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淡 → 澹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寂寥  拼音:jí liáo
1.寂静冷清。宋。周邦彦〈南乡子。户外井桐飘〉词:「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即到了洞里,尘埃满地,门户寂寥,似若无人之境。」
2.空旷高远。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纭天地,寂寥宇宙。」
《國語辭典》:湛然  拼音:zhàn rán
1.清明莹澈的样子。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宋。苏轼〈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
2.水深的样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注》:「寺左右杂树疏颁,有一石泉,方丈馀,清水湛然。」
3.安静的样子。唐。王维〈西方净土变画赞〉:「湛然不动,疑过于往来。」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二。服气十事》:「譬如婴儿居胎中,湛然不动。」
4.淡泊。唐。韩偓 地炉诗:「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5.唐代高僧的法号。(西元710~782)荆溪(今江苏宜兴)人,俗姓戚。为中国天台宗九祖。二十岁从左溪玄朗学习天台宗教义,三十八岁在宜兴净乐寺出家。玄朗圆寂后,住天台山国清寺,中兴天台宗。世称「荆溪大师」。著有《法华玄义释签》、《止观大意》、《金刚錍论》等。
《漢語大詞典》:疏淡
亦作“ 疏澹 ”。亦作“疎淡”。亦作“疎澹”。
(1).恬淡;淡泊。 唐 孟郊 《答友人》诗:“道语必疎淡,儒风易凌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 薛君胄 疏澹若此,岂无异人降旨。” 明 王廷相 《〈石龙集〉序》:“无意於为文者,志专於道,虽平易疏淡,而其理常畅。”
(2).疏朗有致。 宋 司马光 《投梅圣俞》诗:“纍纍数十字,疎淡不满幅。” 宋 苏舜钦 《演化闻予所藏宝琴求而挥弄不忍去因为作歌以写其意云》:“节奏可尽韵可收,时於疎澹之中寄深意。” 臧克家 《歇午工》诗:“铺一面大地,盖一身太阳,头枕着一条疏淡的树荫。”
(3).疏远;冷淡。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三官手内财空。亡八一见无钱,凡事疏淡,不照常答应奉承。”《再生缘》第四四回:“只为娇儿疏淡我,为父的,信乎不信万千遭。” 叶圣陶 《线下·春光不是她的了》:“但是,慢慢地,一种新的情感渗入 黎 的心里,不由她不同 瑞芝 疏淡一点。”
《漢語大詞典》:静素
犹淡泊。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真高絜,老而弥篤。玄虚静素,有 夷 皓 之节。”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恬愉静素,形神相忘。”宋书·殷琰传:“ 琰 性和雅静素,寡嗜欲。”
分類:淡泊
《漢語大詞典》:恬泊
淡泊。后汉书·逸民传·法真:“幽居恬泊,乐以忘忧。”《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清高恬泊,拟跡前轨,德行卓絶,海内无偶。”晋书·儒林传·杜夷:“少而恬泊,操尚贞素。” 宋 梅尧臣 《赵秘校见访》诗:“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分類:淡泊
《漢語大詞典》:湛泊
淡泊;恬淡寡欲。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恬静湛泊,匪偟时荣。”
《漢語大詞典》:恬忽
犹淡泊。 汉 王充 论衡·命禄:“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知者归之于天,故坦荡恬忽。”
分類:淡泊
《漢語大詞典》:澹简(澹簡)
犹淡泊。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张翀 ﹞性澹简,有尘外趣。”
分類:淡泊
《漢語大詞典》:惔怕
淡泊。金石萃编·北齐刘碑造像铭:“夫妙静虚凝,圣踪难寻,惔怕无相,非有心能知。”
分類:淡泊
《國語辭典》:悠然  拼音:yōu rán
1.閒适自得的样子。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三则之三:「山外烟岚,远近接簇,悠然畅寄。」
2.久远的样子。南朝陈。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至于流名雅颂,著美风诗,年代悠然,寂寥无纪。」
3.深远辽阔的样子。《旧唐书。卷一○三。郭虔瓘传》:「凉州已去,沙碛悠然。」
《國語辭典》:忘机(忘機)  拼音:wàng jī
不存心机,淡泊无争。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逃名溷俗,纵酒忘机。」
《國語辭典》:清修  拼音:qīng xiū
1.淡泊修为。《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徐邈传》:「邈陋巷书生,惟以节俭清修为畅耳。」《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昶传》:「端一小心,清修密静。」
2.清白显贵的家世。《北史。卷四。魏世宗宣武帝本纪》:「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
3.佛教指在家中修行。《五灯会元。卷十八。空室智通道人》:「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
《國語辭典》:冲和(沖和)  拼音:chōng hé
1.性情和平。《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神气冲和,而不知向人所在。」
2.天地间的真气。《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嘘吸冲和,吐故纳新。」
《國語辭典》:淡然  拼音:dàn rán
1.不在意、不经心。《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愚弟也无甚么嗜好,夫妻们带著几个儿子,布衣蔬食,心里淡然。」
2.淡泊,不趋名利。《南史。卷二四。列传。王裕之》:「峻为侍中已后,虽不退身,亦淡然自守,无所营务。」唐。吴筠〈高士咏〉诗五○首之三二:「淡然常有怡,与物固无瑕。」
3.形容颜色浅淡。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四顾俯层巅,淡然川谷开。」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乌贼得名》:「世号墨鱼为乌贼,……盖其腹中之墨可写伪契券,宛然如新,过半年则淡然如无字。」
《國語辭典》:恬淡  拼音:tián dàn
心境安然淡泊,不慕名利。《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晋。张华赠挚仲洽〉诗:「恬淡养玄虚,沉精研圣猷。」也作「恬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