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空阔(空闊)
(1).空旷阔大。 唐 元稹 《游碧涧寺》诗:“空阔 长江 碍铁围,高低行树倚巖扉。”《三国演义》第四八回:“ 操 见 南屏 山色如画,东视 柴桑 之境,西观 夏口 之 江 ,南望 樊山 ,北覷 乌林 ,四顾空阔,心中欢喜。”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只是没有围墙,空阔有余,深邃不足。”
(2).指空间;天空。 宋 姜夔 《庆宫春》词:“双桨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一折:“谁言空阔无神道,霹靂雷声那里来?”
(3).豁达;旷远。 唐 元稹 《八骏图诗》:“ 穆满 志空阔,将行九州野。” 唐 无名氏 《洞箫赋》:“对吟空阔之情,復感神仙之术。”
(4).空泛,无边际。 明 唐顺之 《祭丘思庵文》:“自余少时,颇负迂僻。空阔乎寥廓之翔,而泥滓乎乡人之处。”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六:“其説规模甚大,却空阔,令人无入手处。”
《漢語大詞典》:空虚
(1).空无;不充实。管子·八观:“民偷处而不事积聚,则囷仓空虚。”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沙汀 《航线》:“一提到肚皮的事,各人都马上感到肠胃的空虚了。”
(2).空旷冥漠。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3).虚假;空幻。后汉书·朱浮传:“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 唐 王维 《饭覆釜山僧》诗:“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清 吴伟业 《赠愿云师》诗:“万化皆空虚,大事惟一著。”
(4).豁达;没有成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而今为什么説个不可有成心?只为人心最灵,专是那空虚的才有公道。”
(5).指天空。亦喻朝廷。 唐 刘禹锡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诗:“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唐 赵璜 《曲江上巳》诗:“欲问神仙在何处,紫云楼阁向空虚。” 宋 王安石 《张氏静居院》诗:“ 留侯 亦养生,乃欲凌空虚。”
《漢語大詞典》:旷然(曠然)
(1).豁达。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新唐书·柳浑传:“免后数日,置酒召故人出游,酣肆乃还,旷然无黜免意。”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所贵烈士心,旷然自超卓。”
(2).形容豁然通晓。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恒》:“魂微惙惙,行纊听絶。旷然大通,復更生活。”后汉书·申屠刚传:“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朕亲自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矇。”
(3).宽宏貌。后汉书·度尚传:“狱吏谓 盘 曰:‘天恩旷然而君不出,可乎?’”新唐书·郭虔瓘传:“昔 相如 能詘 廉颇 , 寇恂 不吝 贾復 ,宜各旷然,终承朕命。”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若陛下忘其亲讐,旷然受之,惟才是用,塞谗毁路,其谁敢不竭忠以闻上乎?”
(4).虚空貌。云笈七籤卷六十:“至此常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浄。”
(5).开阔貌。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朝入 譙郡 界,旷然消人忧。”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尝有一人,悮坠穴中……乃缘穴而行,可十许日,忽旷然见明。” 清 恽敬 《游通天岩记》:“过主巖,巖益盘盘然,南折而西,有岫出巖背,旷然也,曰:‘忘归巖’。”
《漢語大詞典》:廓落
(1).空阔貌。 唐 陈陶 《蒲门戍观海作》诗:“廓落溟涨晓, 蒲门 鬱苍苍。”
(2).虚无貌。 明 宋濂 《同虚山房记》:“元黄之閒所贵者虚,廓落无象,空洞无偶。”
(3).孤寂貌。《文选·九辩》:“廓落兮羈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 吕延济 注:“廓落,空寂也。” 唐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廓落无所合,流离 湘水 滨。”
(4).结构松散或内容空泛。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 远 有书与 陈 尉,其书廓落,大而不工。” 清 戴名世 《凌母严太安人寿序》:“然而駢丽之体,廓落之辞,虽有盛德懿行,反以掩其实,非君子之所以寿其亲也。”
(5).豁达;宽弘。晋书·姚萇载记:“廓落任率,不修行业。”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镐 风仪伟岸,廓落有大志。”
《漢語大詞典》:疏阔(疏闊)
亦作“疎阔”。
(1).粗略,不周密。汉书·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隋书·刑法志:“ 陈氏 承 梁 季丧乱,刑典疎阔。”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 神龙 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
(2).指疏忽。 唐 张九龄 《敕天仙军使张待宾书》:“近知贼下烧此,安然即去,竟无斥候,来不预知,如此防边,无乃疎阔!”
(3).迂阔,不切实际。汉书·沟洫志:“御史大夫 尹忠 对方略疏阔,上切责之, 忠 自杀。” 唐 杜甫 《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宋史·赵安易传:“ 安易 略涉书传,性强狠,好谈世务,而疎阔不可用。”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然以二人之论 匈奴 者相较,则可见 贾生 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 鼂错 之深识为伦比矣。”
(4).疏远,不亲近。三国志·蜀志·张嶷传:“ 广汉 太守 蜀郡 何祗 ,名为通厚, 嶷 宿与疎阔。”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红楼梦第六六回:“那 三姐儿 的脾气, 贾珍 早已领过教的,那里还敢招惹他去?所以踪跡一发疏阔了。”
(5).指宽阔。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我知道第四行和第五行中间太疏阔了,看去便觉得不接气。”
(6).久隔;久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宋 苏轼 《郊祀奏议》:“三年一郊,已为疏阔。” 元 虞集 《次韵阿荣存初参议秋夜见寄》:“疏阔思良会,淹留到不才。”《再生缘》第五六回:“今日叫他来作伴,真正是,多时疎阔又相亲。” 叶圣陶 《苦辛》:“经年的疏阔,乘此可以作亲热的探访。”
(7).犹豁达。胸襟开阔。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先生 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8).渊博。 清 谭献 《〈明诗录〉序》:“ 有明 取天下最正,养士最优,世变虽亟,而雅好文章,问学疏阔,犹慕稽古。”
《漢語大詞典》:疏旷(疏曠)
亦作“疎旷”。亦作“踈旷”。
(1).豪放;豁达。 唐 岑参 《郡斋闲坐》诗:“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羈束!” 宋 孙光宪 《渔歌子》词:“黄鵠叫,白鸥眠,谁似儂家疎旷。”宋史·徐禧传:“ 禧 疎旷有胆略,好谈兵。”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庆桂 诗:“我性本疎旷,山水思静便。”
(2).远离;远隔。 唐 刘长卿 《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诗:“ 季鹰 久疏旷, 叔度 早畴昔。” 明沈采《千金记·楚歌》:“嘆人生在天地间,七尺躯从那里长?何故把爹娘疎旷?怎不把父母思量?”
(3).孤单寂寞。 唐 刘长卿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好天良夜成疎旷,临风对月空惆悵。”
(4).空阔,广大;宽宏。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愿迴疏旷之慈,俯鉴虔祈之恳。”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 醴泉 尉 崔汾 仲兄居 长安 崇贤里 ,夏夜乘凉于庭际踈旷,月色方午,风过觉有异香。”
《漢語大詞典》:宏达(宏達)
(1).谓才识宏大畅达。 汉 班固 《西都赋》:“又有 承明 金马 ,著作之庭。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曲逆宏达,好谋能深。” 唐 李白 《〈大鹏赋〉序》:“此赋已传於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2).豁达;旷达。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宪宗 朝,则有 杜邠公 之器量, 郑少保 之清俭…… 裴晋公 之宏达,亦各行其志也。”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卢晋公 ﹞每语人曰:‘鷄猪鱼蒜,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其宏达皆此类。” 宋 曾巩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诗:“丈夫舒卷要宏达,世路俯仰多拘牵。”
(3).宏伟。 唐 杜甫 《北征》诗:“煌煌 太宗 业,树立甚宏达。”
(4).盛大;壮大。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夫文物风俗之所起,大率积之纤微,基於凡近;迨其弥纶,终以宏达,人情之所纲纪,朝政之所左右,胥於此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精神论》:“言革命而竟能革命,必其革命有以适合乎彼一国之现情,遵斯道也,而愿力始宏达焉,而气象始发生焉。”
《漢語大詞典》:条畅(條暢)
(1).通畅,畅达。 汉 王褒 《洞箫赋》:“原夫簫干之所生兮,于 江 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踈。” 李善 注:“条畅,条直通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鬱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懌怀。”朱子语类卷一二一:“某旧时看文字极难,诸家説尽用记,且如毛诗,那时未似如今説得如此条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四:“因为连说话都怕还不能说条畅的小孩子,那里会能了解什么虚实平仄?”
(2).欢畅;舒畅。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大化隆洽,男女条畅,家给年丰,咸则三壤,岂不盛哉!”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登龕纵目远眺,心神为心条畅。”
(3).达观;豁达。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谁能拔俗,生尽其养;孰是养生,而薄其葬。渊哉若人,纵心条畅。”晋书·谢安传:“及总角,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
(4).繁衍茂盛。后汉书·冯衍传:“思 唐 虞 之晏晏兮,揖 稷 契 与为朋;苗裔纷其条畅兮,至 汤 武 而勃兴。” 晋 潘岳 《西征赋》:“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华实纷敷,桑麻条畅。” 晋 戴凯之 竹谱:“或茂沙水,或挺巖陆;条畅纷敷,青翠森肃。”
急促不顺貌。条,通“ 涤 ”。礼记·乐记:“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中“感条畅之气”:“家大人曰:条畅,读为‘涤荡’。涤荡之气,谓逆气也……涤荡、条畅、慆荡声相近,故字相通。”
《漢語大詞典》:阔达(闊達)
(1).犹豁达。气量大;性格开朗。史记·齐太公世家论:“吾适 齐 ,自 泰山 属之 琅邪 ,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后汉书·马武传:“ 武 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 李贤 注:“阔达,大度也。” 宋 叶适 《袁声史墓志铭》:“稍长,阔达多大节。” 康濯 《东方红》第二章六:“而 齐老发 自也照样是坦然和阔达。”
(2).广博贯通;深远明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有凡夫僧 摩訶提婆 ,阔达多智,幽求名实。” 清 张大受 《鲁肃庙》诗:“阔达谋 吴 策,几微保 汉 心。” 黄中黄 《沈荩》第三章:“吾党中干事之才,吾未见有阔达如 藎 者也。”
(3).开阔通畅。《元典章新集·刑部·防盗》:“ 湖 广 等处濒江靠海,水面阔达。”
《漢語大詞典》:疏达(疏達)
亦作“疎达”。
(1).豁达;开朗。礼记·乐记:“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孔丛子·陈士义:“今 东閭子 疏达亮直,大丈夫也。” 宋 曾巩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为人疎达自信,持之以谦。” 宋 苏轼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君既故人,而简易疎达,表里洞然,余固甚乐之。”
(2).通达。吕氏春秋·诬徒:“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汉书·刘向传:“陛下慈仁篤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 汉 家之德,崇 刘 氏之美。” 宋 叶适 《齐云楼》诗:“湖山西南维,江海东北塈;舒缓未为愚,疏达终多智。”
(3).指通晓。汉书·谷永传:“ 永 於经书,汎为疏达。”
(4).疏浚使通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门南 际河 有故碑云:‘惟 阳嘉 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謁者 王诲 疏达河川,遹荒庶坛。’”
(5).泛指通畅。 清 陈确 《地脉论》:“地之气,本於天而演於水者也……大抵疏达者肥美,壅滞者瘠卤。”红楼梦第八三回:“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
(6).豁亮,敞亮。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四轩尽疎达,一榻何清零。” 明 李东阳 《定州韩魏公祠堂记》:“为堂四楹,高亢疏达。” 清 吴敏树 《听雨楼记》:“而房楼连间,疏达明洁。”
《漢語大詞典》:豁荡(豁蕩)
犹豁达。晋书·祖逖传:“ 逖 性豁荡,不修仪检,轻财好施。”
分類:豁达
《漢語大詞典》:朗诣(朗詣)
通达;豁达。晋书·羊玄保传:“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 羊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曰:‘少为 王敦 所叹。’”
分類:通达豁达
《漢語大詞典》:疏闿(疏闓)
豁达;开朗。明史·杨士奇传:“ 荣 疏闓果毅,遇事敢为。”
分類:豁达开朗
《漢語大詞典》:朗达(朗達)
豁达;明达。晋书·孙盛传:“ 王公 神情朗达,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邪!”北史·高允传:“ 高沧 朗达,默识该通,领新悟异,发自心胸。”
分類:豁达明达
《漢語大詞典》:闳通(閎通)
犹豁达。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执事将推仁义之道,横天地,冠古今,则宜取奇伟閎通之士,使趋理不避荣辱利害,以共争先王之教於衰灭之中。”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姚先生 持论閎通。” 章炳麟 《再与刘光汉书》:“ 征南 于此最为閎通,而近世鯫儒,多谓借此以助 典午 。”
分類: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