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风风雅雅(風風雅雅)
犹雅致。《黑籍冤魂》第八回:“房子虽不大,也还住得。后面有个花园,倒也迴廊曲折,花木参差,总算点缀得风风雅雅。”
分類:雅致
《國語辭典》:洒落(灑落)  拼音:sǎ luò
1.神态自然大方,不受拘束的样子。《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洎风仪洒落,文采清丽,博览道释书。」《水浒传》第一五回:「阮氏三兄弟见晁盖人物轩昂,言语洒落。」
2.言辞任意挥洒。《红楼梦》第六五回:「自己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洒落一阵,拿他兄弟二人嘲笑取乐。」
3.脱落、掉落。唐。王勃〈山亭兴序〉:「风尘洒落,直上天池九万里。」
《國語辭典》:小筑(小築)  拼音:xiǎo zhú
精雅的小屋。唐。杜甫 畏人诗:「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宋。陆游〈小筑〉诗:「西郊小筑临烟汀,南山秀色入窗棂。」
《國語辭典》:秀气(秀氣)  拼音:xiù qì
灵秀之气。《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冠五行之秀气,迈三代之英风。」
《國語辭典》:秀气(秀氣)  拼音:xiù qi
1.形容气质优雅。如:「这女孩长得好秀气。」
2.形容物之灵巧轻便。如:「这花瓶挺秀气的。」
《漢語大詞典》:秀里秀气(秀里秀氣)
形容音色的清秀尖细。 沙汀 《卢家秀》:“主席个子高大,说话可秀里秀气的,过后才知道是 胡书记 。”亦作“ 秀声秀气 ”。 艾芜 《我的年青时代》五:“他就学着女人的腔调,窄起喉咙,秀声秀气地唱着。”
《國語辭典》:高致  拼音:gāo zhì
高尚的志趣。后比喻辞官退隐。《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话说南宋时,江洲有一秀才,姓潘,名遇,父亲潘朗曾做长沙太守,高致在家。」
《漢語大詞典》:幽致
(1).幽雅别致;幽静雅致。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岑参:“‘山风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斋宫:“内亭曰 锦芳 ,曰 翠芳 ,流泉石梁,颇甚幽致。”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地方虽然不大,风景倒还幽致。”
(2).犹幽趣。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遶池行,偶然得幽致。”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十一:“ 梁园 崇侈丽,幽致属山家。”
(3).深奥的道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盖有识天人之幽致,明国家之大体。”
《國語辭典》:古雅  拼音:gǔ yǎ
古朴雅致。《常语搜。卷二。雅类。古雅》:「魏钟繇善书,古雅有馀。」
《國語辭典》:幽雅  拼音:yōu yǎ
清静雅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丹客观玩园中景致,欣然道:『好个幽雅去处!』」《儒林外史》第八回:「我们几年京华尘土中,那得见这样幽雅景致?」
《國語辭典》:清雅  拼音:qīng yǎ
1.清高脱俗。《陈书。卷十五。陈详传》:「善书记,谈论清雅。」《红楼梦》第三七回:「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
2.宁静幽雅。《西游记》第二五回:「那林里是个清雅的去处,决然没有妖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引进几重门户里头,房室甚是幽静清雅。」
《漢語大詞典》:雅澹
亦作“ 雅淡 ”。
(1).高雅恬静。 南朝 陈 徐陵 《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丰神雅澹,识量宽和。”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容仪艷逸,言旨雅澹。”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遂造诸乐……然其声雅澹,不为时所好。”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十回:“只见 木生 已上楼梯,身后跟着一个倌人,身材娇怯,丰神雅淡。”
(2).高尚淡泊。北史·陆俟传:“ 珍 子 旭 ,性雅澹,好纬候之学。”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本性雅淡。”《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你看他志趣雅淡纯是古,那裡有半点轻狂露舌尖。”
(3).雅致素净。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珠翠丛中长大,倒堪雅淡梳妆。”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照面盆为镜,谁怜雅澹梳妆。”红楼梦第八回:“﹝ 宝釵 ﹞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國語辭典》:淡雅  拼音:dàn yǎ
清淡高雅。《隋书。卷四九。牛弘传》:「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红楼梦》第四九回:「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
《國語辭典》:雅洁(雅潔)  拼音:yǎ jié
雅正简洁。《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戴表元传》:「故其学博而肆,其文清深雅洁,化陈腐为神奇。」
《漢語大詞典》:朴雅(樸雅)
朴素雅致。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端方是尚,朴雅为经,间标新而树异,有象物以赋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室三楹,亦甚朴雅。”
淳朴而高雅。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塞。” 明 袁宏道 《又与焦弱侯座主》:“ 宏 游歷多矣,山水之清佳,人士之朴雅,要未有如南中者也。”
《漢語大詞典》:雅饬(雅飭)
(1).谓言行合礼制。 宋 欧阳修 《胡先生墓表》:“其餘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飭。”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诸子烝烝雅飭,规行矩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新郑讼:“ 石公 为诸生时,恂恂雅飭。”
(2).典雅严谨。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余读公集……其意气高迈,论思雅飭,慨然有 孔北海 之风。”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 杨鸿臚 ﹞近体诗、古诗具见雅飭,古文则非所长。” 王闿运 《论唐诗》:“初 唐 诸家歌行,皆出 齐 梁 ,多以雅飭为宗,堆写陈典。”
(3).犹雅致,美而不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生鱸鱼与新粳米炊熟……谓之鱸鱼饭。味甚鲜美,名极雅飭,可入林洪《山家清供》。”
《漢語大詞典》:雅服
(1).谓衣着儒雅。北史·高季式传:“﹝ 卢曹 ﹞性弘毅方重,常从容雅服,北州敬仰之。”
(2).指女子服饰雅致。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竹子 乃淡妆雅服,玉骨珊珊,花灯晨夕,一上氍毹,令人心爽。”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少选,十娘珊珊来,雅服靚妆,容华妍秀。”
(3).正规的常服。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而士大夫宴会,必衣曳撒,是以戎服为盛,而雅服为轻,吾未之从也。”
(4).极信服。西京杂记卷三:“ 子云 学 相如 为赋而弗逮,故雅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