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心专(心專)
谓心思专一。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明 梁辰鱼 《二犯月儿高·纪情》套曲:“念芳卿心专意坚,儘他人海移山变,任飘流风宿水飡,料随处姓扬名显。” 清 陈确 《答萧山来成夫书》:“事事归之切实,心专力併,将来成就或未可量。”
《國語辭典》:锐意(銳意)  拼音:ruì yì
意志坚决。《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明。于谦〈忆老婢〉诗:「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
《國語辭典》:专心(專心)  拼音:zhuān xīn
专一心思,集中心力。《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合了他的朋友彭仲翔、施效全等几位豪杰,专心求武事,结了个秘密社会。」
《國語辭典》:醉心  拼音:zuì xīn
内心的喜爱已到了沉醉迷恋的地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蘧公孙招赘鲁府,见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还不知小姐又是个才女。」
《漢語大詞典》:专专(專專)
(1).用心专一。《楚辞·九辩》:“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 刘永济 校释:“此自计己专一不变之初心……专专,纯一也。” 唐 韩愈 《复志赋》:“始专专於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
(2).形容精神专注。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天下之目专专然,观陛下之动;天下之耳顒顒然,听陛下之言。”
(3).专门;特地。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三巧儿 道:‘明日专专望你。’”《西游记》第三十回:“因这般想你,专专教我来请你的。”
聚集貌。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毛 传:“敦,犹专专也。” 郑玄 笺:“此又言妇人思其君子之居处,专专如瓜之繫缀焉。” 陆德明 释文:“专,徒端反。” 陈奂 传疏:“专专者,聚之意。”
《漢語大詞典》:锐精
1.谓磨砺武器使锋利。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天下鋭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
2.谓用心专一,专心一志。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王阳能铸黄金》:“ 淮南王 安 鋭精黄白,庶几轻举,卒离亲伏白刃之罪。” 王利器 校注:“鋭精犹言勤鋭专精。 汉 人习用语。”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鋭精蓺文,意忽学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鋭精细巧,心疏体统。” 宋 司马光 《应诏言朝政阙失状》:“即位以来,鋭精求治,耻为继体守文之常主。”
3.精粹纯一。 汉 刘向 列女传·盖将之妻:“ 盖将 之妻,据节鋭精。”
4.犹赞美。 汉 袁康 越绝书·篇叙外传记:“春秋鋭精 尧 舜 ,垂意 周文 。”
《國語辭典》:颛颛(顓顓)  拼音:zhuān zhuān
愚昧无知的样子。《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
《漢語大詞典》:锐情
谓用心专一。北齐书·酷吏传·毕义云:“ 文襄 以其推伪,众人怨望,并无所问,乃拘吏数人而斩之。因此鋭情讯鞠,威名日盛。”新唐书·儒学传序:“ 太宗 身櫜鞬,风纚露沐,然鋭情经术,即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一:“公鋭情著述,文逼 西京 。”
《漢語大詞典》:专愚(專愚)
谓用心专一而至不通情事。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坠)阬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足。”
《漢語大詞典》:锐思
1.谓用心专一。汉书·叙传上:“独攄意虖宇宙之外,鋭思於豪芒之内。”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先生无 少伯 之奇略,专鋭思乎六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2.敏锐的思想。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将激昂为清,鋭思为精。”
《国语辞典》:治斋(治斋)  拼音:zhì zhāi
大祭前斋戒三日,澄心专志,以示虔敬,称为「治斋」。
《漢語大詞典》:聊虑(聊慮)
深思;精心专一。《楚辞·九辩》:“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王逸 注:“愴然深思而悲泣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 李善 注:“聊虑固护,精心专一之貌。” 吕延济 注:“聊虑,精心也。”
《國語辭典》:专心致志(專心致志)  拼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专一心思,贯彻意志。《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奚奴温酒》:「彼女流贱隶耳,一事精至,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國語辭典》:一心一意  拼音:yī xīn yī yì
心意专一。如:「她一心一意想出国留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既有此话,有烦妈妈上覆他,叫他早自挣挫,我自一心一意守他这日罢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陈正公见他如此至诚,一心一意要把银子借与他。」
《漢語大詞典》:虚壹
亦作“虚一”。 虚心专一。荀子·解蔽:“故治之要在於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公平生学道,虚一而静,故所至皆不言而治。” 宋 秦观 《叹二鹤赋》:“公 熙寧 时实守此邦,心虚一而体道,治清浄而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