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挥洒(揮灑)
(1).洒落;抛洒。 宋 苏轼 《书若逵所书经后》:“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有疎密。” 邹韬奋 《经历》五一:“我要掮着这枝秃笔,挥洒我的热血,倾献我的精诚。”
(2).挥毫洒墨。形容运笔自如。 唐 杜甫 《寄薛三郎中璩》诗:“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 金 元好问 《龙门公墨竹风烟夕翠》诗之二:“烟梢露叶捲秋山,挥洒纵横意自闲。莫问笔头龙未化,看看霖雨满人间。”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马负图 ﹞尤善书法,往往对客挥洒,俄得数纸,一坐惊赏。”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那些莲叶啦,树丛啦,大抵是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是用大毛笔蘸饱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
(3).犹潇洒。红楼梦第三三回:“方才 雨村 来了,要见你,那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委委琐琐的。”
(4).犹挥霍。 清 宗石 《念奴娇·感旧》词:“恨少十万黄金,供吾挥洒,意气何曾灭。”《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凡来要求他的子弟,必须人物俊雅,可中得 小小 之意;又要挥洒不吝,有些油水滋培的,方才应承许可。”参见“ 挥霍 ”。
《漢語大詞典》:挥霍(揮霍)
(1).迅疾貌。 汉 张衡 《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紜挥霍,形难为状。” 李善 注:“挥霍,疾貌。”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冥心想前事,一梦何挥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尝舟行,夜遇盗,手无寸刃,惟倒持一烟筒,挥霍如风,七八人并刺中鼻孔,仆。”
(2).奔放;洒脱。 明 方孝孺 《关王庙碑》:“是气也,得其灵奇盛著则为伟人。当其生乎时,挥霍宇宙,顿挫万类,叱电噫风,雄视乎举世,故发而为忠毅之业。”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跣足蓬头,疯疯癲癲,挥霍谈笑而至。”
(3).豪奢;任意浪费财物。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会冬至, 需 家致宴挥霍。”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挥霍的是一锭锭响钞精银,摆列的是一行行朱唇倈皓齿。”《水浒传》第十八回:“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 闻一多 《秋之末日》诗:“春夏辛苦了半年,能有多少的积蓄,来供你这般地挥霍呢?”
《漢語大詞典》:洒落(灑落)
(1).散落。 晋 潘岳 《秋兴赋》:“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 唐 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诗:“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一片淡淡的夕阳透过窗子微弱地洒落在桌子上的菊花瓣上。”
(2).亦作“ 洒乐 ”。洒脱飘逸,不拘束。南史·萧子显传:“ 子显 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 元 周德清 《一枝花·遗张伯元》套曲:“洒落襟怀,一笑乾坤大,高谈云雾开。”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一出:“况復襟怀洒乐,怕容易霜凋 潘 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 茅盾 《虹》六:“正是这新发生的你的神经过敏,使得你近来变了,变成不像从前那样的伉爽洒落。”
(3).指东西雅致不俗。 宋 司马光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竹轩》:“兹轩最洒落,歷歷种琅玕。”
(4).融洽无拘谨。 唐 杜甫 《公安县怀古》诗:“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仇兆鳌 注引 胡夏客 曰:“ 先主 之待 关 张 ,谊同兄弟,其得 孔明 ,欢如鱼水,所谓‘洒落君臣契’也。” 金 元好问 《蜀昭烈庙》诗:“君臣洒落知无恨,庸 蜀 崎嶇亦可怜。”
(5).亦作“ 洒乐 ”。纵情欢乐。《西游记》第二六回:“那些老儿,正然洒乐。”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打的鸟兽,散给众军。就此高坡上,把人马歇息片时。大家炙肉煖酒,番姬每歌的歌,舞的舞,洒落一回者。” 清 洪升 《长生殿·骂赋》:“今日聚集百官,在 凝碧池 上做个太平筵宴,洒乐一回。”
(6).放浪,不受拘束。红楼梦第六五回:“ 三姐 自己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村俗流言,洒落一阵,由着性儿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
(7).奚落。数说别人过失或短处。红楼梦第九八回:“ 紫鹃 本来深恨 宝玉 ,见如此,心里已回过来些,又有 贾母 、 王夫人 都在这里,不敢洒落 宝玉 。”
(1).分散地落下。 宋 王安石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方诸承水调幻药,洒落生綃变寒暑。” 宋 晁冲之 《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银钩洒落桃花牋,牙床磨试红丝研。”
(2).潇洒;飘逸;豁达。 南朝 梁 江淹 《齐司徒右长史檀超墓铭》:“高志洒落,逸气寂寥。”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刘道昌》:“﹝ 刘道昌 ﹞梦道士持一卷书置其袖……既寤,书在袖间,顿觉神思洒落,视其文,盖符咒之术。”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卷上:“ 敬中 为人襟度洒落,刻意翰词,有所作,人争传之。” 清 魏之琇 《台城路·云溪自湖墅移居东郊》词:“白石风流,清松洒落,又向如今重见。”
(3).爽快利落。《水浒传》第十五回:“ 阮 家三弟兄见 晁盖 人物轩昂,语言洒落……好生欢喜。” 明 祁麟佳 《错转轮》第一出:“好洒落也,今日閒暇且把千劫模糊的事情与先生勘辨一番。” 黄中黄 《孙逸仙》:“直情者, 孙 党也。洒落者,三合会派也。”
(4).爽朗。 宋 陈亮 《乙巳秋与朱元晦书》:“使 孔子 在时,必持出其光明以附於长长开眼者之后,则其利欲一时涴世界者,如浮翳尽洗而去之,天地清明,赫日长在,不亦恢廓洒落,閎大而端正乎。” 金 周昂 《水南晚眺》诗:“洒落高秋气,飞腾志士心。”
(5).用尖刻的语言数说他人的不是,令其难堪。红楼梦第七回:“那 焦大 又恃 贾珍 不在家,即在家亦不好怎样他,更可以任意洒落洒落。”
《漢語大詞典》:洒然(灑然)
(1).潇洒;洒脱。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 杜叔温 ﹞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明 杨慎 词品·严次山:“ 严仁 字 次山 ……又长於庆寿赠行,洒然脱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
(2).犹欣然。新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 穆宗 召为諫议大夫,羣情洒然称允。”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八月之望,与 仲廷 饮於 靖海门 之南楼,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际,意为之洒然。”
(3).风吹雨洒的样子。 唐 戴叔伦 《喜雨》诗:“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凉爽快。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庨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诗:“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臺。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5).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顿时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则何如 胎簪子 洒然阳气见於面,病若脱而瘳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来试挂,果然女病洒然。”《西游记》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气想是已行散了。洒然无事,又吃水何为?”
(6).惊异貌;忽然。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天子洒然惊觉,可是南柯一梦。”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洒脱貌。新唐书·文艺传上·袁朗:“ 后主 闻其才,詔为《月赋》一篇,洒然无留思。”
(2).畅快貌。 宋 曾巩 《送刘医博》诗:“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为枯骸。” 宋 杨万里 《晨炊白昇山》诗:“千峯为我旋生妍,我为千峯一洒然。”
(3).了然而悟。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房 遂洒然,方记其为僧时,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渊明 诗云:‘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閒。’説得更好。盖其自 彭泽 赋归之后,洒然悟心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能言者声和而音雅,词切而义明,理约而不乱,端多而不复,听之使人洒然不倦。”
惊异貌。庄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1).寒冷貌。《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2).肃敬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日观 范雎 之见者,羣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洒,先典反。”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伏读洒然,知其不肖之驱,未死之閒,犹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场,追 申徒 而谢 子产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齐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窗楞西向,户榻洒然,室不大而洁。”
《漢語大詞典》:消洒
潇洒。谓舒畅轻快。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出雕墻,月下西厢,消洒西风将醉魂爽。”
《漢語大詞典》:英逸
(1).英俊卓越。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 晋 葛洪 抱朴子·接疏:“以英逸而遭大明,则桑荫未移,而金兰之协已固矣。” 南朝 梁简文帝 《悔赋》:“壮武英逸,才为时出。”
(2).指才智卓越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 汉 末之世, 灵 献 之时,品藻乖滥,英逸穷滞。”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宋玉山元思书》:“天诞英逸,独擅民秀。”
(3).潇洒;超脱。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德清行高者,怀英逸而抑沦;有才有力者,躡云物以官躋。”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诗家者流,厥情非一……如 孟东野 之清苦, 薛许昌 之英逸。”
《漢語大詞典》:利洒(利灑)
(1).利落。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九章:“我吃了这狗日的亏,说不利洒。”如:她的动作真利洒。
(2).犹潇洒。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谈谈爱情》诗:“你们都容易,又利洒又健康,年纪又轻。”
分類:利落潇洒
《漢語大詞典》:风流(風流)
(1).风流动或流逝。 唐 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未穷观而极览,忽云散而风流。”参见“ 风流云散 ”。
(2).风行;流传。 汉 苏顺 《和帝诔》:“陶元二化,风流万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自斯以后,体宪风流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上书陈事,起自 战国 ,逮於两 汉 ,风流弥广。”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经界既定,仁政自成,下及 隋 唐 ,风流已远。”
(3).风尚习俗。汉书·刑法志:“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寖息。风流篤厚,禁罔疏阔。” 唐 韩休 《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上柱国赠尚书右丞相许国文宪公苏颋文集序》:“由是比兴继作,风流弥繁。” 元 陈赓 《子猷访戴图》诗:“两 晋 崇玄虚,风流变华夏。”
(4).犹遗风;流风馀韵。汉书·赵充国辛庆忌等传赞:“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謡慷慨,风流犹存耳。” 宋 欧阳修 《跋〈永城县学记〉》:“ 唐 世执笔之士,工书者十八九,盖自 魏 晋 以来风流相承,家传少习,故易为能也。” 清 钱谦益 《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周延儒授承德郎父天瑞先封翰林院修撰儒林郎加封承德郎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制》:“棫朴杞梓,固非一时之材;菑畬耕穫,亦岂一世之积。风流弘长,我有近臣。”
(5).洒脱放逸;风雅潇洒。后汉书·方术传论:“ 汉 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唐 牟融 《送友人》诗:“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 林四娘 ﹞又每与公评隲诗词,瑕则疵之;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绪风流,使人忘倦。”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 周 孔 之书,习 老 庄 之教,弃礼法而崇放达,竞风流而尚虚无。”
(6).形容文学作品超逸佳妙。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红楼梦第三七回:“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 蘅 稿。” 邓溥 《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诗:“文采风流鬼呵护,死生契阔古交情。”
(7).杰出不凡。 宋 苏轼《与江惇礼秀才书》之一:“僕虽晚生,犹及见君之王父也。追思一时风流贤达,岂可復梦见哉!” 郭小川 《祝酒歌》:“天上地下的英雄啊,最风流的是咱们这一辈。”
(8).指杰出不凡的人物。《晋书·刘毅传》:“六国多雄士, 正始 出风流。”《敦煌曲子词·感皇恩一》:“朱紫尽风流,殿前卿相对,列诸侯,叫呼万岁愿千秋。”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八·苏轼:“古今风流, 宋 有 子瞻 , 唐 有 太白 , 晋 有 东山 ,本无几也。”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诗:“清夜游云泉,追随尽风流。”
(9).风度。晋书·谢混传:“ 谢晦 谓 刘裕 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 谢益寿 奉璽紱。’ 裕 亦叹曰:‘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魏书·元彧传:“ 临淮 虽风流可观,而无骨鯁之操。”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 徐学士 风流蒨蒨,容貌堂堂。”
(10).风操,品格。后汉书·王畅传:“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隋书·高祖纪上:“爰初入仕,风流映世,公卿仰其轨物,搢绅谓为师表。” 明 唐顺之 《谒夷齐庙》诗:“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磯。”
(11).荣宠。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 唐 李颀 《寄綦毋三》诗:“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12).风格、流派。隋书·经籍志一:“远览 马 史 班 书,近观 王 阮 志録,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四:“自 灵均 已降,属文之士众矣,然其志尚不同,风流殊别。”
(13).谓风韵美好动人。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三十:“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 楚云 ﹞端的风流如水晶盘内走明珠,态度似红杏枝头推晓日。” 清 李渔 《巧团圆·全节》:“体态风流,一见令人不自由。只恨多僝僽,不是容颜陋。”
(14).花哨轻浮。《敦煌曲子词·南歌子一》:“悔家风流壻,风流无準凭。” 清 李渔 《慎鸾交·造端》:“小生外似风流,心偏持重也。”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这是 柯露西 ,一个 美国 所谓之艺术家,一个风流寡妇。”
(15).指男女私情事。 宋 陈师道 《踏莎行》词:“重门深院帘帷静。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準拟风流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莫翁 ﹞少年时节,便有娶妾买婢好些风流快活的念头。”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我们年轻时,不用说实际上,那怕没有一件两件风流奇闻,可是终还顾着脸子。”
《漢語大詞典》:风流云散(風流雲散)
风吹过,云飘散,踪迹全消。比喻人飘零离散。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宋 王沂孙 《长亭怨·重过中庵故园》词:“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郭沫若 《豕蹄·漆园吏游梁》:“ 庄周 自从他夫人死后,率性把 漆园 吏的微职丢掉,他的门徒们也就逐渐地风流云散了。”亦作“ 风流雨散 ”。 晋 左思 《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闐闐,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閒。”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徒以士之相见,人之相知,必欲轩盖逢迎,朝游夕处,亦常烟波阻絶,风流雨散。”
《漢語大詞典》:潇洒(瀟灑)
见“ 瀟洒 ”。
亦作“ 瀟洒 ”。
(1).洒脱不拘、超逸绝俗貌。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在风尘。” 宋 姜夔 续书谱·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 钟元常 ,其次 王逸少 ,今观二家之书,皆瀟洒纵横,何拘平正?” 明 沈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寓吾家后廊,瀟洒仙模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道静 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沈默。”
(2).悠闲自在。 明 高攀龙 《与卞子静书》:“兀坐家中无事,襟怀虽得瀟洒,而触目民艰,未免时復攒眉。”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 方主任 心里想:‘你倒潇洒,闲着没事,散散步,等着学习吧。’”
(3).凄清、寂寞貌。 唐 李德裕 《题奇石》诗:“藴玉抱清辉,闲庭日瀟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宋 苏舜钦 《湘公院冬夕有怀》诗:“去年急雪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禪房瀟洒皆依旧,世路崎嶇有万殊。”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一折:“俺这山林瀟洒,古寺荒凉,惟仙人能往,岂俗士能通。” 清 王辂 《采桑子》词:“芸窗寂静摊书好,一盏茶浓,瀟洒谁同?暗递清琴隔院风。”
(4).幽雅、整洁。 唐 姚合 《溪路》诗:“此路何瀟洒,永无公卿跡。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宋 文天祥 《官籍监》诗序:“予监一室颇瀟洒,明窗净壁,树影横斜,可爱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甚是瀟洒,正可先生安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如今搬在城里一个曲巷小楼,且是瀟洒。”
(5).清凉。 唐 李白 《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凉风日瀟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唐 司空图 《歌者》诗之三:“清回烦暑成瀟洒,艷逐寒云变惨悽。”
(6).雨落貌。 唐 韦应物 《夏夜忆卢嵩》诗:“不知 湘 雨来,瀟洒在幽林。” 唐 权德舆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瀟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元 揭傒斯 《黄鹄山听雨》诗:“瀟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漢語大詞典》:翩然
(1).相反貌。诗·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 毛 传:“不善紲檠巧用,则翩然而反。” 孔颖达 疏:“若不善置紲檠而巧用之,则翩然而其体反戾矣。” 清 龚自珍 《反〈祈招〉序》:“尝以暇日读《祈昭》之诗,翩然反之,作诗二章,以貽后之自桎梏者。”
(2).飞貌。 宋 王安石 《送丁廓秀才》诗之一:“好去翩然 丁令威 ,昔人且在不应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转眼化为鸚鵡,翩然逝矣。” 杨朔 《印度情思》:“天空里果然出现两只鸟,盘旋几圈,随后有一只翩然落到岩石上。”
(3).轻疾貌。 唐 韩愈 《杂诗》:“翩然下大荒,被髮骑騏驎。” 宋 刘过 《贺新郎·游西湖》词:“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言次,女已翩然入,拜伏地下。”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 金女士 翩然走入,急到 徐夫人 面前,将地上翡翠扇子拾起。”
(4).潇洒貌。 明 方孝孺 《题宋仲珩草书自作诗》:“诗与书皆翩然有尘外意,诚希世奇玩也。” 明 李东阳 《兆兄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翩然上马去,似有壮士襟。”
《漢語大詞典》:飘萧(飄蕭)
(1).鬓发稀疏貌。 唐 杜甫 《义鹘行》:“飘萧觉素髮,凛欲衝儒冠。”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素髮飘萧,朱颜委谢。”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鬢飘萧未遇。”
(2).零落飘坠貌。 前蜀 贯休 《古塞下曲》之六:“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金 元好问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诗:“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3).飞扬貌。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宋 苏辙 《巫山庙》诗:“採兰为飱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萧。” 清 黄景仁 《发一宿庵》诗:“飘萧洞气成飞雨,冥漠丹根护紫泥。”
(4).飘逸潇洒。 唐 白居易 《筝》诗:“云髻飘萧緑,花颜旖旎红。”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神清骨秀气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了梦:“看他鬚眉巾带恁飘萧,怎不向花前写个神仙照!”
(5).状风声。 唐 元稹 《书异》诗:“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 元 萨都剌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之一:“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 王统照 《沉船》:“四周的树木迎着飘萧的凉风,都在同他们快摇落的叶儿私语。”
《漢語大詞典》:仙风(仙風)
神仙的风致。形容人的潇洒。 明 伍馀福 《苹野纂闻·尹髼头》:“见者以其童颜鹤髮,有仙风,争延致之。”参见“ 仙风道骨 ”。
《漢語大詞典》:仙风道骨(仙風道骨)
(1).道教语。谓有仙人及得道者的气质神采。 唐 李白 《大鹏赋序》:“余昔於 江陵 见 天臺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小神知得夫人仙风道骨,原是 瑶池 一会中人。”
(2).喻指超凡绝俗的品貌风度。 宋 文天祥 《与文侍郎及翁》:“尊性乐在简淡,急流勇退,仙风道骨人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先生仙风道骨,年已八十,犹替人题 陈章侯 《莲露图》。”
《漢語大詞典》:姗姗
(1).动作缓慢貌。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大胆秀才》:“须臾见一丽女子,自棺中姗姗而出。” 朱自清 《旅行杂记》二:“那时我总以为第二句应该开始了,岂知一等不来,二等不至,三等不到……四拍拍毕,第二句的第一个字才姗姗的来了。”
(2).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叶圣陶 《隔膜·阿菊》:“伊姗姗地走入场中,给伊的小友做伴侣去了。” 闻一多 《李白之死》诗:“月儿初还在丝丝柳影后窥看,象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如今却已姗姗移步出来,来到了池西。”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五章:“ 黄梅霜 一把拉住 李槐英 的胳膊跟在 刘文蔚 的身后,姗姗地扭着腰肢向人群中间走过去。”参见“ 姗姗来迟 ”。
(3).形容人的气度飘逸潇洒。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老者生得童颜鹤髮,仙骨姗姗。”《花月痕》第七回:“ 丹晕 、 曼云 自是好脚色, 掌珠 、 秋香 秀骨姗姗,也过得去。”
《漢語大詞典》:姗姗来迟(姗姗來遲)
(1).语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思念 李夫人 不已,方士 齐 人 少翁 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颜师古 注:“姗姗,行貌。”后因以“姗姗来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小芗传》:“ 小兰 如芙蓉女儿,明秀无匹,姗姗来迟,媚不可言。”
(2).形容来得很晚。 黄远庸 《虚三级省制案之轮廓》:“蹉跎復蹉跎之省制案中,被以奇异之服色、姗姗来迟者,则所谓虚三级省制案者也。”
《漢語大詞典》:飘逸(飄逸)
(1).疾飞貌。 汉 王粲 《浮淮赋》:“苍鹰飘逸,递相竞軼。”
(2).谓神态举止瀟洒脱俗。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米元章 风度飘逸,自处 晋 宋 人物,然所为不覊,得‘颠’之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举目看 十八姨 ,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 叶圣陶 《倪焕之》六:“同时她的步态显得很庄重,这庄重里头却流露出处女所常有而不自觉的飘逸。”
(3).形容文学作品风格清新洒脱,意境高远。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飘逸》:“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羣, 緱山 之鹤, 华 顶之云。高人惠中,令色絪緼,御风蓬叶,汎彼无垠。”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一:“ 荆公 云: 李白 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丁玲 《三日杂记》五:“然而歌词的转折,情致的飘逸是如此之新鲜。”
(4).指书画家笔势飞动灵活。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故 唐 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復 晋 魏 飘逸之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国风图:“ 南宋 马和之 侍郎常写毛诗进御,画家称其行笔飘逸。”
(5).轻率,不稳重。
(6).轻柔飘动。 叶圣陶 《友谊》:“ 丁亦秋 在绸衣的下缘缀上大红大绿的花边,她不赞成,说缀上花边,下缘就不飘逸了。” 叶圣陶 《未厌集·赤着的脚》:“一身飘逸的纱衣恰称她秀美的姿态。”
《漢語大詞典》:洒脱(灑脱)
(1).潇洒脱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我看 逸云 那人洒脱得很。”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银杏》:“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2).利落;利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十四娘 为人勤俭洒脱,日以絍织为事。”
(3).自由不拘。 明 徐渭 《读龙惕书》:“将清浄者喜其无情,圆活者忘其诡随,遂非者假口洒脱,而放肆者遂至於无忌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 沈将仕 道:‘论来初次拜謁,礼该具服。今主人有命,恐怕反劳,若许便服,最为洒脱。’” 老舍 《茶馆》第三幕:“这就算是处长个人的小俱乐部,由我管理,一定要比公馆里更洒脱一点,方便一点,热闹一点。”
(4).摆脱开。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洪恭 见小老婆执意不肯,又怕二 程 等久,只得发箇狠,洒脱袖子,径奔出茶坊来。”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们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 茅盾 《创造》二:“当在许多人前她的手被 君实 握着,她总是一阵面红,于是在几分钟之后便借故洒脱了 君实 的手。”
(1).自然,不拘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 沐 诗文洒脱,晚著颇契奥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令:“教諭 展先生 ,洒脱有名士风。”洒,一本作“ 洒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下·歌舞》:“殊不知妇人体态,不难于庄重妖嬈,而难于魁奇洒脱。” 冰心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他的风度,庄重而又洒脱。”
(2).犹摆脱。《水浒传》第一一○回:“ 燕青 洒脱不开,只得和 李逵 入城看灯。”洒,一本作“ 洒 ”。
《漢語大詞典》:轻俊(輕俊)
亦作“ 轻雋 ”。
(1).轻清甘美。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粱米酒﹞芬芳酷烈,轻雋遒爽,超然独异,非黍秫之儔也。”
(2).飘逸潇洒。 宋 司马光 《乞罢提举官札子》:“彼年少则歷事未多,资浅则众所不服,轻俊则举措率易。”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姓 张 ,双名 舜美 ,年方弱冠,是一个轻俊标致的秀士,风流未遇的才人。” 清 刘大櫆 《郑节母传》:“见里中有年少轻俊自喜者,輒谓 牧 曰:‘此其人尔虽旧相识,不得以为友也。’”
(3).指飘逸潇洒的文士。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今中原豪杰,师尊 献吉 ,后俊开敏,服膺 何生 , 三吴 轻雋,后为 昌穀 左袒。”
(4).指诗文轻巧飘逸。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徐渊子词》:“﹝ 徐渊子 ﹞笔端轻俊,人品秀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至若《诌梅香》《倩女离魂》《墻头马上》等曲,非不轻俊,然不出房帷窠臼。”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其声情之儇利轻雋,与《竹枝》大同小异,与七絶微分,亦歌謡之一体也。”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跋》:“至若 黄初 、 甘露 之间, 子桓 、 子建 气体高朗, 叔夜 、 嗣宗 情识精微,始以轻雋为适意,时俗为自然。”
(5).轻盈俊美。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釐等》:“俏娘儿,身材小,骨头轻俊。休把我满身上看做假星星。” 清 陈维嵩 《倦寻芳·竹逸堂紫牡丹感赋》词:“画堂左侧,綉槛东偏,朵朵轻俊。”