 新罗国 献五彩氍毹,製度巧丽,亦冠絶一时。” 宋 张洎 《贾氏谈录·李氏琴制》:“ 贾君 云, 嵩山 僧 如寂 ,尝收得 李汧公 百衲琴,製度甚古拙,而音韵清越。”《封神演义》第四八回:“ 子牙 后随军至 岐山 , 南宫适 筑起将臺,安排停当,扎一草人,依方製度。”
(2).制度。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改葬施金棺,手詔追褒扬,袈裟寄 灵谷 ,製度由 萧梁 。”一本作“ 制度 ”。 清 李渔 《怜香伴·欢聚》:“你们只管掌灯随我老爷走, 汉 家自有製度。”
《漢語大詞典》:头儿(頭兒)
(1).脑袋。喻指物体前面的首要部分。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等闲了,我弄几枝没头儿的箭试试看。”
(2).指头发或头发的样式。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些脸汤洗一洗,梳个头儿光光地。”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
(3).为首的人。《元典章·吏部八·案牍》:“今 蒙古 子孙弟姪作 蒙古 必闍赤头儿,凡有行移文字,止用 蒙古 字样写本宗事目。”《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王长贵 道:‘头儿明鉴。’捕快伸手一个巴掌駡道:‘谁是你的头儿?头儿是你乱叫的!’ 王长贵 立刻改口,称他老爷,方才无话。”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我也是个工人,不过如今算是咱们这矿上一个头儿了,有事大家来商量。”
(4).头钱。《水浒传》第一○四回:“原来赢不多,赢的都被把梢的、放囊的拈了头儿去。”参见“ 头钱 ”。
(5).开始,事情的起点。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 潘安 ?”红楼梦第九回:“原来是你起的头儿,你不这样怎么了局呢?”
(6).头绪;门路。
(7).端,顶端。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里两头儿通着大道,来往不断的人,有什么不得信儿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忙的他把个绳头儿不曾拴好,一失手,连钩子掉在屋里地下了。”
(8).极点;尽头。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无理到那头儿了,就让想空了心,把那个长生牌儿给他送到 何公祠 去。” 梁斌 《红旗谱》二:“他想:‘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是个头儿呀?’”
《漢語大詞典》:头钱(頭錢)
(1). 汉 代人口税的一种。 汉 制:从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年二十三傅,十五赋,七岁头钱二十三,何缘?”
(2).犹一钱,极少之钱。北史·高昂传:“头钱价 汉 ,随之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唐 小説载 李紓 侍郎駡负贩者云:‘头钱价奴兵。’‘头钱’犹言‘一钱’也。故都俗语云:‘千钱精神头钱卖’,亦此意云。”
(3).一种博具。共用钱六枚。博者掷下去,看“字”(正面)和“鏝”(背面)的多少,决定胜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桥上两边,用瓦盆内掷头钱,关扑钱物、衣服、动使。”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云]这箇是头钱。[ 燕大 云]这钱昏,字鏝不好。”《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便去场上将这十两银子撇在地下,叫道:‘把头钱过来我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 吴宣教 )接将头钱过来,往下就扑。”
(4).赌博场所主人或供役使的人从赢者所得的钱中所提取的一小部分。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教小廝另取一两银子,送与 汉老 ,作为头钱。”《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纵然不能赢钱,弄他们两个头钱,贴补贴补候补之用也是好的。”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他常邀些人来赌钱,抽头钱给她,有时他把头钱也拿了。”
(5).指地痞流氓向个体劳动者敲诈所得的钱。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六章:“就是在我的茶铺里吃……吃茶,评……评理,在码头上收……收点头钱。”
(6).本钱。 沙汀 《淘金记》九:“一百多换一两,啥劲仗呀!头钱又不要多,卖五石米就尽够了。”
《漢語大詞典》:款式
格式;样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諦视之,款式雕文,与狐物更无殊别。”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战上》:“务以 景德 之细窰,摹洋磁之款式,工绘五彩,运销 欧洲 。” 鲁迅 《书信集·致孙伏园》:“面上印字之样子,拟亦自定一款式,容迟日奉上。”
《漢語大詞典》:范样(範樣)
犹样式。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关王幞头》:“﹝巫祝 喻天佑 ﹞饮之酒,赂以银,行且付钱五千,并大幞头范样。”
分類:样式
《漢語大詞典》:容制
样式;形制。 晋 成公绥 《琵琶赋》:“簫韶九奏,物有容制。”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调露 二年,幸 洛阳 城南楼,宴羣臣,太常奏《六合还淳》之舞,其容制不传。”
分類:样式形制
《漢語大詞典》:新制(新製)
(1).新制作。宋史·太祖纪三:“癸亥,詔减 湖南 新製茶。”
(2).新的样式。 晋 陶潜 《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製。”
(3).新的作品。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新製迭出,古体攸分,实词章改变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
(1).新订立的制度。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乃勑 子才 与散骑常侍 温子昇 ,撰《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决疑,州郡用为治本。”
(2).重新制定。旧唐书·高宗纪下:“以明堂制度歷代不同, 汉 魏 以还,弥更讹舛,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
《漢語大詞典》:诗史(詩史)
(1).前人的诗作。宋书·谢灵运传论:“至於先士茂製,讽高歷赏, 子建 函京 之作, 仲宣 霸 岸之篇, 子荆 零雨之章, 正长 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疏》:“今经典远被,诗史北流, 冯 李 之徒,必欲遵尚。”
(2).指能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杜 ( 杜甫 )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读其文,尽得其故跡。 杜 逢 禄山 之难,流离 陇 蜀 ,毕陈於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五:“﹝ 王弘祚 ﹞为户部尚书时,尝属余选 张含 《禺山集》。余尤喜集中《潁川侯祠》一篇,足称诗史。”
(3).泛指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这一本集子和《花边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
(4).诗歌的发展历史。《羊城晚报》1984.9.5:“翻开 华夏 诗史,即可看到,每当历史处于重大转折的关头,都有一批‘以诗魂壮国魂’的呕心沥血之作问世。”
《漢語大詞典》:老气(老氣)
(1).老练的气概。 唐 杜甫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判官》诗:“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 宋 陆游 《晓出至湖桑埭》诗:“老气犹能作羆卧,壮怀谁復记鸿轩?” 胡适 《〈蕙的风〉序》:“况且稚气总是充满着一种新鲜风味,往往有我们自命‘老气’的人万想不到的新鲜风味。”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 长顺儿 长了一点身量,也增长了更多的老气,看着很像个成人了。”
(2).用于讽刺年轻人老于世故或以老辈自居。《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那 潘金莲 嘴快,插口道:‘好老气的孩儿,谁这里替你磕头哩?俺们磕着你,你站着。’”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山师表:“ 李万 笑道:‘去多少时,有许多説话,好不老气。’”
(3).形容树木苍老的气势。 宋 陆游 《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诗:“败墻惨淡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 宋 林景熙 《古松》诗:“乔阴无六月,老气欲千年。”
(4).陈旧、保守的风气。 郭沫若 《青年哟,人类的春天》:“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分水岭,便是把老气的支配推翻了一大部分。”
(5).形容服装等的颜色深暗、样式陈旧。
《漢語大詞典》:同心结(同心結)
(1).旧时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以象征坚贞的爱情。 南朝 梁 武帝 《有所思》诗:“腰中双綺带,梦为同心结。”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如今綰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开了箱子,取出一条白罗帕子来,将一个胡桃繫着,綰上一个同心结,抛到女子面前。” 清 梁国正 《温柔乡记》卷一:“乡人重心结而轻紈扇,欲与缔交,以同心结通欵曲,可得其欢心。”
(2).状如两心相连的装饰品。 李大我 《同心结》:“我打开小布包,一个同心结项练立刻呈现在眼前,两颗紧紧连在一起的金质的心,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漢語大詞典》:形色
(1).指形体和容貌。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南史·梁豫章王综传:“ 淑媛 问梦中形色,颇类 东昏 。” 元 崔璆 《咄咄》诗:“咄咄復咄咄,小儿成老翁,幺微各形色,追逐元化工。”
(2).体表气色。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贫之为病也,不唯形色麤黶,或亦神心沮废。”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次於焦府,盎於形色。”
(3).形态、颜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又星与日月,形色同尔,但以大小为其等差。”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絪緼之中,阴阳具足而变易以出,万物并育於其中,不相肖而各成形色。”
(4).样式、色泽。 元 陶宗仪 辍耕录·玉辘轳:“﹝ 吴和之 ﹞收一轆轤,玉青色,形如吕字,环口中间,轆轤旋转,无分毫缝罅,形色极古,人皆以为鬼工。” 许地山 《山响》:“质虽是旧的,可是形色还不旧。”
(5).指神态表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我财不赡,不饜所求,顿生异心,形色索漠。” 鲁迅 《呐喊·端午节》:“于是递给伊一迭簇新的中交票,脸上很有些得意的形色。”
(6).形之于色。谓在脸色、表情上显示出来。南齐书·王玄载传:“ 世祖 时在大牀寝, 瞻 谓 豫章王 曰:‘帐中物亦復随人寝兴。’ 世祖 衔之,未尝形色。”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则天 朝, 豆卢 钦望 为丞相,请輟京官九品已上两月日俸以赡军,转帖百司令拜表。羣臣俱赴拜表,而不知事由。拾遗 王求礼 谓 钦望 曰:‘羣官见帖即赴,竟不知拜何所由……岂国之柄耶!’ 钦望 形色而拒之。”
《漢語大詞典》:梵夹(梵夾)
亦作“ 梵荚 ”。亦作“ 梵筴 ”。
(1).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 唐 李贺 《送沈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王琦 汇解引 唐 杜宝 《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於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録梵夹。” 胡三省 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 清 赵翼 《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籤轴至今縢。”自注:“寺有 宣德 中所颁全部藏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 天竺 僧 天息灾 与 施护 ,各持梵筴来献,此 宋 时取经故事也。”
(2).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 神宗 时,詔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閲也。”
《漢語大詞典》:宫眉
谓妇女依宫中流行样式描画的眉毛。 唐 李商隐 《蝶》诗之三:“ 寿阳公主 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碾玉釵头双凤小。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明 梁少白 《好事近·寄妓》套曲:“宫眉细蹙,楚腰纤削。相思依旧,欲説还休。”
《漢語大詞典》:桃花面
(1).指 隋文帝 宫中的一种梳妆样式。 唐 宇文士及 《妆台记》:“ 隋文 宫中梳九真髻红粧,谓之桃花面。”
(2).泛指美人容貌。 前蜀 韦庄 《女冠子》词之二:“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元 钟嗣成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欢》曲:“人美丽正芳年,时常笑显桃花面。”
(3).谓饮酒后面呈桃红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星桥乌鹊填,笑嬋娟,金尊偏送桃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